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498章 年福州“5.20”电击索命案侦破始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8章 年福州“5.20”电击索命案侦破始末

一九七九年五月二十日,星期天,清晨六点。福州市仓山区上渡街道望耕里,一片周末清晨的宁静被一阵凄厉的哭声划破。

“快来人啊!我家善荣不知怎么死了!”

十八号二楼居民俞某某瘫坐在楼梯转角,面无血色,声音因极度恐惧而变形。闻声赶来的邻居冲进二楼南侧的卧室,只见男主人林善荣直接挺地仰卧在双人床上,身上半盖着棉被,头颅无力地歪向一侧,脖颈和下嘴唇上带着几道令人费解的条状伤痕。更令人心悸的是,他年幼的女儿仍呼吸均匀地睡在父亲已然僵硬的尸体旁,对刚刚发生的惨剧一无所知。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违和感——屋内陈设整齐,仿佛昨夜一切如常。然而,床上那具逐渐冰冷的躯体,无声地宣告着这里发生了一起非同寻常的命案。

一、 现场疑云

接到派出所报告的福州市公安局与仓山区分局刑警火速赶到,立刻对现场进行了封锁和细致勘查。

望耕里十八号是一栋老旧的砖木结构双层小楼。楼下住着两户人家,一户案发当日全家外出,铁锁把门;另一户则声称昨夜反锁房门入睡,未曾听闻任何异响。通往二楼的楼梯门锁完好,并无撬压痕迹,这暗示凶手可能是和平进入,或者拥有钥匙。

楼上,是死者林善荣一家居住的空间,共有七个房间,显得颇为宽敞,但多数堆满杂物,生活气息主要集中在一南一北两间卧室以及中间的客厅兼饭厅。南卧室是案发现场,林善荣陈尸于此;北卧室则住着他的妻子俞某某和儿子。

初步勘察,室内物品摆放井然有序,桌椅、衣柜、日用杂物皆在原位,没有任何搏斗、挣扎或翻动的迹象。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推论:死者是在毫无防备的熟睡中,被瞬间夺去了生命。

当法医小心翼翼地掀开覆盖在林善荣身上的棉被时,真正的死因露出了狰狞的马脚。死者的左小腿以及右脚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赫然呈现出一圈圈焦黑色的条状灼伤痕迹。这些伤痕绝非寻常,部分深及趾骨,周围皮肤组织呈现出典型的电流斑特征——焦黄、炭化,边缘伴有充血带。经验丰富的法医当即判断:“这是电击伤,而且是多次电击所致。”

随后的尸体解剖证实了这一判断。在显微镜下,从伤痕处提取的微量物质呈现出“纹线状”花纹,并附着有极微量的绿色胶状物和金属颗粒。化验分析确认,这些成分来自合股电线和其外包的绝缘胶皮。结合尸斑、尸僵及尸温情况,法医精确推断出林善荣的死亡时间在5月20日凌晨1时左右,直接死因为电流通过身体导致心脏瞬间麻痹骤停。

现场并未发现作案使用的电线,凶手显然在事后冷静地将其带离。然而,正是这些残留的、几乎不可见的微量物证,成为了揭开真相的第一把钥匙。福州市公安局当即决定,由市局刑警大队与仓山分局刑警队联合成立“5.20入室凶杀案”专案组,全力展开侦破。

二、 人海寻凶

专案组初步勾勒出凶手的画像:第一,与死者相熟,了解其家庭情况、居住格局和作息规律;第二,具备相当的电工知识,能熟练操作电线实施电击。

调查首先围绕死者林善荣展开。这位时年四十岁的福州市第二化工厂工人,在同事和邻居口中是出了名的老实人,性格温和,与世无争,几乎从未与人结怨。他的社会关系简单清晰,排查未发现明显的利害冲突。

然而,对其妻子俞某某的调查却反馈出不同信息。多方反映显示,俞某某在生活作风上存在一些问题。更让警方心生疑窦的是,在整个报案和现场勘查过程中,俞某某虽然表现得惊愕悲恸,却从未主动追问丈夫的死因。尤其当法医询问其丈夫腿脚上的伤痕时,她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称那是“以前被柏油烫伤的”。

这个回答与眼前鲜明的电击伤明显不符。俞某某的嫌疑骤然上升。警方推测,她可能因情感纠葛与人合谋,由她作为内应,由具备电工知识的同伙动手。

但深入的调查又呈现了矛盾的一面。无论是林善荣的亲友还是俞某某的娘家人,都普遍反映这对夫妻平日感情融洽,虽在去年七月因俞某某的作风问题发生过激烈争吵,但此后已然和好。案发当晚,夫妻二人还一同带着孩子去看电影,回家时与楼下邻居有说有笑,情绪正常。次日清晨俞某某发现丈夫死亡时的惊愕与崩溃,在多位目击者看来,也不似作伪。

关于“柏油烫伤”的解释,俞某某后来澄清,当时自己精神恍惚,误以为警方在询问去年丈夫左腿左脚确实曾被柏油烫伤的旧事,并非有意说谎。警方调阅病历记录,证实了此事,由此暂时排除了俞某某的直接作案嫌疑。

