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浊流滚滚 > 第132章 吃草药难留性命 大烟土当药来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章 吃草药难留性命 大烟土当药来用

几天过去了,张花给公公抓的药,都吃完了。可九先生的病,依然没有好转,反倒有了加重的迹象。这可急坏了李梅花,她有心让儿媳妇去一趟县城,再抓一副药来,就让金豆把媳妇张花叫来,安排前去抓药。

李梅花见儿媳进门,对着张花说道:“前边你抓的药全吃完了,你大的病也没见好转,你大这病,不敢停药,你还是再去趟城里,给大夫诉说一番,变一下药方,再看疗效。这样下去,恐怕就要耽搁病情了,看着病成这个样子,让人揪心的晚上都睡不着觉。咱家不能没有你大呀,给他把病看好,让他给你们再遮挡几年风雨,他才能放下心而去。”

没等张花开口,金豆抢先说:“抓药我去就行了,这么简单的事,何必让她去?”对去城里,金豆就来了兴趣。

上次公公训斥,张花记在心里,心里根本不想去城里,也怕唐文书再来纠缠,次数多了他们中间就说不清白了,见金豆要去,又放心不下,就对婆婆说:“金豆根本去抓不了药,病情也说不清,不如就让大奎一个人去吧,就是抓药,不影响其他事。”张花推辞不去,又不想让金豆一个人去,金豆听了媳妇的话,气的嘴都撅的老高,这个没用的媳妇,老是坏自己的好事。

九先生听了,叹了一口气说:“你们谁都不要去了,我这恐怕是阳寿到期了,吃啥都不顶用,早死早托生,听天由命吧。”九先生本想着,张花听老婆的话,再去一趟城里,抓几副药,给自己医病,金豆小指望不了,家里他还是放心不下,听了张花的话,有点生气了,直接说了气话,这大奎能靠得住吗?前边给张花说的话,算是白说了。

真是: 反复叮嘱没定用,全都成了耳旁风。

各按自心安排事,不予理解难沟通。

只有李梅花听明白老伴的话是生气了,急忙制止道:“你就会说气话,这不是正在商量着,你着急干啥?就按你的意思,让花儿去行了吧。”李梅花不想让老伴生气,说出顺从九先生的话。

正在一家人说话之时,张花娘家侄子,张兴的儿子张铭利走进门来,大声说道:“姑姑,我婆让我来看九先生病好了没?看需要帮啥忙,就让我做做。”

张花听了,这铭利都长成大人了,怎么没有一点礼貌?别人喊九先生,他也跟着喊,连忙纠正道:“叫爷爷,怎么敢乱称呼,你在家里没事吗?你爷没在家吗”

这走亲家这门亲,本来是铁锁的专利,其他人来的很少。今天他帮着儿子干活去了,老伴前边听别人说,自己的女儿都去县城给公公抓药去了,心里担心女儿,没出过门,怎么能应对?今天她告诉老伴铁锁将孙子替换了,就让孙子来看女儿家什么情况。要是让老头借机去女儿家,那就得耽搁一天的活路。这铭利也跟着爷爷来过姑家,但他来就只顾和金豆玩耍,根本没记着怎么称呼九先生。他只听爷爷喊九先生,进门前想了半天,才想起这个称呼。

张花训斥侄儿,张铭利脑瓜灵活,立刻转过了过来,上前问:“爷爷,病好了没?我婆让我来看看你,你现在能吃饭不?能走路不?”他嘴上这样说,可心里却想,自己不是有爷爷吗?怎么能把九先生叫爷爷?以后两个爷爷在一起怎么区分?

九先生听了,也没有和孩子计较,早已习惯别人叫自己九先生,见孩子问他,便回答道:“我这病吃了好多药,就是好不起来,吃饭就是没有胃口。你婆真有心,让你来探望我,走累了吧,赶紧坐下歇会。”转过头给老婆李梅花说:“快去给娃弄些吃的来,翻了一架大沟,肯定饿了,娃娃消化快,容易肚子饿。”

“我是吃过饭来的,肚子不饿,就不要做饭了。”张铭利回答着九先生的客气话,回头看见金豆在那里生闷气,好生奇怪,就问道:“这姑父又是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张铭利小时候和金豆玩,又陪金豆念书,现在必定长大了,懂点事了,看着金豆一脸不高兴,就问姑姑。一家人都没人回答他的问话,谁回答,都觉得尴尬。

九先生看着张铭利,感觉他就像个大人似的很懂事,再看自己金豆,个子不低,但性格和孩子一样,老是长不大,气的他叹了口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里想,金豆要是能像铭利一样该多好,干啥事就能让人放下心来。

真是:人比人来活不成,马比骡子驮不成。

别人孩子真懂事,自家孩子成顽童。

张花看着自己的亲侄儿,就像有了主心骨一样,马上就想到,让侄儿跟着金豆去趟城里,自己不就放心了?就给侄儿说道:“铭利,你过来看爷爷,家里活不忙吗?你爷干啥去了?”

