林晚盯着主控屏上那条刚冒头的提问:“既然没问题,为什么不让第三方机构进去查?”
她的手指在桌沿轻轻敲了一下。
这问题比之前的攻击更难应付。它不带情绪,也不用夸张措辞,却直指程序漏洞。对方清楚规则,知道如何制造合理怀疑。
她调出后台数据流,发现这个账号注册时间是三天前,Ip跳转过四次,最后一次停留在本地数据中心。行为模式不像普通用户,更像是经过测试才上线的节点。
她没急着下令封禁。这种账号一旦消失,立刻会有新的补位。现在要做的不是清理,而是布局。
她打开权限面板,将三组行动指令逐项确认。调查线、科研线、市场线,三条路径同时推进,不能再等。
终端提示音响起,调查小组已整装待发。目标:银行账户深挖。任务内容未写入系统,仅通过语音传达。他们要去查那些资金中转节点,尤其是与境外虚拟服务商有关联的账户流水。
林晚拨通加密频道。画面里出现三个身影,站在一辆黑色商务车旁,外套拉链拉到顶,帽子压得很低。
“记住,你们的身份是合规审计人员,授权文件我已经推送到你们设备。不要主动接触核心数据库,先从外围业务入手。”
“明白。”带队的人点头,“我们走柜台查询,用常规流程申请调阅记录。”
“如果有阻拦?”
“按预案处理,不强求,不留痕迹。”
通话结束。林晚看着地图上的移动光点缓缓驶离总部区域。
另一边,科研团队也准备出发。矿区实地采样必须进行,哪怕那里可能已被监控。
她在视频会议中只说了一句话:“我需要知道那里的矿物是否被动过。”
负责人回应:“我们会采集地表和浅层样本,同步检测电磁残留。如果有人在那里做过实验,一定有痕迹。”
“安全第一。一旦发现异常信号波动,立即撤离。”
“收到。”
科研车启动,两辆越野,一辆装备运输车,车队编号07至09,全部启用临时车牌。路线绕开主干道,走郊区小路。
市场团队则开始新一轮信息发布。技术员轮换出镜的机制已经建立,每天两次固定回应,不长篇大论,只讲事实。
林晚看了眼时间。距离上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已过去两个半小时。还剩一次额度可用。
她没有浪费。等到科研负责人进入会议室汇报最终方案时,她才集中精神,凝视对方双眼。
视野瞬间变化。
对方脑海中正快速回放一组数据模型——某种特定频率的脉冲信号能在含矿岩层中引发共振,持续放大能量输出。最关键的是,这种共振不需要直接接触矿物,远程就能触发。
她收回视线,心里有了底。
这不是简单的资源掠夺。对方在构建一个可以远程激活的能量网络。而矿区,就是其中一个节点。
她立刻修改指令,在主控屏标注“t-7”与矿区之间的关联线,并加上备注:“警惕周期性信号增强现象,可能是测试阶段。”
随后,她设定三级响应机制。普通进展自动归档,异常动态触发警报,重大变故需负责人主动呼叫并验证身份后接入最高权限频道。
为防止信息脱节,她起草《跨线协作守则》,要求调查组每两小时报送一次位置与进度,科研组抵达后三十分钟内回传首份环境数据,市场组保留所有澄清内容原始记录以备审计。
主控台界面被重新分区。左侧显示舆情热力图,中部为地理行动轨迹追踪,右侧接入银行与矿区监控模拟通道。整个屏幕像一张正在展开的作战网络。
她知道,接下来每一分钟都关键。
通讯频道突然弹出一条消息:市场组发现新情况。
那个提问“为什么不让人进去查”的账号,刚刚转发了一段剪辑视频。画面是联盟大楼外景,配上字幕:“闭门造车,谁来监督?”发布时间是十分钟前。
林晚立刻调取传播路径。该视频已被推送给五个本地民生类自媒体账号,其中两个已准备转载。
她按下通话键:“别等他们发。现在就放出我们的计划。”
“什么计划?”
“就说联盟将在未来七十二小时内,邀请三家独立媒体前往西郊监测站进行实地探访。行程公开,全程录像。”
“可监测站不在矿区……”
“没关系。让他们以为我们要开放审查就行。”
这是虚招。真正的矿区不能暴露,但公众需要看到态度。只要舆论焦点转移,对方就得重新调整节奏。
命令下达后,她靠回椅背,闭了会儿眼。头痛还在,像是有根细针在太阳穴附近来回划动。
但她不能停。
她打开全员通讯频道,声音平稳:“我们不是在阻止一场阴谋,而是在重建一个真相能被听见的世界。”
频道里安静了几秒。
接着,各组陆续回复。
“调查组已抵达银行外围,准备进入。”
“科研车队距矿区还有十八公里,路况正常。”
“市场组已完成声明发布,媒体预约通道已开启。”
林晚调出大屏,滚动播放过去七十二小时内的成果清单:拦截虚假信息一百三十七条,定位可疑Ip二十一个,发布技术回应视频五段,公众信任指数回升百分之六点八。
这些数字不会说话,但它们代表了坚持。
她轻声说:“我知道你们都很累。但请记住,每一次沉默的坚持,都在为云都多守住一分光。”
说完,她关闭发言通道。
屏幕上,三支队伍的光点继续移动。调查组进入银行大厅,摄像头拍下他们出示证件的画面;科研车队拐入一条土路,车身轻微颠簸;市场组的新帖已有上千点赞,评论区开始出现“等等看吧”“愿意接受监督也算诚意”之类的言论。
一切都在动。
她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还是凉的。
终端忽然震动。调查组传来第一条消息:“柜台开始调阅记录,过程顺利。”
她点头,把杯子放下。
就在这时,科研组发来实时影像。镜头扫过一片荒地,远处能看到废弃矿井的铁架轮廓。一名队员正在安装便携式检测仪,屏幕显示背景辐射值正常。
林晚放大画面角落。矿井入口处,地面有一道新鲜的车辙印,很深,应该是重型机械留下的。
她标记位置,准备等采样完成后重点分析。
市场组的消息又到了:“两家媒体确认参与探访,预计明早九点到达总部。”
她批准申请,顺手把“破晓”行动的日志时间更新为十三点四十七分。
然后她按下录音键,低声说:“记录时间:13:47,行动代号‘破晓’正式启动。”
话音落下,主控屏中部突然跳出提示:科研组信号强度下降百分之四十。
她抬头。
画面还在,但传输帧率明显变慢。队员的声音断续传来:“……仪器……读数异常……建议……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