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者,我们的世界,我指的是这个被‘子孝臣忠’规则彻底覆盖、渗透到每一个粒子的世界,或许真的已经‘完了’。它的根基已经彻底腐烂,任何从内部的修补,都可能变成它的养料。我穷尽最后的智慧,思考破局之法,却只感到深深的无力。”
笔锋在这里停顿了很长,留下一大团墨渍,仿佛书写者曾在此陷入长时间的沉默或挣扎。然后,笔迹再次出现,却变得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希冀。
“但是……但是我想到了另一种可能。一个在我研究古代文献时,偶尔触及的、近乎传说的概念——‘世界叠影’或者说‘规则投射’。我们这个极端扭曲的世界,或许并非孤例。它的规则,可能是一种强大的、畸形的‘模因污染’,它有可能将其阴影,投射到其他相邻的、规则尚未完全固化的‘世界’或‘时空片段’中。”
“如果你,读到此信的后来者,并非我这个世界的原生居民,如果你的记忆中,存在着不同于‘子孝臣忠’的其他规则印象,存在着自由的呼吸、平等的对话、充满活力的爱……那么,你或许就是来自那个尚且拥有‘一线生机’的世界!”
“你的世界,可能正处在被我们这个腐朽世界规则阴影渗透的早期阶段!《旧书楼通关规则》,那些信物,乃至这个中正殿,可能都是两个世界规则在某个维度交叠时,产生的‘映射’或‘接口’!你的到来,并非偶然!你收集信物,经历反噬,也并非只是为了拯救这个无可救药的世界,更可能是为了……保护你自己的世界,免于重蹈我们这个世界的覆辙!”
顾十七的呼吸骤然停止。保护……自己的世界?那个有明媚阳光、有欢声笑语、有父亲虽然固执却并非恶鬼、有虽然不完美却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原来,他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在拯救这个异界的苦难众生,更是在守护自己来的地方!
“所以,后来者,请将你的目光,从拯救这个或许已然无药可救的废墟上,稍微移开一些。你的首要使命,是阻断!是净化!是确保我那世界的腐朽规则,不会通过这个‘交叠点’,彻底污染你的世界!”
“‘补全仪式’或许是陷阱,但这个祭坛,这个中正殿,作为规则的焦点和‘世界接口’,其本身的力量是真实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摧毁它?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规则风暴,甚至加速污染的扩散。那么,剩下的唯一途径,可能就是……‘覆盖’或者‘隔离’。”
“用你那个世界,尚且鲜活、充满生命力的规则雏形,用你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真切理解和体验,作为全新的‘信物’,去覆盖这个腐朽的规则核心!这不是‘补全’,这是‘重铸’!是以一个世界的生机,去封印另一个世界的死寂!”
“这过程将比‘补全仪式’更加凶险万倍!你将直接面对两个世界规则的正面冲突,你的意识将成为战场。成功,则你的世界得以保全,或许这个腐朽世界的规则也能在漫长岁月中被慢慢净化;失败,你将被两个世界的规则洪流彻底撕碎,你的世界也可能失去这最后的屏障,暴露在污染之下。”
“我没有具体的方案,因为无人走过这条路。这只是一个垂死之人,基于理论推演和最后一丝不甘的幻想。所有的抉择,所有的道路,都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去开辟。”
“对不起,将如此沉重的责任,寄托于未知的你。但我已别无选择。我的时间到了,我能感觉到,那冰冷的规则触须,已经探入了我意识的最后角落……”
“后来者,无论你是谁,请记住陈默这个名字,记住我们这些失败者的不甘。然后,请带着这份不甘,去赢取你那世界……那一线生机!”
“永别了。祝你好运。”
—— 陈默绝笔于规则彻底吞噬前夜
信纸的末端,没有日期,只有几个几乎无法辨认的、颤抖的笔画,似乎想再写些什么,却最终无力为继。
顾十七缓缓将信纸折好,紧紧攥在手中,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阳光透过穹顶的破洞,恰好落在他脸上,映出他眼中翻涌的、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
震惊、恍然、沉重、使命感……以及对陈默深深的敬意与哀悼。
原来,陈默老师早已走到了这一步,看穿了“补全仪式”的真相,甚至推测出了世界叠影的可能。他的失败,并非源于力量不足或信念不坚,而是因为他孤身一人,面对的是一个近乎无解的死局。
而他,顾十七,之所以能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运气或悟性,更是因为,他来自那个尚且拥有“一线生机”的世界!他带来的,是不同的规则印记,是全新的可能性!
他站起身,走到祭坛边缘,俯瞰着正在缓慢恢复生机的城市。赵衍在远处向他挥手,脸上带着新生的希望。
陈默说,这个世界或许已经“完了”,首要任务是保护自己的世界。但是……看着那些刚刚从扭曲规则中解脱出来,眼中重新焕发出光彩的人们,顾十七无法轻易将这里定义为“废墟”。
他的世界要守护,这个正在挣扎求生的世界,同样值得拯救。
“陈默老师,”顾十七在心中默念,“你的不甘,我收到了。你的遗志,我也明白了。”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殿宇,看到了两个世界那模糊而危险的交叠边界。
“我不会让我的世界,重蹈这里的覆辙。我也不会放弃这个世界,让它永远沉沦。”
“覆盖与隔离……或许,还有更好的办法。比如,建立一道‘过滤网’,或者一座‘桥梁’?让两个世界的规则,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有限的交流,以我世界的生机,慢慢中和、净化此地的腐朽?”
这无疑是一条更加艰难、更加漫长的道路。它需要他对两个世界的规则都有着极其精深的理解和掌控力。
但此刻的顾十七,在经历了规则反噬的洗礼、补全仪式的淬炼,以及陈默遗书的启示后,他的心中,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反抗者热血,而是孕育出一种更为宏大、更为深沉的担当。
他将陈默的遗书小心收好,贴身存放。这不仅仅是一封警告信,更是一份跨越时空的托付,一份沉甸甸的、关于两个世界未来的责任。
路还很长,但他已经看到了方向。
他走向殿外的赵衍,走向那个等待他引领的新世界。他的脚步沉稳而坚定。
陈默的革命失败了,但他点燃的火种,并未熄灭。它将在顾十七手中,以另一种形式,燃烧得更加炽烈,照亮两个世界的未来。
而这,或许就是对陈默那份“不甘心”,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