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至此,甄嬛三姐妹都死干净了。

也是这时候,孟静娴才发现,温实初和卫临,也都知道甄嬛的双胞胎有异。

于是,脑电波暗示卫临,把温实初给叫回来见甄嬛最后一面。

算计着时间,从妃陵到皇宫的时间,孟静娴暗示卫临,甄嬛死了,他应该写辞职折子呈上去。

这样,皇上才能重视他。

这个卫临,是个好专营的人。

他有了暗示,觉得有道理,就回去写了辞呈,放在了院判的桌子上。

孟静娴回了王府露了一面,估摸时间差不多了,随着被暗示了的卫临出去皇宫外面接温实初。

就这样,这两祸害被孟静娴收入了空间。

想想还是不保险。

甄嬛的孩子怀了六个半月,有点常识的都知道不对。

所以,孟静娴给灵犀注射了点药。

甄嬛三姐妹都死了,她不介意给死后的甄嬛留体面,所以,找机会把灵犀和皇上的父女关系落实了。

这也是为了自己儿子着想。

这个皇上,万一有一天知道了什么,发泄在元澈头上怎么办。

一通操作下来,才算放心。

随着时间的流逝,甄嬛的影响渐渐平息了。

一代宠妃再无人提及。

时光飞逝。

转眼元澈长成十岁的大男孩了。

他每天在宗学里学习,业余时间,孟侯爷和孟静娴也教导他,他可不像果郡王一样尽想着歪门邪道。

这孩子都行的是光明大道。

就这样,从十岁开始,孩子学的东西就杂了,孟静娴给他讲很多历史故事。

一点点的,这孩子长出了野心。

加上随着孩子们的长大,那支暗卫队伍因为孟静娴的金钱支持,这几年兵将数目翻倍增长。

在孩子十四岁这年,听着孩子唉声叹气,孟静娴就给他指明了一条道路。

元澈眼睛都亮了,他看向了东面,笑了。

于是,孟静娴扮成了元澈的管家随从,陪着孩子去打地盘。

一样的套路,一路杀过去,历时三年多,把不远的国家收入囊中。

而继承皇位的弘历听到了事情经过,沉默不语。

后来的事,不是孟静娴护短,实在是弘历太小肚鸡肠了。

元澈成了寒冷国皇帝后,就给大清递交国书,一是交好,二是想进行人口交换。

可弘历不准。

连续两次提交换人口要求,弘历都没准。

好吧,不准就不准。

实在是孟静娴觉得,自己国家治理的好,不能都便宜了那些原住民吧。

就自己几次回大清忽悠的那些百姓偷着跑到他们那里,实在不够看的。

所以 ,在元澈的大秦国建立第四个年头的这一天。

边防兵几百里加急,边境信使来报。

元澈打开文件一看,顿时大怒。

这大清的弘历皇帝不知道为什么,居然率领了二十三万大军来侵略他们的国家。

元澈很生气,孟静娴也很生气。

她生气了,后果就很严重。

所以,孟静娴和元澈商量了后:“儿子,这样,反正是他犯规来犯,错误在他。

既然如此,那就攻打过去吧。”

元澈眼睛都亮了:“母后 ,我还觉得你会反对了。”

“反对什么?咱们好好地过着日子,可他无缘由地过来侵犯,那就打吧。

赢了就得了全天下,输了就认命。”

于是娘俩商量了一下,还是孟静娴做先头部队。

元澈早就察觉,自己母后肯定有点什么机缘,深不可测。

但他聪明的什么都没问。

孟静娴和元澈带领五万人就过来了。

这弘历带着的人多,他们已经占据了他们寒冷国的一个边境城市。

元澈来到两军队伍前问弘历:“弘历,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你叛国,还在国内养了那么多私兵。

所以,朕要缉拿你回大清。”

“然后呢?缉拿朕去大清后,你就退兵吗?”

弘历没想到元澈这样问他,但他还是恬不知耻地说:“你用的私兵,都是大清培养的,被你给拐到这里。

朕会一并把那些人都带回去。”、

元澈还是问:“哦?缉拿朕了,兵士带回去,那这里呢?”

弘历恼羞成怒说到:“这里朕会接手,只会比你统治的还要好。”

元澈:“你来错了,我会把你永远留在这里。”

说罢,元澈抬手,手里的袖箭直接对准了弘历就是十连发。

十发竹箭,一根没剩,全部没入了弘历的胸腹腔中。

元澈看着弘历捂着肚腹慢慢倒下后,大声说道:“大清皇帝小肚鸡肠,无端率先挑起事端,侵犯我大秦。

既如此,来我们领地犯边,我岂能容他。

你们还有谁不服,都出来!”

大清的众多文臣武将都战战兢兢不说话。

其实也是可笑,弘历过来,那是信心满满,他觉得一过来,肯定就能拿下大秦。

所以带了很多文臣,准备拿下大秦后,把这些文臣安排到这里各个城市主政一方。

没想到,踏上这片土地上一仗都没打呢,和元澈只见第一面,就死在了这里。

在元澈的武力镇压下,当然,这个武力镇压就是孟静娴到弘历这边,隐在空间偷听偷看,看那些对元澈充满恶意的人都收拾起来留给元澈处理。

把这二十多万人都收服了后,二十多岁的元澈立刻把二十万人打散,重新整顿整编好这些人,就向大清进发。

皇上都死了,大清群龙无首。

经过弘历父子两代人的打压,康熙的那些优秀的儿子们和优秀的孙子们家家都没剩下几个了。

所以,在元澈的大军打进京城时,很多觉得,都姓爱新觉罗,无所谓谁上位。

再有,先撩着贱!活该被人报复杀死。

就这样,没特别的费事,元澈就坐在了京城的金銮殿上。

一段时间后,曾经的隔壁国里的原住民全部打散发到大清的各个省市县镇村,而各地也派同样多的人,迁移到隔壁国去。

这样一换,隔壁国算是彻底成了元澈统治下的一个省。

再没有什么寒冷国、大清国之分。

而元澈登顶后,也把这个腐朽的大清变成了他治理下的大秦一样。

表面的头发衣服、内里的思想观念,全部都被迫接受。

这个元澈,应为是自己这个汉人母亲所影响的吧,他并没有一点点他亲爹果郡王的那些恶习,苟苟且且,不敢大方争夺,只敢迂回取巧。

结果,也没个好结果。

这一世,孟静娴可是收获最大的一世。

死前有了二十多个孙子、近三十个重孙子。

不一样的开头,让这个王朝持续了二百多年。

后来,他们和西方鸟国过来的使团友好交流,两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在后来,他们也紧跟鸟国的步伐,平稳过渡君主立宪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