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6日,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一场公开拘留听证大会正在凛冽的晨风中举行。
民警押解着一名戴着手铐的男子走向会场中央,扩音器里传来清晰而冷峻的声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三款,现对涉嫌蒙面入室抢劫杀人的犯罪嫌疑人赵金山执行拘留……”人群一阵骚动,有人低声惊呼:“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抓到了!”
谁也想不到,从发案到抓捕,仅仅过去四天。
---
一、血色清晨
时间倒回至2014年3月2日上午10点06分。
石嘴山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接警员迅速抓起听筒,电话那头传来急促而颤抖的声音:“永康花园……永康花园出人命了!满地是血!”
接警员一边记录一边重复确认:“永康花园发生命案是吗?请具体说明位置——”对方语无伦次地喊着:“干净…干净…都干净了…”随即挂断。
十分钟后,大武口区分局的民警赶到案发现场——永康花园一栋二层花园洋房。
推开虚掩的防盗门,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二楼主卧床边,一片暗红色的血渍早已干涸,墙壁、衣柜、窗帘上溅满喷溅状血迹,
仿佛一幅狰狞的抽象画。保姆瘫坐在楼梯口,脸色惨白地喃喃:“我早上来做卫生,看见二楼卫生间门锁着,主卧…主卧全是血……”
民警强行打开卫生间门,惨状令人窒息:一对中年夫妇浑身赤裸倒在地上,尸体被水冲洗过,身上胡乱盖着一床棉被。
男性被害人胸前有多处刀伤,其中一刀直刺心脏;女性被害人颈部缠绕着一条浴巾,勒痕深可见肉。
“08年以来,石嘴山从没发生过一次性致死两人的命案。”时任专案组组长的俞新武眉头紧锁。自治区、市、区三级公安机关立即成立“302专案组”,刑侦专家悉数到位。
---
二、被抹去的痕迹
现场勘查举步维艰。案发后,先后有十多名家属、邻居进入现场,足迹交错重叠。
更棘手的是,凶手对现场进行了彻底清理——洗衣机里泡着被害人的衣物,卧室墙面被水擦拭过,所有可能留下指纹的平面都被刻意抹净。
“像足迹、指纹这些传统证据基本没有了。”技术民警蹲在墙角,用镊子小心翼翼地从铁纱网破损处夹取一丝衣物纤维,“防盗门纱网被剪开个洞,但门下的碎片全被收走了——凶手连这个都没放过。”
在院外绿化带,民警提取到三组不同鞋印。足迹专家俯身测量后得出结论:“虽然鞋印样式不同,但步幅特征一致——应该是同一个人换鞋伪装,单独作案。”
家属清点财物时发现,大量金银首饰、银行卡、手机和现金不翼而飞,停在家门口的奥迪A6轿车也消失无踪。专案组判断:“这是一起经过预谋的入室抢劫杀人案。”
---
三、午夜魅影
小区监控因维修天然气管道全线瘫痪,警方转而调取周边道路监控。
3月1日凌晨5点23分,那辆牌照为宁bd尾号77的黑色奥迪车驶出永康花园。监控画面中,驾驶座上的身影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出深色外套的轮廓。
车辆沿长庆路向北疾驰,7点03分通过惠农区煤炭路路口后神秘消失。
民警扩大搜索范围,终于在8点44分的卡口监控中再次捕捉到奥迪车的踪影——它已驶入内蒙古乌海市辖区。
9点01分,乌海市110国道监控拍下关键画面:驾驶人放下遮光板挡住大半张脸,但黑色口罩和假发套的轮廓清晰可见。9点15分,车辆驶入林荫大道后彻底失去踪迹。
---
四、黄金大盗
3月2日晚9点,搜查人员在乌达区城乡结合部一处在建工地旁找到被遗弃的奥迪车。
车内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连烟灰缸都被清空。而在同一时间,被害人的银行卡开始在乌海市海勃湾区频繁交易。
