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清晨的寂静与午夜的惨叫
2000年8月18日,星期五,清晨六点半。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夏日的晨曦已经透过了薄雾。
在桐建公司宿舍2单元的602室,一种不寻常的寂静笼罩着这个本该充满生活气息的家。
33岁的祥林信用社职工江丽青,一位平日此时早已在厨房为儿子张罗早餐的母亲,这一天却迟迟没有动静。
她10岁的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在空荡荡的客厅里呆立了片刻,最终疑惑地推开了母亲卧室的房门——门没有锁,应手而开。
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愣在原地:母亲江丽青依然躺在床上,仿佛在沉睡,但那种过分的安静和僵硬的姿态,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
孩子不知所措的呼唤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恐慌开始在小小的房间里蔓延。不久后,桐庐县公安局的报警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
当民警赶到现场时,确认了最坏的情况:江丽青早已气绝多时。室内景象一片狼藉,衣柜抽屉被粗暴地拉开,衣物、杂物散落一地,明显有被翻动搜掠的痕迹。
初步的现场勘查将案件指向了盗窃杀人。在随后的走访中,有邻居回忆起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细节:前一晚,似乎从对面的5单元方向传来过女人的呼救声,声音凄厉而悲惨。
但因为宿舍底层开有一家茶楼,夜间时常有客人喧闹,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死者的丈夫当晚恰巧不在家,单位同事对江丽青的评价是作风正派,未曾听闻有任何复杂的男女关系瓜葛。除了现场被翻动的凌乱,案件似乎没有留下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刑侦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仔细的搜证。推断认为,犯罪嫌疑人最初可能是抱着偷盗建筑工地铝合金窗框的目的而来,当发现602室客厅阳台没有安装防盗窗时,便临时起了入室行窃之心。
其行动路径被重构为从楼顶翻下,进入客厅,再潜入厨房。
很可能是在卧室翻找财物时发出的响动,惊醒了熟睡中的女主人,窃贼在情急之下陡起杀心,用自带的工具残忍地结束了她的生命。
面对这起突发的恶性案件,桐庐警方的反应迅速而有序。
凭借现场提取的手印、遗留的三只编织袋,以及判断建行附近那栋闲置空楼是乞丐、盲流和拾荒者混杂之地等线索,警方在半天之内就初步确定了案件性质,并基本框定作案者可能为三人左右的团伙,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重点排查对象是有盗窃铝合金窗框前科的人员。
一张大规模的排查网随即撒开,相关范围内的人员被陆续传唤问询。
然而,恐惧的阴影并未因警方的全力侦查而散去。就在“8·18凶案”发生不到24小时,一起新的血腥案件再次撕裂了桐庐镇的宁静。
第二章:血色再临与双线压力
8月19日凌晨2时50分,桐庐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再次接到群众紧急报警:开元街59幢4单元的707室发生凶杀案!报警人特别强调,情形与前一天的案子惊人地相似。
出事地点距离公安局不远,是一处临街背江的住宅。110巡警火速赶到,眼前的景象比之前一天更为惨烈——每个房间都溅满了斑斑点点的鲜血,仿佛一幅残酷的泼墨画。
女主人杨某倒在血泊中,已无法动弹;男主人翁智勇和他们年轻的儿子也浑身是血,脸上写满了惊恐与痛苦。
现场有人惊呼,凶手可能还未跑远,甚至可能也受了伤,就躲在附近。但紧急的现场搜索并未发现凶手的踪迹。
民警、邻居和医护人员迅速将奄奄一息的杨某以及受伤的翁智勇父子送往医院抢救。最终,41岁的杨某在救治途中不幸伤重身亡。
“8·18凶案”的侦破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金洪亮挂帅、储志林具体负责指挥的“8·19凶案”专案组又火速成立。
面对短短两天内接连发生的两起命案,桐庐警方承受着空前的压力。县局办公会议决定打破警种界限,抽调各科室和基层派出所36名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民警协同参战。
现场勘查、追踪凶手、抢救受害人,三路工作齐头并进。仅对“8·19凶案”现场,侦查人员就进行了反复多达23次的细致勘查,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线索。