铭利有点不耐烦的说:“家里的活老是干不完,我也是天天跟着干活,真是累死了。我给我婆说了,我婆就让我爷替我去干活,让我替我爷来走亲戚。”张铭利回答姑姑的问话。

这铭利干活自然赶不上爷爷,他婆心里有数,让铭利来,留住老伴,要不铁锁要借着看亲家,出门就得浪费一天时间。

真是: 留着劳力好干活,轻重心里自知晓。

孙子人到情就了,情无车载心意到。

张花听了,心里乐了,自己娘家一切都好说,就让侄儿替自己跑一趟城里,不就解决问题了。她便给婆婆李梅花说道:“妈,就让铭利陪着金豆去城里抓药,铭利比较伶俐,能说清楚,事情也能办好,他俩在一起也是个伴,也能让金豆尽快跟着熟悉,一举两得。”

铭利听了,也很高兴,坐车去城里,轻松也好玩,就陪着这个小姑父,还能吃顿好的。

李梅花听了,觉得可行,不让儿媳妇出面,就能把事办成。九先生也没有反对的意思,点头同意,毕竟儿媳妇进城也不放心,第一次就有人请吃饭,后边就不知道还要生出啥别的岔子来,还是不出门的好,省的招蜂引蝶,这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金豆一听,又要让自己去,立刻有了兴致,高兴的过来,指着张铭利说:“你跟着姑父就好了,我去过城里,啥都熟悉,你只要听我的话就行。”

张花还是不放心,怕金豆赖在城里不回来,就把侄儿叫到自己的房子,给叮嘱了一番,不能让金豆任性乱来,更不能在城里逗留,因为老公公等药要用。侄儿张铭利点头答应,给张花打包票的说道:“姑姑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这点小事出不了错,保证给你丢不了人。”张花就吩咐大奎,二天一大早帮忙套好车,让铭利和金豆尽快去抓药,当天就能赶回来。

第二天,一切都很顺利,张铭利没有辜负姑姑的希望,以姑父的父亲等药,不能停留,硬是把要在城里停一晚的金豆,给拉了回来,惹得金豆一路直骂他,管了自己的事。

真是: 解难用人有渊源,岂知祸根埋此间。

靠谁不如靠自己,归根只怪志不坚。

药是抓回来了,吃了药后,效果还是不明显。九先生只觉得身体各个部位,都出现疼痛的感觉,让他难以忍受,疼痛起来,头上直冒大汗,夜晚难以入眠,水米难以下肚,人在病中煎熬着。

金珠回娘家来,看着父亲疼痛难受的样子,于心不忍,专门去往县城购药,并让大夫更换药方,大夫向她询问病情后,对金珠说:“听你的介绍,你的父亲已病入膏肓,恐怕难以治好,药不是万能的,还是回去准备后事吧。”

大夫的话,听得金珠瞪大眼睛,茫然失措,不能接受。忙问道:“这人疼痛难忍,如何是好?难道就没别的办法,减少一点疼痛?” 她见大夫说得轻松,真是没疼在他身上。

大夫说道:“能有什么办法?人活百岁,难免一死,死的方式,各有不同,得病而死者,就是人体内组织坏死而致,人体坏死焉又不疼之理,这个过程很折磨人。药不抵病,用药只是延长痛苦的时间,病只会是愈来愈厉害,直到各个脏器衰竭,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病人只能忍受着,就是神仙来了,也改变不了。世上没有长命百岁、永不死去的人,去世了,痛苦就结束了,一个人一个造化,谁也没办法。”

金珠认为,大夫说的轻描淡写,这疼痛难忍,总归有个办法解决,她又向大夫问道:“有没有止疼药,让病人少受点痛苦,这昼夜疼的不能入睡,看得人心里难受。”

大夫回答说:“有,就是要花点钱,就看你差不差钱?花点钱,让人少受点疼痛。”

金珠回答道:“只要能止疼,让人少受点苦,我就花钱去买。”

“那就去黑市,买点大烟土,我们这里没有,用上它,也许能缓解一下。”大夫解释说。

“大烟土?”金珠以为听错了,又问了一句。

“是的,就是大烟土,没有别的东西能医治。”大夫肯定的说。

“这大烟土不是毒物吗?能治病吗?用上它,以后上瘾了怎么办?那不是天天就离不开了?”金珠不解的问。

大夫解释道:“实际上,就是用大烟土来麻醉人的神经,让人不那么疼痛,是不治病的,命都保不住了,还怕上什么瘾?延磨日子罢了。”

金珠总算听明白了,她出了门,走到大街上,不知怎么办好?心想着,父亲即将离世,只要能少受点疼痛,那就用大烟土吧,别的管不了那么多了。金珠就去找张魁,把大夫的话诉说了一遍。

张魁听完说道:“这大烟土很贵,买多少合适?金豆能给出钱吗?”

