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501章 太平洋大逃杀:2011,鲁荣渔2682号血腥纪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1章 太平洋大逃杀:2011,鲁荣渔2682号血腥纪事

第一章:幽灵归港

2011年8月12日清晨,山东荣成石岛码头被浓重的海雾笼罩。当锈迹斑斑的“鲁荣渔2682号”被拖轮缓缓拖进港口时,等候在岸边的边防警察和公司代表都屏住了呼吸。

这艘原本应该载誉归来的渔船,此刻却像一具漂浮的棺材。船体的蓝色油漆大面积剥落,露出深红色的铁锈。

船舷上满是海藻和贝类,显然经历了漫长的漂泊。最令人不安的是人数——出发时33个生龙活虎的汉子,如今只剩下11个形销骨立的身影。

第一个下船的年轻人黄金某,刚踏上码头就瘫倒在地,嘴里反复念叨着:“都没了,22个人都没了......”他的眼神涣散,仿佛还停留在某个可怕的时空。

警方登船检查时发现,整艘船被刻意清洗过,甲板缝隙里却仍嵌着难以清除的暗褐色污渍。

厨房的刀具少了二十多把,通讯设备被砸得粉碎,两个救生筏不翼而飞。浓烈的漂白水味道下面,隐约还能闻到一丝血腥。

这艘“幽灵船”从太平洋深处带回来的,是一个连最黑暗的想象力都难以触及的真相。

第二章:出航前的暗流

要理解这场悲剧,必须从出海前的人员构成说起。

核心管理层(8人):

船长李承某,42岁,辽宁大连人,1.8米的彪形大汉,年薪15万,是新发水产公司高薪聘请的“镇场人物”。

大副付义某、二副王永某、轮机长温某、大管轮王延某、伙食长夏某等7人,都是李承某的“自己人”,来自辽宁各地,彼此有多年的交情。他们拿固定高薪,不受渔获量影响。

普通船员(25人):

这批人通过中介紧急招募,情况复杂,可分为四个派系:

内蒙帮(4人):

头目包某,27岁,体格健壮,性格直率莽撞。

成员包括双某、戴某、包某等三人,都是包某的同乡,唯他马首是瞻。

黑龙江帮(4人):

头目刘贵某,27岁,心思缜密,是船上少有的“智囊”。

成员包括姜晓某、刘成某,以及后来倒向他们的黄金某(虽是内蒙籍,但因与刘贵某交好而被视作该派系)。

辽宁帮(11人):

人数最多但群龙无首,包括王鹏、冯某、宋国某等。因与船长同乡,被其他船员默认为“管理层的人”。

其他人员(6人):

包括大学生马玉某、山东人吴国某、安徽人邱荣某等零星人员,各自为战,缺乏组织。

这33人中,有19人是没有船员证的“黑工”。在出发前一天边防检查时,他们被临时替换下船,待检查完毕再偷偷上船。

这种违规操作在远洋渔业中司空见惯,却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第一重隐患。

第三章:地狱航程

航程的前两个月风平浪静。渔船穿过日本海峡,驶向万里之外的秘鲁渔场。船员们白天打牌喝酒,晚上在甲板吹牛,仿佛一场免费的海上旅行。

2011年2月底,渔船抵达秘鲁外海的钓场,噩梦正式开始。

残酷的作业制度:

每天下午4点起床,进行一小时船舱清理后开始作业。强光灯将海面照得如同白昼,鱿鱼群循光而来。

船员们要连续工作16-20小时,每人每天要收放钓线数千次。遇到鱼群密集时,更是要昼夜不停地连轴转。

收入陷阱浮出水面:

刘贵某是钓鱼能手,三个月钓了14吨。当他精打细算时却惊呆了:按合同规定的每斤0.25元提成,三个月收入仅7000元,还不够他上船前买烟和办证的花费。

更致命的是,当19岁的黄金某累倒想回家时,船长李承某的回应令人心寒:“黑工还想回去?别的船谁敢要你!”他直接通知公司停发了黄金某的生活费。

这件事成了导火索。刘贵某试探性地问起“保底工资”,李承某嗤笑道:“保底是没鱼的情况!有鱼就按提成,这是行规!”

