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浊流滚滚 > 第74章 噩耗传两家皆悲 心空虚难做主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章 噩耗传两家皆悲 心空虚难做主张

许万山派人给张三、牛二两家送信,将两人的死讯告诉家人,让他们前来处理事情,认人领尸,回家掩埋,人命事没个交待怎么行?

去张三家送信的人,到了张家沟,通过打听,见到张三的父亲张老汉。

已是阳春四月,天气已十分暖和,然而张老汉的棉袄还穿在身上,估计是没有夹衣来换,穿着单衣早晚太凉,只好还穿着过冬的棉袄,可能是要等到大热后,直接把棉袄脱掉,才能换上单衫。人穷了,就没了讲究,也就不怕别人笑话。

送信的见到张老汉,也就没有拐弯,直接把张三的死讯告诉了他。张老汉两口听到三儿遇难,都惊的半晌回不过神来。老婆想到孩子已成年,没娶妻留子就走了,便伤心的大声痛哭起来,张老汉抹着眼泪,蹲在那里直哭,老年丧子的悲哀伤痛,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送信的人,看着伤心的一对老人,眼中也闪着泪花,工友遇难深感同情,他都想不出用什么话安慰老人。邻家听到张家传出哭声,都来探望,得知缘由,都陪着流起泪来,张老汉只顾哭自己的难过,都不知这事怎么办才好。

张老汉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两女儿已出嫁。大儿,张大年娶了媳妇,也已分家单过。老二被拉走当了壮丁,只有三儿张三年和自己一起过活,没钱娶媳妇,自今还是光棍,老两口愁两个儿子没有媳妇,逢人就说给儿子说媳妇,可到现在还没娶到媳妇,缘故就是一个穷。

邻人上前劝张老汉道:“老哥呀,事亦如此,哭也没用,快去让人把孩子遗体拉回,人没了,不能让魂魄漂泊在外。遗体拉回来,魂魄也就跟着回来了,就能入土为安,亡人盼土。”

张老汉这才起来,去了找大儿子,告诉大儿,让大儿子来帮忙,把三儿的遗体拉回来。

大儿听见三弟遇难,也伤心的流下眼泪,他抹了一把泪对他老父亲说道:“这人死在矿上,矿上就得有个说法,怎么能简简单单的就拉回来,要让他们给人命价,给的少了也不行。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哪能轻易的就完了?”他的父亲,也睁大了眼睛,似乎明白了这个道理,幸亏大儿子提醒了他。如果能要一笔钱,就能给老二娶个媳妇成个家,也就解了老两口心中这块病,老三也就死的值了。

父子想到一块去了,张老汉回家叫上侄儿张小,三人一起去往矿上去理论,没个说法怎么行?不能当傻瓜一样,被人哄骗了,事情处理好,算好人命价,再把遗体拉回,这样才觉得合情合理,在外没受人欺负,也就能在乡亲面前说起话。

真是: 听到噩耗心悲伤,人穷受苦命不长。

前去处理伤亡事,理不讲通难收场。

另一个送信人,去牛家湾,经过打听,来到牛二家,看见一个背上背着小孩的女人,在院子剥着玉米棒子。玉米棒子是去年收的,挂在院子立杆上,现在剥下玉米粒,准备磨玉米面,面都吃完了,得需赶紧磨面,不能饿着孩子,她就是牛二媳妇。

牛二的媳妇名叫戴莲莲,她和牛二一起生活已快十年,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她对自己的男人,谈不上有什么情感,只是默认婚姻。

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这个男人,就没能入她的眼,还是父亲替女儿做主,硬成了这桩婚事。自从有了第一个儿子,媳妇在家里的地位就升高了。真验证了一句话,生儿贵母,媳妇也理直气壮的给自己男人,起了一个名字,叫着“死鬼。”平时看自己的男人,就有着无名的火气,自己也解释不清是什么原因?是嫌自己的男人配不上自己?还是恨铁不成钢?或是嫌没有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总之,在他们的情感里,牛二到死都没弄清楚老婆的心理。

让戴莲莲自己说,估计也说不清,他们之间看似简单的生活,实际很深奥,自己弄不清,旁人就更弄不清楚了。也许是第一眼没有看上的缘故,谁愿意跟一个没看上眼的人好好过活一辈子?他们的孩子,并不是爱的结晶,而是这个男人死皮赖脸强迫后,原始本能冲动后造成的后果,女人看到孩子后,又不得不压住自己的怨气而抚养孩子,显示母爱的伟大。

