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它的平和 > 第2025章 年10月5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蹲在阳台角落,手指蹭过吉他琴身上的灰,那层灰薄得像一层雾,轻轻一擦就沾在指腹上,黑灰色的,蹭在牛仔裤上留下一小团印子。这把吉他是高三那年同桌林晓送我的生日礼物,当时她笑着说“你不是总说要学吗,这下有理由了”,我还记得那天她扎着高马尾,刘海别在耳后,露出光洁的额头,手里拎着吉他包,带子勒得她肩膀有点红。那时候我拍着胸脯说暑假就练,结果高考结束后先是疯玩了一个月,后来又因为填志愿和爸妈吵了一架,吉他就被塞进了衣柜最底层,一放就是六年。

今天周末,本来想把阳台的杂物清一清,腾点地方放新买的空气炸锅,结果搬开纸箱的时候,吉他包从里面滚了出来,拉链没拉严,露出一小截原木色的琴颈,上面还贴着我当年贴的卡通贴纸,是只歪着脑袋的小熊,现在贴纸边角都卷了,颜色也褪成了浅黄。我把吉他抱起来,琴身轻飘飘的,比我印象里轻多了,大概是因为这么多年没碰,连重量都变得陌生了。拉开拉链,里面的琴弦锈得厉害,最细的那根甚至断了半截,耷拉在琴码上,像根没力气的头发。

我坐在阳台的小椅子上,阳光从防盗网的格子里漏下来,落在吉他上,形成一个个小光斑。突然就想起十年前的夏天,那时候我还在老家的县城读初中,班里流行养多肉,同桌是个叫陈默的男生,每天都拿着一个小喷壶给窗台上的多肉浇水,那多肉是绿色的,胖乎乎的,叫“玉露”,他说这是他爷爷给他的,要好好养。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他的喷壶碰倒了,水洒了一地,多肉的花盆也摔在地上,裂了一道缝。陈默没生气,只是蹲下来把多肉捡起来,用纸巾擦了擦土,说“没事,我再找个花盆”。后来他用一个酸奶盒改装成花盆,把多肉移了进去,还在盒子外面画了小太阳。那时候我也想养一盆,跟我妈说,我妈说“养那玩意儿干啥,又不能吃,浪费钱”,我就没再提,现在想想,其实那时候一块钱就能买个小苗,只是那点小小的愿望,就这么被自己放过去了。

手机响了,是发小阿哲打来的,他说“晚上出来吃饭啊,老地方”。阿哲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高中毕业后去了外地读大学,去年才回我们这个城市工作。我跟他说“行啊,不过我得先把吉他拿去修修”,他在电话里笑“哟,你还没把那破吉他扔了?当年是谁说学吉他没用的”,我挠挠头“这不寻思着捡起来嘛,总不能让它一直烂在那儿”。挂了电话,我把吉他装进包里,拎着出门,小区门口就有一家乐器行,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戴个老花镜,手里总拿着一把小提琴在擦。我把吉他递给他,他翻来覆去看了看,说“琴弦全得换,琴颈有点变形,得调一下,大概两百块”,我点点头“行,您看着弄,明天能好吗”,他说“没问题,明天下午来拿”。

从乐器行出来,我想着反正没事,就去附近的花市逛逛。花市在老城区,都是些小摊子,卖花的、卖花盆的、卖花肥的,一路上都是花香,有玫瑰的甜香,有茉莉的清香,还有些说不上名字的花,味道有点冲,但很热闹。我走到一个卖多肉的摊子前,摊主是个老太太,头发花白,扎着两个小辫子,手里拿着一个小铲子在给多肉松土。摊子上的多肉摆得满满当当,有绿色的、粉色的、紫色的,还有带白霜的,一个个都胖乎乎的,跟当年陈默养的那盆很像。我蹲下来,指着一盆绿色的玉露问“阿姨,这个多少钱”,老太太抬头看我,笑着说“小伙子,这个十块钱,刚浇了水,好养活”,我掏出钱递给她,她找了我零钱,还塞给我一小包花土“这个免费给你,回家换盆的时候用,别浇太多水,一周一次就行”。

抱着多肉回家,我找了个空的酸奶盒,洗干净,在底下钻了几个小孔,然后把老太太给的花土倒进去,再小心翼翼地把玉露从原来的小塑料盆里取出来,根上还带着点旧土,我轻轻抖了抖,然后放进酸奶盒里,再把周围的土压实。做完这些,我把酸奶盒放在阳台的窗台上,阳光正好照在上面,玉露的叶子亮晶晶的,像撒了一层碎玻璃。我想起陈默当年那个酸奶盒,不知道他现在还养不养多肉,高中毕业之后就没联系了,听说他去了南方,学的园艺,说不定现在正跟各种各样的植物打交道呢。