真相如瘟疫般传开:普通船员可能血本无归,而管理层却稳拿高薪。绝望在船舱里蔓延。

第四章:第一次叛变

2011年6月17日晚11点,太平洋公海上空月色惨白。

刘贵某和包某这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人,因为共同的绝望走到了一起。他们的计划很明确:控制渔船,逼船长返航。

行动分工:

王鹏负责切断通讯设备;刘贵某和包某带人直扑船长室;姜晓某等人守住通道。

船长室内,李承某正光着膀子看碟片,见众人持刀闯入,勃然大怒。包某二话不说,一刀刺向他大腿。刘贵某紧跟两记铁棍,船长惨叫倒地。

此时,厨师长夏某持刀冲来救援。在梯口与姜晓某相遇——两人早有积怨。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姜晓某杀心顿起,连捅数刀后竟将其割喉。

温热的鲜血喷溅在舱壁上,第一桩命案就这样发生了。

“都看到了?想活命的就听我的!”刘贵某的吼声镇住了所有船员。

他们清洗甲板,抛尸入海,没收所有刀具,锁死救生筏。叛变成功了,但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

第五章:猜忌与屠杀

控制渔船后,刘贵某的疑心病与日俱增。他担心管理层反扑,决定先下手为强。

第一份死亡名单:

包括温某、温密兄弟等6名管理层和3名“不可靠”的船员。

7月20日深夜,行动开始。包某带人冲进二副王永某寝室,这个健壮的东北汉子在睡梦中被乱刀刺死。同屋的大学生马玉某目睹惨状,精神彻底崩溃。

更残忍的是“沾血”仪式。刘贵某认为,只有让所有人都成为凶手,才能确保忠诚。他让未参与杀人的船员对吴国某“练手”。这个可怜人在甲板上被轮流刺戮,惨叫声持续了半个小时。

大管轮王延某被迫参与杀人后,独自在船舷呕吐不止。他对同伴低语:“我们回不去了,所有人都回不去了。”

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马玉某不见了。他的行李整齐地放在床上,人却消失无踪——这个全船唯一的大学生选择了跳海。

第一轮屠杀,11人被抛入太平洋。

第六章:恶魔的内斗

此时船上还剩22人,但猜忌的链条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

刘贵某提出新计划:逃往日本。他要求每个船员给家里打电话,汇款1万元办理“假护照”。这引发了包某的怀疑——他觉得刘贵某意图独吞钱财。

包某秘密策划第二次政变,却犯下致命错误——他试图拉拢黄金某。这个19岁的年轻人表面应允,转身就向刘贵某告密。

刘贵某立即采取行动。他释放了被囚禁的李承某,威逼利诱:“我们都杀人了,你想活命也得沾点血。”

一场精心设计的陷阱展开。刘贵某假意要处决“不听话”的崔某,让包某借刀给李承某“表忠心”。当包某押着崔某出现时,李承某突然调转刀口刺向包某!

受伤的包某跳海逃生。刘贵某拿起喇叭逼问:“还有谁?”绝望的包某在海上喊出三个同乡的名字——他们全被逼跳海。

猜忌如瘟疫蔓延。单国某、邱荣某等四人相继被抛入大海。

第七章:最后的疯狂

7月24日,一直沉默的轮机长王延某做出了绝望的反抗。他偷偷打开海底阀门,海水汹涌而入。

“船要沉了!”惊呼声中,大副付义某趁机带领三名船员放下自制木筏逃亡。

这四人包括最初的劫船同伙丁某,他们宁愿搏击怒涛,也不愿留在船上等待未知的命运。

在抢救渔船的过程中,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付义某的木筏被洋流冲回,径直撞上渔船!

刘贵某带人用铁坠猛砸,三人落海身亡。唯一求饶的宋国某被拉上船,却因“手上没沾血”被重新抛入大海——这是最后的“沾血仪式”。

当中国渔政118号救援船抵达时,船上只剩11人。他们统一了口径:“一切都是内蒙帮包某所为。”

第八章:审判与反思

2013年7月,法庭的判决为这场悲剧画上句号:刘贵某、李承某、姜晓某、刘成某、黄金某五人死刑,其余人获刑四年至无期。

但留给世人的思考远未结束:

制度之殇:

远洋渔业监管的灰色地带,让“黑工”现象屡禁不止。船员权益缺乏保障,投诉机制形同虚设。

人性之困:

在绝对权力和绝对绝望并存的环境下,文明的外衣如此脆弱。从普通渔民到冷血凶手,有时只需要一个契机。

警示永恒:

鲁荣渔2682号的悲剧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将人性置于绝对权力的考验之下。制度的约束、道德的坚守,才是阻止人类滑向野蛮深渊的最后防线。

那片蔚蓝的太平洋,吞噬了22条生命,也吞噬了人性最后的光辉。这163天的航程,成为航海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也成为人类心中永远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