金珠回答道:“我能跟金豆去要钱吗?虽然我是出了门的女子,现在是你张家人,可我大把我养大也不容易,临到老了,我就尽点孝心不行吗?花你点钱过分吗?”金珠说着眼含泪花,他在父亲临去世前想尽点孝心。

张魁连忙说道:“我就这么一说,你大给金豆攒的够多的了,到头花点算个啥?好了,我去给你找,你别泪兮兮的,就像我很不讲理似的。”张魁看金珠那个模样,就妥协让步了。

还有来的时候,李梅花硬塞给金珠钱,让金珠给父亲置办过世的老衣,她说这些都要提前做好,以备急需,金珠也就利用进城之际,把母亲特地交待的事情办好,张魁走后,金珠又去布庄。

张魁接触过大烟土,自然了解渠道,他搞了一点,让金珠带回去,先用着,并给说了用的办法。

金珠也就没有耽搁,立刻带回去,父亲还在病受着煎熬,等着用药。金珠想着,儿女对老人,在病中的时候不尽点孝心,那等什么时候?再等怕就没有机会了。金珠拿回大烟土,九先生疼痛起来,没办法就用上了大烟土。

其实九先生也知道这个,就是他心里抵触,更重要是怕花钱,硬愿自己受疼痛,也不想用它,长期养成的习惯,到死也改变不了,金珠出钱拿回来,九先生也是疼痛难忍时,这才用上点,疼缓解了,也就不用了。

金珠在守候父亲的时间里,和母亲做好了父亲过世的老衣。因自己家里离不开又回去了,一切都交给母亲李梅花。九先生没法看病,病房只好关门,但张花站的商店依然开着门,这事就顾住了张花,李梅花只能撩起小脚,来回奔忙,承担一切,说实在的,李梅花还不放心别人去做,老伴几十年对她的影响也太深了。

痛苦的日子,总是很漫长,病中的九先生深有体会。在病痛中,他想了很多,觉得自己一生行医,心地善良,救人无数,老天爷怎么就看不见?到头来,自己却被病魔缠住。老天对自己太不公平了,为何不能念及自己救死扶伤,帮助乡民,让自己少受点折磨?怨天怨地,对自己的病情没有丝毫的作用,痛苦只有自己受着。

就这样,煎熬中渡过了三个月多,病痛的折磨,使得他身体日渐消瘦,他的心理也彻底崩溃了,在人世间活着的希望彻底破灭,他仿佛看到天国的曙光。他感觉自己在世之日不多了,该是交代后事的时候了,金豆还小,他不想放手,可身子骨不给他时间,因为他连撑起自己身体的力气也没有了,起身都要靠老婆扶起,他生怕自己一口气上不来,耽误了给金豆最后嘱咐的机会。

这天九先生躺在炕上,看着夜幕已降临,天黑了下来,九先生让老婆李梅花,把挂在空中麻油灯点亮。自从病情加重后,他就让老婆点起了长明灯,他说怕黑暗,实际上担心,自己突然不出气了,老婆都不能时发现。每到晚上,李梅花都要给灯碗里加满油,担心够不到天亮。

九先生看着老婆李梅花安排完一切,就鼓着力气,给老婆李梅花说道:“你把金豆叫来我有话对他说,你把金豆媳妇叫到外边药房去,看着把药房,店面整理一下,看需要什么,准备再去进货。”他怕给儿子说道一切,让老婆和儿媳听见,有意让她们在外边去。

李梅花也明白,老伴要给儿子交待后事了,也就顺着老伴意思,去把儿媳叫到外边,整理店面。以免儿媳妇听到老伴给金豆的遗言。

金豆被叫来,站在炕前,极不情愿的对九先生说道:“大,有啥话你快说,我还等着去睡觉。”金豆根本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不想听父亲的唠叨。

九先生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你看门外还有人没?”他还不放心,让儿子再看看。

金豆在门外看了看说:“没人,我妈和我媳妇都在外边去了,还能有谁?你有啥话连我妈都不让听?”金豆还不耐烦的嘟囔着。

九先生叹了口气说:“唉,我的瓜娃呀,你啥时候才能成大?你看我身子骨成了啥样子了?往后不能为你遮风挡雨了,你妈也陪伴不了你几年,以后的日子要靠你自己了。”话说到伤心处,鼻子泛酸,眼泪就流了下来,他不仅仅是不放心金豆,还有着对人生的留恋。

“大,你说你有啥好哭的,你看我现在长大了,啥事都能行,你就放心的在炕上睡着,啥时能起来再起来,家里不是有我和媳妇,还有我妈帮忙嘛,你操心啥?”金豆还是一副孩子气,见父亲流下眼泪,就用自己的衣袖给父亲擦眼泪。

真是: 奈何桥前泪不干,壮志未酬心难安。

今有后人擦落泪,人生无憾合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