晚上跟阿哲在老地方吃饭,是一家小馆子,老板姓王,我们从小吃到大,他家的糖醋排骨特别好吃。阿哲点了排骨、辣子鸡,还有一个番茄蛋汤,我们俩喝着啤酒,聊着天。阿哲说“我最近在学做饭,上次给我妈做了个可乐鸡翅,她还夸我了”,我笑着说“可以啊,你以前连泡面都煮不好”,他说“这不寻思着不能总吃外卖嘛,自己做的健康。对了,你那吉他修了干嘛,真打算学啊”,我说“嗯,当年没坚持,现在想试试,反正也不晚”,他点点头“也是,我当年想学画画,我爸说没用,后来就放弃了,现在偶尔也会画几笔,虽然画得不好,但挺开心的”。

我们聊到高中的时候,阿哲那时候喜欢班里的一个女生,叫李娜,长得挺文静的,成绩也好。阿哲那时候不敢表白,总找借口跟李娜问问题,结果高考结束后,李娜去了北京,阿哲去了广州,就这么错过了。阿哲说“上次同学聚会,我见到李娜了,她现在在做设计,挺好的。我跟她说当年挺喜欢她的,她笑着说‘我知道啊’,你说我那时候要是勇敢点,会不会不一样”,我拍了拍他的肩膀“都过去了,现在也挺好的,至少没遗憾了”,他喝了口啤酒“也是,现在开始也不晚,我打算下次约她出来喝咖啡”。

吃完饭,我跟阿哲分开,走在回家的路上,晚上的风有点凉,吹在脸上很舒服。路边有个卖烤红薯的摊子,香味飘得很远,我买了一个,热乎乎的,捧在手里,咬一口,甜得流汁。我想起小时候,冬天的时候,我妈总会给我烤红薯,放在煤炉上,烤得外皮焦黑,里面的肉软软的,那时候觉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后来上了大学,就很少吃到了,工作之后,偶尔看到卖烤红薯的,就会买一个,好像能找回点小时候的感觉。

第二天下午,我去乐器行拿吉他,老板已经把琴弦换好了,琴颈也调过了,拿在手里,感觉比之前顺手多了。老板说“你要是初学,可以买本教程,或者网上看视频,慢慢来,别着急”,我谢了老板,抱着吉他回家。回到家,我把吉他放在阳台的桌子上,打开手机,找了个吉他入门的视频,跟着学怎么拿琴,怎么按和弦。一开始手指按在琴弦上,疼得厉害,按不实,声音都是闷的,练了一会儿,手指尖就红了,有点肿。我停下来,喝了口水,看着窗台上的玉露,它好像比昨天精神多了,叶子更绿了。我想,当年陈默养多肉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有耐心,每天浇水、松土,看着它一点点长大。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练一会儿吉他,从最简单的c和弦开始,手指疼了就歇一会儿,然后再练。周末的时候,我会去花市逛逛,又买了几盆多肉,有“胧月”、“紫珍珠”,还有一盆“熊童子”,叶子毛茸茸的,像小熊的爪子。我把它们都放在阳台上,摆了一排,阳光照在上面,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有时候我练吉他累了,就坐在阳台的椅子上,看着这些多肉,心里特别平静。

有一天,我在整理旧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泛黄的笔记本,是我初中时候的,里面记着一些琐事,还有几首写得很幼稚的诗。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我想种一棵树,种在院子里,等它长大,就可以在树下乘凉”,下面的日期是2013年的夏天,那时候我十岁,刚上初中,老家的院子里有一块空地,我总跟我爸说想种棵树,我爸说“等你考上高中再说”,后来我考上高中,去了县城读书,就再也没提过种树的事,老家的院子也因为拆迁,变成了商品房。

我看着笔记本上的字,突然就想种树,虽然没有院子,但阳台可以种一棵小树苗。我去花市问老太太,有没有适合阳台种的树苗,老太太说“可以种棵柠檬树,能开花,还能结果,好养活”,她给我找了一棵半米高的柠檬树苗,根系很发达,用一个黑色的塑料盆装着。我把柠檬树苗抱回家,找了个大一点的陶瓷盆,把树苗移进去,填好土,浇了点水,放在阳台的角落里,正好在吉他的旁边。

