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344章 西安枪犯董雷其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血案惊城:1997年西安“12.1”夺枪连环杀人案侦破纪实

1997年岁末,秦岭北麓的一场暴雪,引燃了一起震惊古城的连环血案序幕。

12月1日,一辆满载乘客的长途大巴在蜿蜒结冰的秦岭山路上失控侧翻,瞬间造成十人死亡、多人重伤的惨剧。

途经此地的西安市沣河派出所民警老张,虽自身多处受伤、鲜血浸透衣衫,却以惊人的毅力在残骸中奋力抢救伤员,直至体力耗尽,晕厥在地。

他被紧急送往西安长安医院抢救,然而,当他在病床上恢复意识时,发现了一个比身体创伤更令他窒息的事实——他随身佩戴的六四式制式手枪,在抢救的混乱中不翼而飞!

警方立即对医院进行了地毯式搜查,气氛紧张。

最终,搜查人员只在消毒室角落找到了老张的黑色手提袋,但袋内除了些许零钱和药品,那把手枪连同袋子里一双旧袜子均已消失。

一位参与搜查的老刑警眉头紧锁,苦笑着对同事低语:“连袜子都顺走,这贼,怕是穷得揭不开锅了。” 这句当时看似无奈的调侃,却预示着一段血腥篇章的开启。

谁也无法预料,这把丢失的枪,即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将西安城变成恐怖的靶场。

12月下旬,一名出租车司机在郊区被近距离射杀,倒在冰冷的驾驶室里;次年1月,两名货运司机在车厢内遭枪击身亡;2月,一名家具店经理在家门口被枪杀,其妻子头部中弹,生命垂危。

经弹道专家反复比对确认,这几起命案射出的子弹,无一例外,均出自老张被盗的那把六四式手枪!

一个冷血、狡猾的幽灵枪手,正在古城街头游荡,警方承受着空前的压力。

转机出现在1998年3月,一个更高层面的命令让案件侦破进入倒计时:美国总统克林顿已定于同年6月访华,历史名城西安是其首站,并计划与市民街头互动。

公安部下达死命令:必须在3月底前破获此枪案,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西安市公安局局长刘平在紧急会议上声音沉重:“案犯极度危险,连续作案,这对总统的安全访问构成潜在威胁。

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 一时间,古城警力倾巢而出,上万名警察投入到这场规模空前的清查围捕中。

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实施军警联合大盘查;各出城要道在深夜设卡堵截;线索远追宁夏银川,踪迹细查至上海滩。

专案组对全市的黑社会网络、娱乐场所、地下交易链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审讯排查的嫌疑对象累计超过二十万人次,案件卷宗堆积如山。

侦破过程充满戏剧性的波折。一位细心的房东在投放鼠药时,无意中听到租住的一对年轻夫妇争吵,男子醉酒后狂言自己乃是“杀人魔王”,手上有多条人命。

房东惊惧之下报案,警方如临大敌,迅速控制该男子,却发现他竟是青海省武警部队的一名中尉军官,此行是来旅行结婚,所谓的“杀人”经历是其执行死刑犯枪决的任务。

虚惊一场,却折射出警方宁错勿漏的高度紧张。另一条线索指向一名叫“小兰”的妓女,她曾与遇害的出租车司机发生争执并扬言报复。

警方在女子监狱找到因卖淫被捕的“小兰”,她承认曾向两名社会混混抱怨过该司机,但后续之事全然不知,线索再次中断。

真正的突破口,来自社会底层的偶然交集。警方接到报告,在一家小餐馆,老板的远房亲戚、年仅15岁的帮工马小保,因偷窃顾客钱包被一名凶悍大汉当场抓住并暴打一顿。

马小保在向警方诉说委屈时,眼神闪烁地透露了一个秘密:那个打他的大汉腰里,别着一把黑色的手枪!这一线索立刻引起高度重视。

经查,这名大汉正是警方苦苦追踪的黑社会头目——董雷。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进一步审讯下,这个看似懵懂的马小保,终于承认自己就是当年在医院偷走老张配枪的小偷!

他回忆,当时见财起意,偷走提袋后发现手枪,惊慌之下将枪埋于郊外。后因自己腿伤急需用钱,才想起这“烫手山芋”,最终以500元的价格卖给了通过黑市渠道认识的董雷。

董雷在获得手枪后,为防止事情败露,曾再次找到马小保工作的餐馆,意图杀人灭口,恰因马小保外出而未得逞。

真相大白,收网在即。1998年3月27日,专案组精锐尽出,跨省追击至武汉。

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成功将主犯董雷及其犯罪团伙主要成员一举擒获。

然而,在抓捕过程中,董雷那名跟随他长达十二年的情妇,在绝望中选择了纵身跃入滚滚长江,结束了生命,为此案增添了一抹悲凉的底色。

3月29日,西安市公安局正式宣布“12.1”连环持枪杀人案胜利告破。

此时,距离公安部规定的最后期限仅剩两天,从丢枪到擒凶,整整过去了惊心动魄的四个月。

这起始于警察舍己救人、终于跨国安保任务的重大案件,不仅考验了西安警方的意志与能力,也成为了中国刑事侦查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和警示意义的案例。

《华盛顿邮报》在后来的报道中,亦披露了这段为保障克林顿访华安全而进行的秘密追凶行动,使得该案更具国际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