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入制造司的工匠,自然是没一个普通人,对于楚北说的话,宋应知还是很相信。
“楚大人,新型火炮的泥模做了几个了?”
“大人,为防止出错,这批新型火炮的模具都是老匠在做,到现在,一共就一百多台。”
这个速度太慢了,宋应知蹙眉,“照这个速度,一个月时间造不出那么多台火炮!让工匠们把泥模铸造改成铁模铸造。”
铁模不仅能反复使用,散热也快,可以减少白口铁的问题,还能减去泥模阴干的这个周期。
可是……
“大人,铁模铸造咱用过,这个法子研制出来的火炮容易炸膛。”
楚北不是没想过这个法子,但是效果都不如泥模的好。
“炸膛是因为铁水的纯度不够,只要把铁水里的其他杂质去除就行,这个问题本官来解决。”
或许生产火炮他不行,但给铁水除杂这个宋应知在行。
“你现在就让工匠们把铁模打造出来,我去找肖大人。”
想要短期内生产大量铁水,铁矿粉还有石炭是必不可少的原料。
宋应知得提前去找肖大人要,不然到时候会面临材料不够的情况。
到工部时,他敏锐的察觉到气氛十分诡异。
往日里人来人往、各司其职的热闹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且怪异的氛围。
心中虽疑惑,他也没多问,径直走向肖玉林的书房。
等到了门口,宋应知伸手叩门,听到里面传来“进来”的声音,才轻轻推门而入。
与往日开明乐观的肖玉林不同,今日得肖大人一脸愁容,眉头紧皱地坐在案桌前看着桌上的一堆堆文书。
看他来,对方也只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宋大人来了。”
宋应知点点头,行了一礼,问:“大人,可是遇到烦心事了?”
说起这个,肖玉林重重叹了口气,人也跟着憔悴。
“唉,皇上同意韩大人辞官了。”
?
宋应知骇然!“那……大人,谁来接替工部尚书的位置?”
“不知……”肖玉林摇摇头,颓废的靠坐在椅子上。
韩宇在辞官时向皇上推荐了他,但肖玉林明白皇上看不上自己,就制造司一事,天子对他已生了厌恶。
“不管是谁接替工部尚书这个位置,咱都得工作不是?说吧,你来干嘛?”
宋应知赶紧收敛情绪,将目的道来:
“大人,传统的泥模生产火炮速度太慢,且还是一次性模具,所以下官打算用铁模铸造火炮,但制造司的铁粉不够了,石炭数量也不多了。”
“还要多少?”
闻言,宋应知默默将自己准备好的清单呈给肖玉林。
看清楚里面的数量后,对方瞳孔不由放大!“这么多?!”
肖玉林惊叫呼:“你是要把铁矿山给石炭山搬去制造司?!”
宋应知赶忙解释,“大人,铁模铸造的模具也需要铁水,所以需求量大也正常,还有,所想提高铁水的纯净度,炉子的温度还得再高。”
看着清单上的数量,肖玉林眉毛皱得快拧成了一条麻花。
“这事,要是韩大人还在,很快就给办下来了,但现在尚书一职空缺,这些东西得经过层层人手才能办下去,本官只能尽力为你想办法。”
肖玉林头疼的说道。
“那下官就先谢过大人。”
尚书辞官,宋应知也无可奈何,只能先回去等消息。
然而,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三天后早朝,宋应知如往常一样,默默站在文武百官身后当陪衬,满脑子都是新型火炮的事。
然而,天子接下来的话瞬间让他震惊到头皮发麻。
“朕决定,由朱大人担任工部尚书一职,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朱大人?哪个朱大人?!
宋应知右眼开始疯狂跳动,他微微抬头,就见朱讯文已然出列,继而跪下。
“皇上,臣本不擅工部之事,恐有负皇上隆恩,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话音才落,百官中很快有了有人站了出来。
“回皇上,朱大人此前也在工部任职多年,政绩出众,由他担任工部尚书,必能带领工部更上一层楼,实乃最佳人选。”
宋应知再次抬眼,这人他有印象,巴里断水那天夜里,这人也在其中。
若是朱讯文真做了工部尚书,他的好日子怕是到头了,这可是想要他命的人。
心中苦意连连,然而,他却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在众臣的拥护下,朱讯文被任命成为工部尚书。
再看肖玉林,至始至终没吱声过,显然一早就知道了这事……
艰难的熬到了下朝,不等离开皇宫,宋应知迫不及待的追上肖玉林,压低声音问道:
“大人,属下要的那批矿粉和石炭可批下来了?”
“奏折本官已经递上去了,但皇上一直没批。”
肖玉林摇摇头,有精无力的看了一眼宋应知。
“宋大人,自求多福吧。”
失去尚书一职,肖玉林心情极为不佳,说完便告辞匆匆离去。
宋应知站在原地,望着肖玉林离去的背影,心中不安的情绪到达了巅峰。
只怕这奏折压根没呈到御书房就被人拿走了。
眼下朱讯文成了他上司,这批订单只会更加石沉大海。
眼看一个月的时间一天一天在减少,他不能坐以待毙,得做万全准备……
回到制造司,宋应知立刻把楚北叫来。
“楚大人,石炭和铁矿粉只怕短时间批不下来,这两种材料,除了朝廷供应之外,还有其他法子买到吗?”
听到宋应知的疑惑,楚北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大人,自然是有的,属下这里就有好几家夷人铁矿商,他们提供的矿粉不仅物美价廉,含铁量还比朝廷运来的高!”
就是这么庞大数量的铁矿粉,制造司拿不出这么多钱。
竟然是夷人矿商?
宋应知眼眸微动,当即决定让楚白去联系!
“楚大人,火器厂这几日我来看着,你速速去联系所有的矿商买铁粉!有多少买多少!”
“可是大人,钱的问题……”
楚白一脸为难。
“钱的事先赊账!告诉夷人,我们是北夏的制造司,官家不会欠钱不还。”
宋应知毫无心理负担的把包袱抛给天子。
“还有石炭的事,有多少买多少,咱们没时间了,让他们昼夜不停的给本官运来,钱最后再算!”
见宋应知如此坚定,楚白只能咬牙,豁出去了。
“大人,属下这就去办。”
人前脚才走,宋应知茶还没喝上一口,后脚就有小厮快速跑来传话。
“大人,工部尚书让您回一趟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