尽管如此,专案组并未放松对其社会关系的梳理。很快,三个与俞某某曾保持暧昧关系的男子浮出水面,其中两人是电工,另一人虽非职业电工,但也懂得电工知识,此人绰号“南洋仔”,在案发前几天还曾出现在林家附近。

在警方耐心的劝导和教育下,俞某某终于坦白了一段过往。她承认与“南洋仔”曾有过一段婚外情,去年七月被丈夫发现后,深感愧疚,决心断绝关系。然而,“南洋仔”却不愿放手,在此后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持续对她进行纠缠。

俞某某还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大约在1978年年底,丈夫林善荣的一串家门钥匙不翼而飞,她高度怀疑是“南洋仔”偷走了。那串钥匙中,正包含能够打开公共楼梯门的那一把。自此之后,时常出现楼梯门明明已锁,“南洋仔”却能悄然上楼的情况。有一次,俞某某试图将他反锁在楼上并去找丈夫回来处理,但待他们返回时,楼梯门已被打开,“南洋仔”早已不见踪影。

三、 钥匙与火花

所有的疑点,此刻都聚焦到了“南洋仔”身上。专案组立即调整侦查方向,集中力量对“南洋仔”展开全面调查。

“南洋仔”,真名林鸿祥,二十六岁,流氓习气深厚,曾有因猥亵妇女被公安机关收容处理的案底。调查证实,他确实懂得电工知识,甚至曾为俞某某家更换过电线,对林家内部的电路布局和房间陈设了如指掌。

一条关键信息接踵而至。林鸿祥的一位初中同学向警方反映,就在5月19日案发当晚,林鸿祥曾突然登门,看似随意地询问了几个古怪的问题:“人被电打了之后会不会叫出声?皮肤会不会变黑?”这种超出常理的探询,无疑暴露了他内心的筹划与不安。

与此同时,一路侦查员巧妙布局,借由上渡派出所例行消防检查的名义,进入林鸿祥家中。在仔细检查过程中,于其厨房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串钥匙。经俞某某秘密辨认,这串钥匙正是林家失踪已久的那一串!

证据链条正在迅速闭合。5月22日,专案组果断决定,依法传讯林鸿祥。

在审讯室里,面对警方出示的一件件扎实证据——丢失的钥匙、反常的询问、以及他与俞某某的特殊关系和对林家的熟悉程度——林鸿祥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如实供述了其用电线杀害林善荣的全过程。

四、 罪恶的终结

据林鸿祥交代,自1978年3月起,他便与俞某某发展了不正当关系。奸情败露后,俞某某的日渐疏远和最终决绝,让他因爱生恨,偏执地认为一切都是林善荣在背后阻挠。占有欲和扭曲的自尊心最终演变成了疯狂的杀意。他认为,只要林善荣消失,俞某某便会重新投入他的怀抱。

1978年10月,他趁林善荣出差之机,在纠缠俞某某之后,偷偷拿走了林善荣的那串钥匙。这串钥匙,成了他日后自由出入林家的“通行证”。

5月19日晚8时许,杀心已定的林鸿祥怀揣偷来的钥匙,携带一条长约五米的绿色胶皮电线,悄然潜往望耕里十八号。他用钥匙轻松打开楼梯门,像幽灵一样摸上二楼,进入了林善荣熟睡的南卧室。

黑暗中,他清晰地听到林善荣和其女儿平稳的呼吸声。他冷静地拧下床头灯的电灯泡,然后拆开一个插头的胶木盖,将带来的电线剪成两段,分别接在插头的两极上。准备工作就绪后,他将一根电线的末端,轻轻地缠绕在林善荣裸露在被子外的左小腿上。然后,他手持另一根电线的末端,用棉被角包裹住,猛地压向林善荣的面部口鼻处……

就在他拉动床头开关线接通电源的瞬间,电流沿着电线迅猛窜过人体。黑暗中爆发出轻微的“呲啪”火花声,林善荣的身体在睡眠中经历了一阵无法察觉的剧烈抽搐,心脏随之停止跳动。整个过程短暂而寂静,甚至没有惊醒近在咫尺的孩子。

为确保林善荣必死无疑,林鸿祥在断电后,又将缠绕在左小腿的电线解下,改缠在死者的右脚趾上,并将另一根线头触及其下唇,再次通电。确认林善荣已无任何生命体征后,他冷静地拆卸电线,重新拧好灯泡,恢复现场原状,关好楼梯门,趁着夜色掩护,消失在空旷的街道上。

他自以为设计了一场天衣无缝的“意外”,却在警方缜密的侦查下,在案发仅仅五十二小时后,便彻底现形。

这起利用专业知识、精心策划的入室电击杀人案,最终以凶手林鸿祥被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而告终。一段畸形的欲望,一次偏执的纠缠,最终以两条生命的毁灭,画上了沉重的句号,也给那个初夏的福州仓山,留下了一段令人深思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