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一愣,这也要问?

易云咬牙道:“我等不该对殿下无礼。”

“不不不,无礼虽有错,但不算什么大事,殿下大人有大量,岂会与你们计较。”杨山连连摆手。

不是对殿下无礼,难道我们犯下的错仅仅只是对你无礼?

“你们错在没有自知之明。”

杨山突然冷哼了一声,道:“殿下乃是真龙之子,莅临沧州,你们要做的就是顶礼膜拜,给殿下找些好玩的新奇物事,哄殿下开心。”

“……可赈灾之事……”

“赈灾的事需要你们管吗,你们有那能力吗?”

杨山一脸鄙视,道:“前后二十万两白银拨下来,你们干了些啥?不过这些本官懒得理会,总之从今日起,殿下若是不开心,我唯你们是问,明白了吗?”

“啊?”

啥意思,就是说赈灾的事没他们的份了?

“可是……”

“怎么,现在这情况你们要管啊?那你们去啊,本官就不管了。”杨山又躺下了。

“杨大人只管放心,照顾殿下乃是为人臣子份内之事!”

开玩笑,到了这份上,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杨山让他们不要管,他们求之不得。

嗯,这样才听话嘛,杨山满意的笑了。

“当然,堤坝还是要修的,且不可偷工减料。陈侍郎,你承诺过的事,可别忘了,这乃是戴罪立功的机会,若是办不好,你知道后果。”

陈江暗叹一口气,这就是要全面剥夺他在沧州的功劳,还要让他出钱修堤。

但他又能怎样?眼下这情况,他是没法收尾的,只能面向小皇子道:“臣定当竭尽全力。”

“不是竭尽全力,而是必须完成。”

杨山冷着脸提醒了他一句。

看到杨山那眼神,陈江心底直涌起一股寒意,这个疯子,他是真不愿再与其打交道了。

“崔大人,你回去发个告示,李夫子只是身体不适,在衙门暂作休憩,并非被囚禁。过两日李夫子便会现身说法,澄清一切误会,让民众都消停会吧。”

“这……是。”崔朋只能应下,只不过这谎话谁信啊。

“另外让沧州城的京商过来见我。”

“是。”

“都回去吧,包子贵留下。”

几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杨山到底要做什么。但无论如何,眼下沧州城的混乱是杨山一手造成,自然该由他自己解决。

当即向小皇子告辞,摇头叹气的去了。

包子贵眨着无辜的双眼,无辜的看着杨山:“杨大人有何事吩咐?”

“把庭院打扫干净,顺便茅房也清理一下。”

“……”

“没听到?”

“本官身为沧州同知,岂能打扫茅房?”包子贵怒火攻心。

“来人!”

“下官这就去办。”

没办法,横不过,这就是个疯子。不就是之前对你态度差了点么,你至于这么针对?

太小心眼了,什么人啊。

包子贵流着眼泪下去了,不过,既然要讨好小皇子,何不顺便讨好讨好这位杨大人?

有道理。

“哥,你太厉害了,他们竟变得如此听话。”小皇子十分兴奋。

“那是自然,哥最擅长的就是将天捅破,不想死的都给老子趴下。”

杨山翘着腿,洋洋得意,人嘛,不都这样么。不管你怎么横,都怕不要命的,一群养尊处优的官员罢了,只要他手里有人,随便玩。

“那,要不咱们把京城的天也捅了?”小皇子跃跃欲试。

杨山诧异的看向他,小伙子,你这是要青出于蓝啊,有前途。

京商们这两天胆颤心惊,心中无比忐忑。杨大人为了他们,可是将人都给得罪死了,如今城中百姓对他们的态度可想而知。

这种情况,都不敢出门,生怕挨打。

这都叫什么事啊。

终于,杨大人要见他们了,不知道是不是良心发现,要放他们回京。

公馆前院,杨山看着这些战战兢兢的商人,道:“你们怎么回事,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

商人们都哭了,马老板开口道:“杨大人,如此高的价钱,那就是赔本买卖,这生意没法做啊。”

“是啊,杨大人,这可怪不到我们头上。”

“你们是商人,怎么做生意还需要我教?可见你们根本没当回事,一心就想着回京是吧?”杨山冷眼看着他们。

“绝对没有的事,我们无一人想回京。”

开玩笑,冲杨大人这态度,回去等着砸店?

“罢了,本官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今日之事想必你们也听说了,即使有人来与你们商谈,恐怕你们也不会乐意,只等着白嫖。”

杨山也不废话了,道:“劝你们别打这种主意,主动上门与他们商谈,平价租下,否则本官便会插手。”

众京商面面相觑,搞了半天,原来只是帮着他们获得一个公平的谈判环境。

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也能接受,只要不是像之前那般狮子大开口就行。

“但建作坊的地皮,本官倒是可以免费租给你们。”

“当真?!”商人们又惊又喜。

“这是当然的了,沧州这地方,最适合的就是建作坊,你们应该也认同吧?”杨山道。

众人纷纷点头,不过仍有疑虑,还是由马老板开口:“杨大人,沧州建作坊自是合适。只不过,若是运至京城,这关税……”

“两日之内,若城中见不到一个流民,本官做主,免了你们的关税。”

“啊?”

众人惊了,真的可以免关税啊?只不过,要让沧州没有流民,这任务有点艰巨。

杨山端着茶杯,眼睛瞥向商人们,道:“你们都是聪明人,应该明白朝廷让你们来沧州的原因。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总之此乃必要条件,没得商量。”

“我等自会全力雇佣流民做工,只不过,那些家中并无劳力的老弱妇孺……”

“本官说了,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没听明白?”

“小人明白了!”

能用就用,不能用的就让其消失。至于用的什么办法,杨山不会管,相信商人们也不会砸了自己招牌,搞出一些负面新闻。

至于逗留在城中的地痞无赖,杨山也将他们算上了。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商人们就不能肆无忌惮的剥削劳力,工钱是不能少的。

但即使如此,免商税,免关税,也就京城的市税不能免罢了。对于商人们而言,也绝对是有利可图。

毕竟地皮免费,成本那是大大降低,这要是做不到,那还要他们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