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tNt电视台紧急加开了一档晚间座谈会节目,专门用来讨论这组万众瞩目的东部半决赛对决。
演播室里,主持人厄尼·约翰逊坐镇中央,身边是肯尼·史密斯和查尔斯·巴克利。
“好了,先生们,我们终于等来了这轮系列赛!尼克斯对阵热火,这简直就是火星撞地球!”厄尼·约翰逊用他标志性的开场白点燃了气氛。
肯尼·史密斯率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毫无疑问,这会是一轮充满身体对抗的系列赛,甚至可能会有流血事件。帕特·莱利的球队,你永远知道他们会带来什么——强硬、铁血,以及永不放弃的斗志。莫宁是年度最佳防守球员的有力竞争者,蒂姆·哈达威的进攻火力也不容小觑。”
“但是,”史密斯话锋一转,“我仍然认为尼克斯队会是最终的胜利者。他们的优势太明显了,那就是内线的绝对高度。”
他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对比图。
“看看这个,阿朗佐·莫宁,官方身高6英尺10英寸(约2米08),但他实际身高可能还不到。而他对位的,将是7英尺3英寸(约2米21)的阿维达斯·萨博尼斯,和一个7英尺4英寸(约2米24)的李飞!这是碾压性的差距。我很难想象,当尼克斯队将球吊进内线时,热火队要如何应对。”
巴克利在一旁哼了一声,接过了话头:“肯尼,你说的没错,身高是问题。但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意志力,还有帕特·莱利。”
作为曾经和莱利在尼克斯共事过的球员,巴克利对这位教父级的主帅充满了敬畏。
“莱利是这个联盟里最会激发球员潜能的教练,他会让他的球员们相信,他们可以撕碎任何对手。热火队或许内线高度不够,但他们的速度、他们的轮转换防、他们的侵略性,都是联盟顶级的。他们会用速度去冲击萨博尼斯,他们会让莫宁用力量和强硬去消耗李飞。”
“查尔斯,我同意你的观点,热火队会打得非常顽强。”厄尼·约翰逊总结道,“但从大多数专家的预测来看,普遍认为尼克斯队会以4:1,最多4:2的比分晋级。你认为热火队有机会赢下这轮系列赛吗?”
巴克利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很难。非常难。尼克斯的内线实力实在是太强悍了。莫宁一个人,拿什么去跟两个身高超过2米20的怪物打?他唯一能倚仗的,就是他的意志力。但这轮系列赛,考验的不仅仅是意志力,更是绝对的天赋差距。”
演播室里的讨论,几乎代表了全美主流媒体的看法。
热火虽强,但尼克斯的“双塔”,尤其是李飞这个无解的bUG,似乎已经提前宣判了系列赛的结局。
……
迈阿密,热火队的训练馆内。
气氛严肃而压抑。
帕特·莱利站在战术板前,他的身后,是莫宁、哈达威等一众球员。
“我知道你们都看了电视,听了那些所谓的专家们的分析。”莱利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在空旷的球馆里,“他们说我们没有机会,说我们的内线会被打爆,说我们最多只能赢一场,像个失败者一样体面地回家。”
他停顿了一下,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球员的脸。
“他们说得对吗?”
“不对!”莫宁第一个怒吼出声,他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F**k them!”哈达威也跟着骂了一句。
莱利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记住这种感觉,把这种愤怒带到球场上去。他们有身高,我们有什么?我们有速度!有韧性!有这该死的、永不屈服的决心!”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煽动性。
“这轮系列赛,我们只有一个策略——提速!用我们最快的速度去冲击他们!蒂姆,”他看向哈达威,“每一次转换进攻,你都要像一颗子弹一样冲出去!我们要用速度去撕扯他们的防线!”
“到了阵地战,”
莱利的目光转向了战术板,用战术笔在萨博尼斯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圈,“我们就专打他的挡拆!”
“所有人,无论是谁持球,都要去找萨博尼斯!用挡拆把他拉出来,然后过掉他!冲击篮筐!他的移动速度就是我们最大的突破口!我们要让他满场飞奔,直到他累得吐出舌头为止!”
“明白吗?!”
“明白了!”球员们齐声怒吼,眼中燃起了熊熊的战意。
莱利的战术简单而直接,就是抓住尼克斯唯一的弱点,往死里打。
这是一个好办法,也是他们唯一可能赢球的办法。
……
与此同时,在纽约尼克斯队的会议室里,气氛则要轻松许多。
杰夫·范甘迪同样在分析着热火队的战术录像。
“毫无疑问,帕特·莱利会针对阿维达斯(萨博尼斯)的移动速度做文章。”范甘迪冷静地说道,“他们会疯狂地打挡拆,试图把阿维达斯调离禁区。这是他们的阳谋,我们都知道。”
球员们纷纷点头。
“那么,我们的应对策略是什么?”阿兰·休斯顿问道。
“不跟。”范甘迪吐出两个字。
“不跟?”拉里·约翰逊有些疑惑。
“对,不跟着他们的节奏走。”
范甘迪解释道,“我们不能因为忌惮对方的挡拆,就自乱阵脚,让阿维达斯提到高位去。那样正中他们的下怀。我们的策略,就是让阿维达斯沉退,坚守篮下。无论他们怎么挡拆,我们都收缩防线,保护禁区。”
“他们想用速度击败我们,我们就用身高和阵地战磨死他们。把我们自己的优势,放大到极致。他们投不进,我们就抢下篮板,然后由李来处理球。我们要做的,就是逼迫他们和我们在最不舒服的节奏里打球。”
范甘迪的策略,同样是发挥自身优势,以不变应万变。
说完常规战术,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了一丝莫测的笑容。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我们的内线很强,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但如果……我们让它变得更强呢?”
范甘迪走到战术板前,拿起磁石,进行了一次令人瞠目结舌的阵容调换。
他将首发大前锋拉里·约翰逊的磁石拿了下来,换上了“老橡树”查尔斯·奥克利。
然后,他将李飞的磁石,从大前锋的位置,移动到了小前锋的位置上。
战术板上,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首发阵容:
中锋:阿维达斯·萨博尼斯(2米21)
大前锋:查尔斯·奥克利(2米03,但强硬和篮板能力顶级)
小前锋:李飞(2米24)
得分后卫:阿兰·休斯顿(1米98)
控球后卫:理查·沃德(1米91)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个疯狂的阵容给惊呆了。
一个身高2米24的小前锋?
这是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