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看着技术代表递来的打印纸,那行异常信号特征在她视线里停留了几秒。她抬起眼,声音很轻但清晰:“这不是攻击,是试探。”
主控室的灯光映在屏幕上,数据流依旧滚动。她没有多说,转身走向侧边的调度面板,手指划过几下,调出了舆情监控窗口。
画面一变,网络热度曲线像被拉满的弓弦,直冲顶端。几个小时前还只是零星质疑,现在“联盟实验失控”已经成了热搜第一。评论区里全是恐慌和指责,有人发视频说自家电器烧坏,有人截图所谓“内部文件”,言之凿凿说是联盟秘密项目泄露导致电网瘫痪。
林晚盯着那条飙升的曲线,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
她接通市场团队频道:“所有人,立刻上线。”
频道很快接通,十几名成员的声音陆续传来。她没等他们汇报,直接开口:“现在全城都在骂我们,说是我们引发了这场危机。你们怎么看?”
短暂沉默后,一个年轻女声回答:“我们在准备澄清内容,但平台算法压着我们的信息,发出去没人看。”
林晚点头。她早料到会这样。
她站起身,走到会议室投影屏前,身后大屏同步切换成舆情图谱。红点密集得几乎连成一片。
“敌人一边在地下推能量脉冲,一边在上面造舆论风暴。”她说,“他们想让我们顾此失彼。但现在,科研组已经稳住局面,接下来,轮到你们上场了。”
她按下按钮,将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所有干预数据、第三方检测报告、受影响企业修复记录全部导入系统。
“把这些做成系列内容,马上发布。”她下令,“标题不用煽动,只写事实。比如‘G9泵站真实负载变化’,‘东区电网恢复进度实录’,‘三家企业设备修复前后对比’。”
有人问:“如果他们继续发假视频呢?”
林晚看了他一眼。
她集中精神,凝视对方双眼。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一瞬间,她看到那人脑子里反复闪过同一个画面——他担心自己做的科普视频太枯燥,观众根本不会点开。他怕努力白费。
能力关闭。
林晚收回视线,语气不变:“别想着怎么吸引眼球。我们要的不是流量,是信任。”
她走到另一块屏幕前,快速写下三条策略:“普通市民推短视频,一分钟讲清楚什么叫异常能量波动;投资者开线上说明会,由技术代表亲自解读数据;行业机构发白皮书,附上审计机构盖章文件。”
她顿了顿:“明天中午十二点前,我要看到第一批内容上线。”
会议结束,市场团队立刻分头行动。
林晚回到主控台,继续盯着电网数据。b7信道稳定,G9区域的能量波动仍在可控范围。她知道,真正的战场已经转移。
两小时后,第一条短视频发布。
画面很短,只有五十八秒。背景是G9泵站外围实景,旁白用平实的语言解释了这两天发生的事:某段电缆出现非自然能量输入,联盟启动应急程序进行反向压制,目前情况已受控。
视频末尾,贴出三张图表:一张是波动峰值下降曲线,一张是受影响企业名单,最后一张是独立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截图。
没有音乐,没有夸张字幕,甚至连配音都很冷静。
但它被推上了本地资讯首页。
十分钟内,播放量突破十万。
紧接着,第二条视频上线。这次是企业主出镜。一家电子厂的负责人站在车间里,指着刚修好的生产线说:“昨天下午机器突然停转,查出来是电压异常。今天上午联盟的人来处理了,现在一切正常。我不懂技术,但我知道谁在做事。”
第三条视频来自另一位技术人员,他用动画演示了干扰脉冲的工作原理,全程没提“阴谋”“泄露”这些词,只讲数据和逻辑。
舆论开始松动。
可还没等热度发酵,敌方账号迅速反击。
一段剪辑视频出现,画面里是林晚在主控室下达指令的片段,配上伪造的字幕:“承认吧,你们根本控制不了这个系统。”还有人放出所谓“专家访谈”,称联盟的行为属于高风险实验,应立即停止。
话题再次被带偏。
林晚看到这条消息时,市场团队正在紧急开会。
她走进会议室,所有人都抬头看她。
她扫了一圈,最后落在那个做对比图的年轻人身上。
她又用了“心灵洞察之镜”。
对方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笔帽。她看到他心里正翻腾着一句话:“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所以没人信我们?”
林晚走过去,拿起桌上的设计稿。
那是张双栏对比图,左边是故障当天的企业停电记录,右边是修复后的生产数据,中间用时间轴连接,清晰直观。
“这张图。”她说,“让沉默的数据开口说话了。”
会议室一下子安静。
她看着那个年轻人:“你做的没错。他们怕的不是我们发什么,而是我们说真话。”
她转向所有人:“接下来,加大力度。把十家企业的感谢信整理出来,配上修复前后的影像资料。主题就叫——‘我们不是受害者,而是见证者’。”
命令下达,团队重新投入工作。
那一夜,市场团队全员留守。
凌晨三点,新系列内容全面上线。十位企业主联名发声,有工厂、有医院、有数据中心,每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没有统一口径,语气各异,反而显得真实。
第二天早上八点,#相信专业力量#冲上热搜榜首。
多家媒体跟进报道,称这场危机中的信息战,正从情绪对抗转向事实回归。
林晚站在走廊窗边,手机推送不断弹出。一条新闻标题写着:“从恐慌到理性,公众为何重新信任联盟?”
她没看完,收起手机,走向主控室。
市场团队还在岗位上,有人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修改稿。另一人正回应对媒体的采访请求,声音沙哑但语气坚定。
林晚走到调度台前,调出最新舆情图。
红色区域大幅收缩,蓝色代表正面信息的区块正在扩展。民众提问从“你们到底做了什么”变成了“下一步怎么防止再发生”。
她关掉界面,拿起通讯器。
拨通调查小组频道。
“准备下一阶段行动。”她说。
通话刚结束,她转身走向电梯。
走廊灯光平稳,映在她脸上。她的步伐没有停顿,也没有回头。
电梯门缓缓合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