从那以后,我每天除了练吉他,就是照顾我的植物,给多肉浇水,给柠檬树施肥。柠檬树长得很快,没过多久就冒出了新的叶子,嫩绿色的,摸起来软软的。吉他也练得有模有样,能弹几首简单的曲子,比如《小星星》、《生日快乐》,虽然弹得还不熟练,但每次弹的时候,都觉得特别开心。

有一天,我收到一条微信,是一个陌生的好友请求,备注写着“陈默”。我愣了一下,通过了请求,他发来一条消息“你好,我是陈默,还记得我吗”,我赶紧回复“记得啊,初中同桌,你养的玉露特别好”,他发了个笑脸的表情“没想到你还记得,我看同学群里有人发你的微信,就加了”。我们聊了起来,他说他现在在杭州,开了一家花店,专门卖多肉和绿植,我说“难怪,你从小就喜欢这个”,他说“是啊,当年那盆玉露后来一直养着,直到大学毕业,可惜后来搬家的时候不小心弄碎了,不过现在店里有很多玉露,比当年那盆好看多了”。我跟他说我现在也养了很多多肉,还有一棵柠檬树,他说“挺好的,现在开始也不晚,植物这东西,只要你用心照顾,它就会给你回报”。

过了几天,陈默给我寄了一个包裹,里面是一包多肉的种子,还有一本关于多肉养护的书,书的扉页上写着“种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我看着这句话,突然就明白了,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棵想种的树,可能是当年没学的吉他,没养的植物,没表白的人,没实现的梦想。十年前没种成没关系,现在开始,也不晚。

现在我的阳台越来越热闹了,多肉长得胖乎乎的,柠檬树开了白色的小花,香香的,吉他靠在墙边,弦上还留着我手指按过的痕迹。每天早上,我都会先去阳台看看我的植物,给它们浇点水,然后弹一会儿吉他,再去上班。晚上下班回家,做完饭,也会坐在阳台的椅子上,看着月亮,弹弹吉他,有时候会想起十年前的事,想起陈默的玉露,阿哲的遗憾,还有我自己当年没种成的树。

有一次阿哲来我家吃饭,看到我阳台上的植物和吉他,笑着说“可以啊你,现在过得挺滋润的”,我给他递了一杯柠檬水,是用我种的柠檬泡的,酸酸甜甜的。他喝了一口,说“不错啊,比外面买的好喝”,我说“那当然,自己种的,放心”。我们坐在阳台上,聊着天,看着远处的灯火,风一吹,柠檬树的叶子沙沙响,吉他放在旁边,好像也在听我们说话。

我想起刚开始练吉他的时候,手指疼得想哭,想放弃,后来看着那些多肉一点点长大,柠檬树冒出新叶,就觉得不能放弃,慢慢来,总会好的。就像陈默说的,植物会给你回报,其实我们付出的努力,也会给我们回报,可能不是马上,但总有一天会的。

前几天,我在吉他上弹会了《同桌的你》,弹的时候,突然就想起林晓,当年送我吉他的那个同桌,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我在同学群里找到她的微信,加了她,她很快就通过了,我说“我是当年你送吉他的那个,现在终于开始学了”,她发了个惊讶的表情“真的吗?我还以为你早就扔了呢”,我说“没有,一直留着,现在每天都练”,她笑着说“挺好的,我当年也想学,后来没坚持,现在每天下班学画画,虽然画得不好,但挺开心的”。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在现在这个时候,开始做当年没做的事。可能这就是成长吧,我们总会在某个时刻,想起过去的遗憾,然后决定现在开始弥补。就像种树,十年前没种,现在种,虽然晚了十年,但总有一天,它会长大,会开花,会结果。

现在我的柠檬树已经结了两个小小的柠檬,绿油油的,挂在枝头,像两个小灯笼。我每天都会去看看它们,盼着它们快点变黄。多肉也开了小小的花,粉色的、白色的,特别可爱。吉他也弹得越来越熟练了,有时候会录个视频发在朋友圈,朋友们都会给我点赞,说“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

我知道,我现在种的不只是树,不只是植物,更是我自己的生活。十年前的遗憾,现在慢慢弥补,虽然过程有点慢,但每一步都很踏实。就像阳台的阳光,每天都会准时照进来,温暖而坚定,就像我们现在的努力,虽然平凡,但总有意义。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十年前我就开始学吉他,开始养多肉,开始种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弹得更好,可能会有更多的植物,可能会有一棵大树。但现在也很好,至少我开始了,至少我没有一直把遗憾留在过去。

种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这句话,我会一直记得,也会一直践行。因为我知道,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