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437章 年汀泗桥列车枪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声枪响在车厢内炸开,54式手枪的子弹瞬间击穿田期炎的大腿,鲜血喷涌而出。

就在身体倾斜的刹那,他手中的64式手枪已吐出两道火舌,

那个刚刚砸碎车窗玻璃的军装男子,应声倒地。

1987年12月25日下午,一份加急通缉令被送抵郑州铁路局公安处武汉铁路公安分处蒲圻站派出所。

通缉令由公安部部长王芳亲自签署,内容令人心惊——广西某单位保卫科武器柜被撬,两支54式手枪、190发51式手枪子弹和六枚67式手榴弹不翼而飞。

内部排查时,职工李淼峰突然失踪,嫌疑重大。

通缉令上的青年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令人不安的气息。

随文附带的郑州铁路局公安处指示更是前所未有:罪犯极度危险,如无把握活捉,允许当场击毙。

---

一、 临危受命

蒲圻站派出所内气氛凝重。所长立即部署警力,安排民警身着便装,携带武器登上途经蒲圻站的各次旅客列车,在京广线蒲圻至咸宁区间开展查缉工作。

在这场围捕行动中,主任干事田期炎抢得了12月26日的第一批登车任务。

这位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在同事们羡慕的目光中,将一把64式手枪仔细藏入腰间。

此时是1987年12月26日上午10时,他已经在岗位上连续工作了近30个小时。

“小砸炮。”田期炎轻声嘀咕着,对这把64式手枪的威力颇为不满。

与歹徒可能持有的54式手枪相比,64式手枪的停止力明显不足,在交火中处于下风。

但它的优势同样明显——小巧精致,便于隐藏,适合在拥挤的车厢内接近目标。

10时26分,田期炎踏上了驶入蒲圻站的162次旅客列车。这趟从湛江开往武昌的列车,将成为他与亡命之徒较量的战场。

二、 餐车里的短暂交会

上车后,田期炎径直来到位于机后第9位的餐车,与乘警长接头。

“昨晚没睡?”乘警长注意到田期炎眼中的血丝。

“昨天值班。”田期炎简短回答,事实上他从25日上班至今未曾合眼。

乘警长体贴地提议:“先吃饭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田期炎毫不犹豫地拒绝:“这段路才35分钟,吃饭就耽误正事了。”

从蒲圻到咸宁,列车运行时间仅有35分钟,他必须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完成排查任务。l

三人迅速分工,乘警长负责卧铺车厢,田期炎与另一名乘警则向硬座车厢方向巡查。

三、 目标出现

列车轰鸣着向北行驶,田期炎穿行在拥挤的车厢中,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每一位乘客。

当他走进14号硬座车厢时,一个身着军装的男青年引起了他的注意。

就在对方转头的瞬间,田期炎心中一震——这张脸与通缉令上的照片完全吻合!

兴奋与紧张同时涌上心头,但职业本能让他迅速冷静下来。

田期炎不动声色地继续前行,在与男子擦肩而过的瞬间,他敏锐地注意到对方右侧裤兜有一处不自然的硬物凸起。

“就是他了。”田期炎心中确定,却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向下一节车厢。

在15号车厢,他迅速找到同行的乘警:“14号车厢,31号座。我去监视,你找车长查票。”

简短交代后,田期炎返回14号车厢,在嫌疑对象斜对面坐下,静静观察。

四、 雷霆一击

列车开始减速,准备在前方的汀泗桥站临时停车,避让一列特快列车。

这一变化似乎触动了嫌疑人的敏感神经,他突然从座位上站起,向车厢连接处走去。

田期炎立即跟上,在连接处看到他正惊恐地望着车门外。

“列车怎么停了?”田期炎故意搭话,试图缓和气氛。

“不是的!”男子生硬地回答,眼神中的惊慌愈发明显。

突然,一道寒光从他右手闪现——那是一把54式手枪!

“砰!”子弹击碎车门玻璃,碎片四溅。他企图跳车逃窜。

“站住!”田期炎伸手抓向对方肩膀。

就在这一瞬间,男子猛然转身,枪口喷出火光。

“砰!”

田期炎感到大腿一阵灼痛,子弹直接穿透肌肉,鲜血瞬间染红了裤管。他身体一晃,但持枪的手依然稳定。

“叭!叭!”

两声清脆的枪响,64式手枪吐出火舌,两颗7.62毫米子弹精准命中对方胸膛。男子身体僵直片刻,随后如重物般轰然倒地。

五、 战斗结束

列车已在汀泗桥站停稳,田期炎强忍剧痛,费力打开车门,举枪向天鸣放。

“砰!”

枪声在站台上空回荡,车站工作人员闻声赶来。青年职工刘新宁第一个冲到现场,在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14号车厢旅客疏散。

随后的大搜查中,警方在一个行李箱内查获了另一支54式手枪、六枚67式手榴弹和182发子弹。经法医确认,被击毙的男子正是公安部通缉的要犯李淼峰。

田期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最终保住了受伤的腿。得益于他的果断处置,162次列车上的所有旅客和工作人员无一受伤。

---

1988年2月10日,田期炎被授予公安部二级英模称号。面对荣誉,他只有一句朴实的回答:“这是我应该做的。”

4月26日,湖北省总工会授予他“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这位普通的铁路警察,用勇敢和专业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惨剧,在子弹穿腿而过的瞬间,书写了中国铁路公安史上的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