勘查结果表明,案犯是从这幢住宅的顶层阁楼利用绳索之类工具吊挂潜入707室的。
这种作案手法在当时的桐庐极为少见,警方判断凶手的犯罪目标明确指向室内的钱财。
凶手在客厅与起夜的事主夫妇相遇,随即发生了激烈的搏斗,最终演变成血腥的凶杀。凶手随后从附属楼的3单元仓皇逃跑。
幸运的是,幸存的翁智勇父子均与凶手有过近距离正面接触,对其体貌特征有较为明确的印象。
尤其关键的是,儿子翁杨涛在搏斗中随手抓起一个凉水杯砸向凶手,清晰地看到对方额头被砸破,鲜血流了下来。
这为排查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定向特征——案犯的额头上有新鲜伤口。
基于这些关键信息,排查范围迅速锁定。
桐庐警方投入了前所未有的警力,在案发后的两天里,对全县范围内的出租私房、旅馆、桥洞、闲置空房等可能藏身之处,发动了多次地毯式的治安大清查。
一个个嫌疑对象被纳入视线,又因不具备作案时间、体貌特征不符或没有受伤痕迹等原因,被一一排除。侦查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
第三章:柳暗花明与名字迷局
在排查过程中,一个名叫郑升明的桐庐镇中杭村人曾进入警方视线。
他身高体态与目击者描述接近,而且有过顶层阁楼施工经历,符合对作案手法的分析。
然而,在8月22日接触时,警方发现他头部并无伤痕,加之当时未能找到其他直接证据,便没有立即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随后,郑升明便仿佛人间蒸发,不知去向。在9月3日之前,他成为了“8·19案”唯一值得深入挖掘,却又难以触及的疑点。
转机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桐庐警方在酷暑中的艰辛付出,终于迎来了拨云见日的时刻。
侦查的焦点首先在“8·18案”上取得了突破。指挥部将“8·18案”现场窗框上提取的印痕,与建行附属楼盗窃现场丢弃玻璃上的印痕进行比对,成功认定为同一,从而确定两起盗窃案为同一伙人所为。
随后,警方对全局有盗窃前科人员的印痕档案进行了大海捞针般的比对。
一条关键线索从城南派出所浮现:8月23日,派出所汇报,一个名叫“黄小平”的人,曾在8月3日因在瑶琳闲置房偷窃铝合金被治安拘留。
侦查员陈国洪立即调取了“黄小平”在拘留所留下的印痕。比对结果令人振奋——这与“8·18凶案”现场以及建行附属楼玻璃上提取到的共9枚印痕完全同一!
突破口就此打开。经查,“黄小平”自称17岁,福建寿宁县南洋镇小方村人。但发函协查的结果却是“查无此地,查无此人”。
这是一个冒用的假名!办案民警转而查阅看守所关押记录,找到了当时与“黄小平”同监室的15人进行走访。
据其中一人反映,“黄小平”与一个江西人关系较近,曾透露过真名可能叫“季庆东”,并给过一个区号为0593(福建福鼎)的电话号码。
桐庐警方循线追踪至福鼎,找到一户姓季的人家,但其过继来的儿子名叫季庆金,并非季庆东,且长期在外游荡。
线索一度中断,但又关联到浙江泰顺。在泰顺,警方查实有季庆忠其人,但其照片与“黄小平”不符。深入调查发现,季庆忠有个弟弟叫季庆金。
结合“黄小平”曾在浙江衢州因类似手法作案并被抓获的记录(当时冒用了“季庆忠”的名字),警方最终判定,这个神秘的“黄小平”极大概率就是季庆金,而“季庆东”则是“季庆忠”的误听或谐音。追捕季庆金的大网悄然张开。
(附记:此后的2000年11月19日,富阳市警方抓获一名正在盗窃的犯罪嫌疑人申屠敏敏。桐庐县公安局局长在查阅公安网信息时,发现其作案手段似曾相识,且申屠敏敏系桐庐人。经提审,申屠敏敏最终交代,桐庐“8·18案”系其与季庆金等四人所为。这是后话,也印证了此前警方判断的正确性。)
第四章:迷雾中的画像与关键的左手
尽管“8·18案”取得了重大突破,但“8·19案”的真凶仍逍遥法外。
桐庐警方并未松懈。考虑到事发时受害人的紧张状态,对凶手容貌的记忆可能存在偏差,警方决定再次借助专业力量。
待翁杨涛伤势稳定后,刑侦副大队长吴群峰专门带其前往上海,请公安部模拟画像专家根据他的回忆,对案犯进行模拟刻画。
这幅模拟画像随后通过当地媒体公布,并悬赏万元征集线索,在群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另一方面,在9月3日的一次关键案情分析会上,侦查员与事主翁智勇进行了更深入的沟通。
翁智勇反复回忆搏斗细节后,提出一个新的关键看法:他认为儿子用杯子砸中凶手前额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玻璃碎裂的声音和手感不对;而且他当时曾紧紧抓住凶手的头发,并未感觉到对方头部有明显伤口或因此产生剧烈反应。
结合凶手沿江逃跑路线上发现的滴落状血迹以及现场遗落的一只带血手套,专案组果断调整了排查方向——凶手的受伤部位,很可能不是额头,而是手部!
