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257章 能量研究,异常特性初掌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57章 能量研究,异常特性初掌握

主控台的震动还在掌心残留,林晚盯着刚弹出的日志。旧端口再次被激活,信号在撤离前反弹到了内部通讯模块的闲置频道。她调取连接记录,三十七秒的未登记访问没有传输数据,只进行了状态探测。

这不是攻击,是试探。

她立刻切换界面,将科研组最新上传的数据包优先解密。标记为“紧急”的“.enva”文件自动展开,一段波形图跳入视野。背景噪声的波动频率出现了规律性偏移,与之前两次能量脉冲的时间点完全重合。她放大曲线细节,发现每次偏移后都有一个微弱的回响,像是某种反馈。

耳机响起,科研组值班负责人接通语音。

“我们做了三次采样比对,异常信号不是随机扰动。”对方语速很快,“它在响应外部环境变化。电网负荷调整、基站信号切换,甚至天气雷达扫描,都会引发它的频率修正。”

林晚问:“修正方向有规律吗?”

“有。它总往干扰最小的路径偏移。就像……知道怎么躲开监测一样。”

她沉默两秒,闭上眼。精神还有些滞涩,但必须用一次“心灵洞察之镜”。她集中注意力,目光穿过屏幕,感知科研组整体的情绪状态。

没有慌乱,也没有敷衍。那是一种长时间高压工作后突然看到突破口的紧绷兴奋。他们相信这个发现是真的。

她睁开眼,下令:“把过去七十二小时的城市电力负载图调出来,和能量波动曲线叠加。”

墙屏上,两条线并列展开。每当主电网进行负荷切换,异常波动都会出现0.3秒的延迟共振。这个时间差刚好够系统完成一次自我校准。

她抓起通讯器:“你们之前的假设是对的。它不是被动存在,是在学习。”

科研组那边传来翻动记录的声音。“我们正准备做闭环测试。用模拟信号反复刺激它,看会不会产生适应性改变。”

“批准实验。”她说,“启用备用服务器集群,隔离测试环境。不要让它接触到主网任何节点。”

通话结束,她调出权限管理界面,亲自设置实验通道的访问规则。只有科研组长和两名核心成员能进入数据后台,所有操作记录实时加密归档。

十分钟后,第一轮测试结果传回。

异常能量在受到定向干扰后,分裂成两个独立波群。其中一个继续沿原路径传播,另一个则绕行至低频段,避开了干扰源。

林晚盯着屏幕上的双轨轨迹。这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射,而是有目的的规避行为。

她再次启动“心灵洞察之镜”,这次锁定科研组长。对方正盯着实验日志,内心只有一个念头:它真的在进化。

不是意识觉醒,是机制演化。就像病毒对抗药物,它在通过试错寻找生存方式。

她拿起终端,发布指令:“停止主动刺激。改为被动追踪,每十分钟记录一次自然状态下的波动模式。”

接着她补充:“拟一份应对预案草案。重点研究如何制造虚假干扰,诱导它暴露传输弱点。”

命令发出后,她调出个人日志,在最新条目写下:“能量具备模拟适应能力,可扰不可压。应对策略需从压制转为引导。”

这时,科研组传来新消息。

第二次闭环测试已完成。他们在不触碰实体网络的前提下,用虚拟信号模拟了一次城市断电。异常能量的反应速度比第一次快了近一倍,不仅提前偏移频率,还短暂释放出一段反向波,像是在探测干扰来源是否真实。

林晚看着那段反向波形,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它不仅能躲,还在尝试反击。

她重新打开权限系统,将“镜渊一期”的档案等级提升至最高。同时设定自动警报:一旦能量波动幅度超过阈值,或出现新的分裂现象,立即通知她本人。

科研组请求继续第三轮测试。

她回复:“暂缓。等我确认外部风险可控后再进行。”

她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节外生枝。恒安智联的动静还没查清,对方的侦察无人机刚刚飞走过一趟。现在贸然加大刺激强度,万一引发不可控反应,整个系统的防御节奏都会被打乱。

她调出城市监控地图,找到刚才无人机经过的区域。供电区和数据存储间上方。那里有备用电源接口和外联线路检修口。如果有人想从物理端接入系统,那是最佳位置之一。

但她不能现在就派人去排查。

她的注意力必须留在能量研究线上。这才是真正的威胁源头。

耳机提示音响起,科研组发来更新报告。

他们在分析反向波时发现,其频率构成中包含一段极短的编码序列。虽然只有0.07秒,但结构高度有序,不符合自然生成特征。

林晚放大那段波形,逐帧查看。

编码由三个高频脉冲和两个低频拖尾组成。重复出现四次,间隔精确到毫秒。

她立刻调取系统日志,查找同一时间段内是否有设备发出过类似信号。

没有匹配记录。

她又对比了联盟所有已知通讯协议,也没有对应格式。

这意味着这段编码不是来自内部系统,也不是标准民用信号。

它是新的。

她坐直身体,重新审视整个事件链条。

舆论攻击、旧端口试探、闲置频道探测、无人机侦察……这些动作都在吸引她的注意力,让她聚焦于人为破坏的可能性。

但真正危险的,可能是这个正在演化的能量体本身。

它学会了躲避,开始反向探测,甚至可能在尝试建立某种通信。

她按下通讯键:“你们有没有查过,这段编码是否对应某个地理位置?”

科研组回答:“正在做空间映射。初步结果显示,信号指向方向与西北区某废弃信号塔位置吻合。”

林晚立刻调出城市基建图。那座塔早在五年前就停用了,不在任何运维名单上。但它曾是全市最高电磁发射点,覆盖半径达二十公里。

如果有人在那里设了接收装置……

她没往下想,直接下令:“暂停所有非必要信号发射。关闭周边基站的辅助频段,只保留基础通讯。”

她不能让那个位置的人轻易拿到数据。

科研组提醒:“这样做会影响局部区域的网络服务。”

“影响范围有多大?”

“大约三万用户。主要是居民区,没有关键设施。”

“执行。”她说,“服务中断记录归档为‘计划内维护’,对外统一口径。”

命令下达后,她靠回椅背,盯着墙屏上缓慢跳动的能量波形图。

事情比她预想的更复杂。

她一直以为背后是赵铭在操控一切,利用旧关系网和技术资源对她施压。但现在看来,他可能也只是棋子之一。

真正的对手,或许根本不在人间。

她打开加密笔记,新建一条记录:“异常能量具备编码输出能力,疑似尝试建立外部连接。应对策略需增加阻断项。”

写完这句,她停顿片刻,又补上一行:“所有实验必须在离线环境中进行。任何人不得将原始数据导出至外部设备。”

她不能再冒任何风险。

这时,科研组传来消息:第三轮测试已准备就绪,等待最终授权。

她看了一眼时间。

距离第六次能量脉冲预计到来还有八十九分钟。

她输入确认指令,同时开启全程录像监控。

“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