牛二出外挣钱,不是因家里地少人闲,而是为了和老婆少淘气、少吵架,跑出去挣点钱,贴补家用,让老婆别为生活琐事生气。

婚姻这个圈套,就像紧箍咒,戴在头上,看起来无所谓,一旦套上去,山里的人,就没法取下来。生活顺利,有钱日子好,还则罢了。如果没钱没势,为吃盐都要发熬煎的家,那就要被这个紧箍咒勒的难受的要死,自己没能耐让日子好过,又没法摆脱家庭的束缚的人,不得不受紧箍咒的折磨。除非弄个鱼死网破,家庭破裂,两人不在一起过了,哪就能摆脱约束。可牛二怎么敢轻易的让家庭破裂,媳妇是花钱娶来的,这个媳妇不要了,那还有钱再娶,这男多女少的年代,哪里还有二婚等着自己?只能忍气吞声,受着媳妇的气,也不能没有媳妇,有媳妇才有家呀,这就是牛二对自己婚姻的总结。

送信人心里担心,这个信息突然说给人家,怕牛二媳妇接受不了,就拐弯说道:“嫂子,你是牛二哥的媳妇吧?我和牛二哥在一起干活,我过来,就是牛二哥让我给你捎个口信。”

戴莲莲看着这个陌生人,一脸疑惑,心里想:这个死鬼,开年出去,自今不见人影,不管我们娘几个的死活,捎个口信有屁用。这柴呀、水呀、米呀、面呀,里里外外的活,还有三个孩子,把自己整得,都没法活下去了,也不回来看看,安顿安顿地里活。

这女人一个人在家干活带孩子也真难过,男人在家把活干了,没钱花媳妇生气;这一大堆活,留给媳妇一个女人家,干不了她也生气。心里想着,这天理怎么这么不公道,如果能找两个男人,一个在家干活,一个在外挣钱,那该多好,一切都不用自己费心操劳了。

真是: 男人顶梁撑着家,女人舍己守护它。

相互扶持育儿女,缺少一个家崩塌。

想归想,气归气,一切都不能按照自己意愿来。对自己的男人,虽有着一肚子的怨气,可对着来人不好发作,牛二媳妇看着来人,就应了一句:“你有啥话你就赶紧说,我还忙着呢,捎个口信有屁用,能当饭吃,还是能当力气使?”

这样的回答,把送信人给难住了,不知该怎么说,他又转了话题又问道:“牛二哥有他大,或者他弟兄没?我给他们说也行。”

戴莲莲听了,认为这个人和自己想搭话,胡乱找话题。不耐烦的问道:“你这人到底是找谁?问那么多干啥?是查户口的?找他大你就去他大家,给我说啥呢?”说完就不想理来人。其实戴莲莲也有自己的心理,嫌自己一个女人家,丈夫现在不在家,和一个外人,在门前拉着闲话,让旁人看见,会说自己闲话,说丈夫不在家,见了男人就想勾搭,所以不想搭理这个外来人,毕竟自己的名声也很重要。

送信的这下急了,只好实话实说,脱口说道:“嫂子,你别急,我实话告诉你,我是来给你报信的,牛二哥在煤矿上出事了,我来告诉家里人。”

戴莲莲愣住了,回声问道:“出啥事了?他能出啥事?我咋不知道他去矿上?”她还是不相信,她感觉来人有骗她的意思。

“牛二哥在煤矿上遇难了。”送信人索性直接说了,拐着弯说不清。

戴莲莲瞪大眼睛,这个人胡乱说啥?这一会就说了几个话题,她还是不能相信,心想着:他肯定是个骗子,看着我女人家,在我面前胡说,我让他大来问出实话。便说道:“你说是真的?你跟我来。”牛二媳妇前边走,送信的后边跟着,来到牛二的父亲家门口,她给送信的说:“进去给他大说去。”这时还在想着,看你能骗到谁?我也不是那么好骗的。

送信的进了牛家的门,戴莲莲这才有点回过神,她就去到门外,站着听送信的说啥。

牛老汉也有七十多岁,老伴已离世,一个人在黑的像烧砖窑一般的窑洞里住着。看着有人进门,就问道:“你来我这里干啥?要的吃也要看清门户再进,我这里没有啥给你吃。”牛老汉把送信的当要饭的叫花子对待了。

