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这个古董会说话 > 第350章 一脉相承续新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小满推开老宅木门时,门轴发出“吱呀”的长吟,像位久等的老者终于等到归人。院子里的石榴树又长高了些,枝桠探过墙头,红彤彤的果子挂在叶间,被午后的阳光晒得发亮。

“这树比我上次来结果多了,”小王放下背包就往树下冲,伸手够了半天,指尖刚碰到果子,就被枝上的刺扎了下,“哎哟”一声缩回手,逗得阿影直笑。

林小满笑着从堂屋搬出竹梯:“急什么,等会儿摘下来让王婶给咱们熬石榴汁。”他踩着梯子往上爬,裤脚扫过叶间,惊起几只麻雀,扑棱棱飞到房檐上,歪头盯着院子里的动静。

阿影坐在堂屋门槛上,摩挲着手里的龙牌。铜牌经过一路风霜,边角磨得圆润,却更显温润,牌面的龙纹在阳光下流转,像与老宅的气息产生了共鸣。“你家这宅子,地脉气很稳,”她望着院角的水井,“井眼应该对着地脉的支脉。”

“小时候打水,总觉得井里的水比别处甜,”林小满抱着摘满的石榴下来,“我爷爷说,这井是‘活脉井’,能养宅子。”他把石榴倒进竹筐,突然注意到井沿的青石板上,有个模糊的印记,像被什么重物压过,边缘还残留着星砂的痕迹。

三人围着井沿研究,小王用树枝刮了刮印记,露出底下的纹路——竟是个缩小的九宫格,格眼与林小满九宫镜背面的齿轮完全吻合。“这不是天然形成的,”阿影指尖划过纹路,“是用星砂混合桐油凿的,和玄字门的手法一样。”

林小满突然想起爷爷临终前的话:“堂屋的神龛底下,藏着该你知道的东西。”他冲进堂屋,搬开供着祖宗牌位的神龛,只见墙面上有块松动的砖,抠开一看,里面藏着个木匣,匣上的锁是黄铜制的,雕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和镇轴塔的锁有些相似。

“又是这破锁,”小王凑过来,“上次转石柱转得我胳膊酸,这次能不能换个简单的?”

林小满没理他,从怀里掏出九宫镜,镜面贴着锁身,镜中立刻浮现出北斗七星的方位图,每个星位旁都标着个数字。“是‘七星数谜’,”他指着“天枢”位的“七”,“得按‘天枢七、天璇六……摇光一’的顺序转动,加起来正好是二十八,对应二十八星宿。”

小王跟着数:“七加六是十三,再加五是十八……哎,还真等于二十八!”他手痒,抢着转动“天权”位,锁芯发出“咔嗒”声,果然对上了。

木匣打开的瞬间,一股陈旧的纸墨味扑面而来,里面没有金银,只有两卷泛黄的纸——一卷是《地脉考》,记载着玄字门历代守护地脉的事迹,其中几页提到了林小满的爷爷,原来老人家年轻时也是玄字门的弟子;另一卷是幅地图,标注着未被发现的地脉节点,最末行写着:“地脉无定,守脉者亦无定,心之所向,即脉之所安。”

“难怪爷爷总说‘守土就是守脉’,”林小满摸着泛黄的纸页,眼眶有些发热,“他不是不告诉我,是怕我卷进来。”

阿影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这里离这不远,叫‘落星坡’,标注着‘地脉余气,需以仁心养之’。”她抬头看向林小满,眼里闪着光,“咱们去看看?”

小王立刻响应:“去!必须去!说不定能捡着星砂做的纪念品,回去给我那小侄子当玩具。”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脚步声,王婶挎着篮子走进来,篮子里装着刚蒸的馒头:“小满回来啦?我听你叔说看见你家船靠岸了……”她看见院子里的石榴和敞开的木匣,笑着打趣,“这是又找到啥宝贝了?上次你带回来的星砂,泡茶喝着还挺香。”

林小满接过馒头,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总让他用井水泡茶,说“活脉井的水,能安神”。现在才明白,那哪是安神,是在潜移默化中让他熟悉地脉的气息。

傍晚时,三人坐在院子里吃晚饭,王婶做的炒青菜带着泥土的清香,石榴汁甜丝丝的,喝下去心里熨帖。小王捧着大碗喝粥,含糊道:“还是家里好,不用吃干粮,不用怕机关,就是……”他看向林小满,“要是能一直这么安稳就好了。”

林小满没说话,只是把地图折好放进怀里。他知道,安稳从来不是等来的,是守来的。就像这老宅,这口井,看似平静,却是爷爷用一辈子守护的小天地。

夜里,林小满躺在老宅的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和井里的水声,突然明白《地脉考》里的话——守脉不在远方,而在当下。那些惊险的机关,复杂的谜题,最终都要回归到最朴素的道理:守护大地,就像守护家门口的石榴树,需要耐心,需要敬畏,更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传承。

第二天清晨,三人背着行囊往落星坡走。小王哼着新编的小调,手里把玩着林小满给他做的星砂哨,哨音清亮,惊起路边的飞鸟。阿影走在中间,龙牌在她掌心微微发烫,与远处的地脉产生共鸣。林小满走在最后,九宫镜在阳光下泛着光,镜中映出三人的身影,映出蜿蜒的小路,也映出远方的地脉,像条没有尽头的河。

落星坡的轮廓在前方渐渐清晰,坡上的草木泛着异样的翠绿,显然是地脉余气滋养的缘故。林小满知道,这里的挑战或许不像之前那么凶险,却同样重要——因为守护地脉,从来不止于破解机关,更在于守护那份让地脉生生不息的“仁心”。

路还长,但只要身边的人还在,只要心里的那份敬畏还在,这条守脉之路,就永远值得走下去。就像老宅的石榴树,年复一年,开花结果,守护着一方天地,也等待着下一次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