银行监控显示,一个戴假发、口罩、黑手套的男子在Atm机前连续取款。由于假发佩戴不当,后颈处露出几缕真发。
更嚣张的是,他随后走进三家珠宝店,刷卡购买价值26万元的金饰,在小票上签下“王大力”这个明显是化名的字样。
“他试戴金链时手套都没摘,”珠宝店店员回忆道,“但消费额太大,我们不敢多问。”
---
五、蟑螂换衣
3月1日17点27分,嫌疑人出现在乌海火车站。监控显示他走进售票厅七分钟后,从视频死角消失。
据出租车司机描述,这个“戴假发的怪人”曾询问是否去银川,最终搭乘车牌宁At尾号11的出租车离开。
这辆车并未直驶银川,而是绕道返回石嘴山。19点24分,车辆停在黄河市场附近,嫌疑人走进某个小区,几分钟后背着鼓胀的双肩包返回。
随后车辆经京藏高速驶往银川,20点41分停靠在昊天大院小区。
接下来的场景令人瞠目:嫌疑人进入小区十余分钟后再度现身时,已彻底改头换面——假发、口罩、手套全部消失,换上崭新的外套、衬衫、运动鞋,连皮带都换了新的。
他在万达广场的监控中从容不迫地挑选衣物,俨然普通顾客。
---
六、收网时刻
3月5日凌晨5点36分,银川国子城小区。蹲守民警看见目标单元11楼的灯光亮起又熄灭。
当嫌疑人推开单元门的瞬间,埋伏在两侧的民警猛扑上去,将其死死按在地上。从他随身背包里搜出10张银行卡、珠宝店销售凭证,以及签着“王大力”的poS单。
审讯室里,嫌疑人赵某山面对证据矢口否认:“这些东西我不知道谁放我包里的。”他携带的两张身份证分别显示为安徽赵某山和宁夏安某文,dNA比对确认其真实身份是1974年出生的安徽濉溪县人赵某山。
---
七、纽扣谜链
现场勘查取得突破:在卧室墙角线缝隙中,技术人员发现一枚沾血的纽扣。检验证实血迹属于男被害人,而纽扣却非被害人衣物所有。
与此同时,在被弃奥迪车后备箱支架座里,找到了第二枚相同纽扣。
两枚纽扣成为串联案发现场与抛车现场的关键物证。警方顺藤摸瓜,在赵某山昊天大院租住处搜出伪装用的假发手套,厨房吊顶内藏匿的带血金镯——经鉴定正是女被害人生前佩戴之物。
---
八、荒滩寻证
为完善证据链,专案组对嫌疑人行车轨迹异常区域展开地毯式搜索。
300余名警力在15平方公里荒滩中跋涉两天,最终在包兰铁路旁的高压电塔下发现焚烧坑——被害人的手机、家门钥匙、奔驰车钥匙残骸散落其间。
继续挖掘后,一件被掩埋的黑灰色呢子大衣重见天日。法医检验发现衣襟处缺少两枚纽扣,与现场发现纽扣完全匹配,衣物上喷溅的血迹包含两名被害人的dNA。
“这是碰撞型血迹,只有近距离行凶才会形成。”法医的结论让证据链彻底闭合。
---
九、零口供较量
赵某山有前科:2000年因绑架罪被判14年,当年也是零口供定罪。
审讯专家轮番上阵,他始终以“不知道”“不清楚”应对。提到家中老母幼子时,他面无表情;出示现场血衣照片,他冷笑:“这能证明什么?”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指导取证,要求证据必须达到“唯一性、规范性、排他性”标准。
专案组远赴安徽找到赵某山亲属,他们对监控中伪装的身影一眼认出:“这就是赵金山!”其父指着视频中戴口罩的男子,手指微微颤抖:“他耳后那颗痣…我认得…”
---
十、法庭上的较量
2015年2月28日,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赵某山当庭推翻所有证据,声称遭遇刑讯逼供。
公诉人逐一出示127件物证、38份鉴定报告、5个G的监控视频——从纱网纤维到纽扣血迹,从假发购买记录到金镯dNA,形成完整证据闭环。
法官严梅梅在判决书中写道:“虽被告人零口供,但客观证据形成完整证明体系,排除一切合理怀疑…”最终,赵某山因抢劫罪、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
宣判那天,永康花园的玉兰花正开到荼蘼。一位老民警站在曾经血迹斑斑的卧室里轻声说:“天网恢恢,从来不是句空话。”窗外,新装的监控摄像头在阳光下微微反光,像永不闭合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