这一判断的转变,立刻让排查工作有了新的焦点。所有之前排查过的对象,尤其是那些符合体貌特征但头部无伤的人员,被重新纳入审查,重点核查其手部是否在8月19日后有新伤。
第五章:收网东阳与丽水
群众提供的线索和重新排查的结果,很快都指向了同一个人——那个曾经进入视线又消失的郑升明。
新一轮的调查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郑升明在8月18日之前一直在洋洲乡给私人建房打工,但在8月19日案发后,却突然不辞而别,连工钱都未结算。
有工友反映,大约在8月23日前后见过郑升明,当时天气炎热,他却始终将左手插在裤袋里,行为怪异。
同时,警方根据现场提取的鞋印,历经三天在杭州、义乌和桐庐本地反复寻找,终于在一个小地摊上确认了同款上海产牛津底胶鞋,并证实郑升明曾穿过这种鞋。
9月11日,警方依法传唤了郑升明的父母、姐姐、姐夫等人。询问证实,郑升明确实在8月19日凌晨回过家,次日早上就被发现左手包扎着,还有血迹渗出。
他自称是赌博打架所致,并于8月23日离家,声称要去东阳避风头,还说“桐庐出了凶案,公安局抓得紧”。
兵贵神速!储志林立即带领六名精干民警,连夜直奔东阳。郑升明在东阳的姑妈有五个子女,都已分家单过。
抓捕组在当地警方配合下,于当晚同时对这五户亲戚家进行搜查,却扑了空。郑升明并不在其中。侦查工作再次面临考验。
刑警们没有气馁,他们依靠的正是坚韧不拔的毅力。
经过大量走访,终于从一位亲戚处得知,郑升明大约十天前确实来过,左手包扎,言语闪烁,后来因为表哥们态度冷淡,他便说自己要去丽水找另一个在那里打工的表哥。
队伍毫不耽搁,立即从东阳转战丽水。9月12日赶到丽水后,却发现郑升明如同惊弓之鸟,并未在表哥处久留,已然离开。线索似乎又要中断。
第六章:麻将桌上的终结
经过新一轮艰苦摸排,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被挖掘出来:郑升明很可能潜逃到了建德市钦塘乡的另一个亲戚家。专案组马不停蹄,立即奔赴钦塘。
在钦塘乡政府的协助下,警方很快确认了郑升明的藏身之处。
情报显示,他此刻正在亲戚家里,若无其事地与人搓麻将。机不可失!抓捕组一面向上级汇报现场情况和抓捕方案,一面全体换上便服,兵分两路,悄然包围了目标房屋。
傍晚时分,乡村的麻将局正值酣畅。当民警如神兵天降般冲入屋内时,麻将桌旁的郑升明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侦查员毛卫平的手枪已经稳稳地抵住了他的太阳穴。
“别动!警察!”一声断喝,为这场历时二十多天的惊心追捕画上了句号。
经连夜突击审讯,在确凿的证据和强大的心理攻势下,郑升明对其于8月19日凌晨潜入开元街707室意图盗窃,被主人发现后持刀行凶,杀害杨某并杀伤翁智勇父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随着郑升明的落网,震惊桐庐的“8·19凶案”宣告侦破。而“8·18凶案”的主要嫌疑人也已明确身份(季庆金、申屠敏敏等人,虽尚未全部归案,但真相已大白)。
桐庐历史上这最为惊心动魄的一页,终于被彻底掀过。
夏末的桐庐,在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这场连环追凶的故事,以及警方在其中展现出的坚韧与智慧,则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