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239章 弱点探寻,科研取得新突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39章 弱点探寻,科研取得新突破

林晚的手指在终端屏幕上滑动,日志记录一行行翻过。她盯着那条被标记的审批信息,凌晨三点十七分,四分钟内完成审批,没有二级验证流程。这不可能是误操作。

她调出赵铭名下的所有项目结算单,筛选出由空壳公司承接的技术外包合同。数据量很大,但每一份都指向同一个模式:付款周期固定,结算时间集中在每月初和月中,金额递增,最后一次结款后公司便失去联系。

这些不是独立事件,是一套流程。

她打开加密通讯,接通科研主管的频道。

“把所有资源转到资金路径模型。”她的声音很稳,“用过去三个月的财务流水做输入源,重点追踪离岸账户跳转痕迹。”

对方沉默了几秒,“我们还在处理集群初始化,运算力可能不够。”

“放弃修复任务。”林晚说,“现在的系统已经不值得修了。我们要看的是他们怎么赚钱,而不是他们怎么破坏。”

屏幕上的进度条停在百分之六十二。她知道科研组的人习惯按步骤来,出了问题先补漏洞,再想对策。但现在不能等。

“这不是防御战。”她说,“是找命门。”

通讯挂断后,她靠在椅背上,闭眼片刻。今天还没用过第三次“心灵洞察之镜”,她留着,不到关键时刻不能动。

主控室里只有设备运行的低鸣。她睁开眼,看到副屏弹出一条提示:模型构建已启动,预计耗时五十三分钟。

时间太长。

她重新接入科研主管的画面,这次是视频通道。对方坐在实验室角落,面前三块屏幕同时运行不同算法,眉头紧锁。

林晚没有说话,只是凝视着他的眼睛。

视野晃了一下,意识切入。

一瞬间,她看到对方脑子里反复跳出几个参数——延迟过高、数据缺失率大、无法锁定初始节点。他在怀疑这个模型能不能跑通。更深处,还有一丝犹豫:如果投入全部算力却一无所获,团队的努力会不会变成笑话?

她退出能力,立刻开口:“你担心结果不可控,但我们现在要的不是完整链条,是一个突破口。只要找到一次异常转账的时间和路径匹配上他们的行动节奏,就够了。”

视频那头的人一怔,随即点头,“我调整权重分配,优先提取高频变动账户。”

林晚松开手,指尖微微发麻。这是第二次使用能力,精神有些发沉,但她没停下。

她转回主界面,继续翻查审批记录。突然,一条信息跳出来:某外包公司曾申请更换收款账户,变更时间是两天前,新账号归属地为境外金融区。申请备注写着“合作方内部结构调整”。

可那家公司,早在半年前就被列入黑名单。

她立刻将这条记录标记为高危,同步推送给科研端口。

十分钟后,模型进度跳到百分之八十九。

又过了七分钟,系统发出一声短促提示音。

模型闭环成功。

她立刻接通科研主管。

“找到了。”对方声音变了,带着压抑不住的震动,“他们用了三家离岸基金做三角倒账,每次资金转移都在凌晨三点十七分触发自动转账。周期七天一次,最近一次就在昨天。”

林晚盯着屏幕,“这个时间点,和赵铭审批维修许可的时间一致。”

“不止。”科研主管快速调出另一组数据,“我们比对了过去两个月的所有异常登录记录,每一次系统波动都发生在资金转移后的两小时内。他们在用攻击掩护交易。”

林晚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

原来如此。

每一次外部骚乱,都不是为了瘫痪系统,而是为了掩盖一笔钱的去向。他们不需要彻底攻破防火墙,只要制造足够混乱,让后台警报超载,就能让那笔转账悄无声息地完成。

而赵铭,就是那个在关键节点按下确认键的人。

她立刻调出资金流向图谱。三条线交错汇合,终点指向一个未注册实体,但Ip跳转路径最终落在一家本地控股公司名下。这家公司名义上做新能源投资,实际没有项目落地,也没有公开财报。

但它有银行授信额度,高达九位数。

林晚把这张图存入加密文件夹,命名为“风眼二号”。

她没有马上通知其他人。

她先检查了自己的权限日志,确认没有异常访问痕迹,才启用代号频道,向市场组和调查组发送指令。

“‘风眼计划’进入第二阶段。”她逐字输入,“目标:资金命脉。只接收,不回应。”

发送成功。

几秒后,两个确认信号先后亮起。

她长出一口气,肩膀稍稍放松。

这时,科研主管的声音再次响起:“我们还能做一件事。”

“说。”

“既然知道了转账时间规律,我们可以提前埋点。”他的语速加快,“在下次资金流动窗口期,部署隐形追踪程序,顺着支付链反向渗透。只要它激活一次,我们就能拿到真实控制人信息。”

林晚看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

距离下一个可能的转账周期,还有六天。

“不行。”她说,“他们不会在同一个时间点走第二次同样的路。一旦发现异常,整个链条会立刻切断。”

“但我们至少知道他们的弱点在哪。”科研主管握紧鼠标,“这不是技术问题,是节奏问题。他们依赖固定的周期运作,说明背后有自动化系统支撑。只要有系统,就有漏洞。”

林晚没回答。

她在想另一件事。

赵铭为什么要亲自审批这些合同?以他的位置,完全可以交给下属处理。但他每次都自己签,甚至在非工作时间上线确认。

除非,这件事他必须亲手控制。

她忽然意识到,这些审批不只是通道,也是某种验证机制。就像钥匙,必须由他本人插入,才能开启下一步。

她重新打开员工行为分析模块,输入关键词:赵铭、审批、凌晨时段。

系统开始筛选。

一条记录跳了出来。

过去一年中,赵铭共有十七次在凌晨三点至四点之间登录公司财务系统,平均停留时间为八分钟。其中十二次与空壳公司付款审批相关。

而他的正常工作时间,是上午九点到下午六点。

这个人,在固定时间醒来,完成特定操作。

像一种仪式。

她把这条数据也加入图谱,和资金流转线并列摆放。

两条线完全重合。

她终于明白。

这不是单纯的贪腐。

这是一个正在运行的结构,一个依靠时间和权限双重保障的隐秘系统。赵铭不是偶然参与,他是这个系统的节点之一。

而他们现在,已经摸到了它的呼吸频率。

她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双手撑在桌沿。

屏幕上的图谱静静闪烁,三条资金线围绕一个空白中心旋转,像一张未完成的网。

她轻声说:“不是钱的问题。”

科研主管在视频里问:“你说什么?”

她没有回头,“是控制权的问题。他们不是在捞钱,是在建立一套能绕过监管的自动运转机制。每一次攻击,都是为了让这套机制多运行一轮。”

“如果我们打断它呢?”

“他们会反击。”林晚说,“而且比之前更狠。”

“但我们现在有机会。”

林晚看着那张图,很久没说话。

然后她转身,重新坐下,手指在键盘上敲下一行命令。

“准备一份精简版数据包,只包含资金流转规律和时间节点。”她一边操作一边说,“我要用最后一次‘心灵洞察之镜’,确认接收人是否可信。”

科研主管顿了一下,“你要亲自见谁?”

“明天开会时自然知道。”她关闭窗口,“现在,你去做一件事。”

“你说。”

“把模型缩小成可移植模块,装进独立存储设备。不要联网传输,有人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