想当年,牛老汉也是个风云人物,家境殷实,使他在人面前说话很有底气。谁家有事,都请他去说事了非,在乡亲面前很有威望。老婆一口气给生了四朵花,气的他直骂老婆不会生儿子,就会生姑娘。结果五六两胎,老婆一连生了两个儿子,起名叫大牛,二牛。因名字带上姓叫起来绕口,有人便叫牛大,牛二,牛老汉高兴的逢人便说:“他家有两个顶门杠子,后继有人了。”儿女养大了,都出了嫁,儿子也娶了媳妇。他鼓着劲,修了两院庄子,给两个儿子一人一院。一切大事都安排好了,也把自己的积蓄花的差不多了,人们都认为该享福了,结果麻烦也来了。

娶了二媳妇后,家大人多,是非也多,一大家子,难以维持,只好分家单过。常言说得好:家怕三分。老汉就把家产,给两个儿子一分为二,把新庄子给了两个儿子。自己和老伴只拿了几个碗,几双筷子,和几样仅能生活的灶具,在自家老窑里立锅台,凑合着单吃。

他曾庆幸的给老婆说:“咱们分给了孩子家产,也够意思了,没有分给他们一分钱的烂账,他们应该知足了。”他把孩子看得很重,只要两个儿子,日子过好就行,自己老两口,凑合着吃喝就行,也没多少好的时日了,留着钱没啥用。后来老婆染上风寒,一病不起,老汉无力给看病,只能硬扛着,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女儿也管不了母亲。

两个儿子,在儿媳妇的威逼下,也舍不得给老母花钱看病,就来了个装聋作哑,没有过问。老汉这才悔恨自己手里没留下钱,今天受作难了,但后悔已迟,自己没能力挣钱了,也就只好干挨着。结果就这样,老婆慢慢的就被病魔折磨而死,留下牛老汉,再也没有当年的牛劲了。

送信人见到牛老汉,看到如此光景,也就直接实话实说道:“牛大伯,我和牛二哥一起干活的,牛二哥在矿上遇难了,我来给你报信。”老汉听了,顿时泪如泉涌。

他相信了来人说的话,谁会无缘无故给人传这个信息,就问送信人道:“到底什么情况,你给我说清楚一点。”来人把实际情况给牛老汉讲了一遍。

牛老汉听完,泪声道:“我好后悔呀,当初就应该挡着他,不让出外去,在家里待着,恐怕就不会有此大难。”二儿子外出前,曾来和父亲打过招呼,意思也是媳妇一个在家,有干不了的活,让老父亲给帮衬一下。

儿子要外出,父亲还是有点不放心,给儿子说道:“好出门,不如待在家,离家三步远,另是一层天,你没出去过,不知道外边的人心险恶,不如安稳的在家,把那几亩地种好就行了,我们不指望发大财,够吃够喝,能过得下去就满足吧。”

儿子摇摇头没有作答,儿子的心理,父亲多少知道点,也是情非得己,他也阻拦不了。只嘱咐道:“在外边注意安全,自己照顾好自己,挣不到钱,混不下去就回来,家才是一生最重要的,把媳妇儿女守好,比啥都强。”儿子点点头就走了,他也想把家里的活让媳妇干干,就知道没有男人的作难,以后回来,也许就能安生点。谁知出去几个月,就回不去了。真是人生难料,死亡这么快就来到他的面前。

戴莲莲在外边听到送信的说的话,这才信以为真,正在门外发愣。听到公公的话,心里一股怨气往上冒,立即走进去,插言道:“你儿子硬要出门,我有什么办法?难道是我把他逼走的不成?这个死鬼,就这样死去了,丢下我娘们几个在半道上可怎么活呀?”说着,坐到地上哭嚎起来,这才意识到,没了男人,这日子就没法过下去了。

牛老汉心中的委屈,还没诉说出来,媳妇就在当面成这样了。他为了免去媳妇闹事,忍住悲痛给儿媳说道:“没人说是你的错呀,遇到这事谁不伤心呀,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能好受吗?就是说后悔不该让他出门,如今后悔也无济于事了,我儿再也回不来了。”说着,大声哭开了。

现实生活中,有人往往把小事看得很轻描淡写,不去理会,在这小事引出大事的时候,才茫然无措,只看到结果是错的,不再去了解缘由,世间的事,有因才有果,而缘由往往被人忽视了,殊不知,祸根都是自己提前埋下了。

送信的连忙劝说二牛媳妇,让她起来说话,戴莲莲停了哭声,站了起来,抹着眼泪,等着公公说话,看事情怎么办。

送信的又劝牛老汉,让他商量后事要紧,牛老汉这才停了哭声。他看着儿媳,看她怎么办?两人互相观望,都想在对方的脸上找到答案。

真是: 远路噩耗人传来,亲人泪洒落尘埃。

世事难料非人愿,回想过去悔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