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 > 第298章 京兆杜家、京兆韦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8章 京兆杜家、京兆韦家!

噩耗很快传到了在外的司马兄弟手上,正在工作的司马朗紧紧攥着信纸,红了眼眶。

几个小吏都在劝他

“司马县长,今日的工作就交给我等吧。”

司马朗擦掉眼角的泪水

“莫要因为我之家事就妨碍了公事,主公之计为的是治下上百万百姓之性命!”

说罢,司马朗将信纸小心收起来

“走,县城的暖房已经在搭建了,也该去村里号召百姓搭建火炕暖房了。”

几个科员对此表示了敬佩,连忙跟着司马朗前往乡村。

袁耀给司马朗预定好了京兆尹的太守职位,所以他如今也是在京兆尹下的杜陵当县长。

整个司隶最繁华的两个地方,长安和洛阳,京兆尹的长安是旧都,但世家豪族却并不比洛阳少多少!

或者说大汉的老贵族都在长安附近的乡县里。

换了往常,要是想在乡里做什么事,就哪怕是一县之长,甚至太守也要和这帮乡里的豪族合作。

不光是因为土地在他们手里,人跟着他们讨生活,听他们的话。

更是因为这帮老贵族的关系网络太硬了!

当地的县长想要做点什么事,只要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一个竹简发往洛阳,立刻就有人来斥责了。

好在董卓、李傕郭汜之流在司隶地区待过一阵后,这些世家豪族大部分都去了荆州避难,但还是有小部分见司隶安定后,又从荆州回来了。

比如,回到杜陵的两大世家,韦家和杜家。

但凡是喜欢看唐朝时期小说的人,便不可能不知道京兆韦家和京兆杜家这两家。

在唐朝时期,韦家出了二十多位宰相,可谓权势滔天!

至于杜家,也是一点不比韦家差多少。

当然杜家宰相里最出名的一位,还当属杜如晦。

大名鼎鼎的房谋杜断中的杜,便是杜如晦。

就哪怕是现在,这两家也出了三位人才,分别是韦端、韦诞和杜畿。

这三人也是袁耀手下的县长,甚至就是和司马懿同期加入袁耀的人,这仨就属于是那部分袁耀完全不记得名字的世家人才。

他们工作的县城并不在京兆尹,而是在弘农。

这是基于三人的背景做的分配。

哪怕他们身边有被完美掌控的科员在,依旧要杜绝他们做出些损人利己的事情。

比如,阻止司马朗给乡村的百姓建设暖房!

“为什么?”

司马朗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面前的村民

“秦王为村里建设暖房,是为了尔等能平安过冬,不至于冻死。

建造暖房的砖石和水泥都由秦王出,就哪怕是煤炭都是秦王出。

只需要尔等出力帮忙搭建暖房即可,为何不建?”

在司马朗面前站着的村民,正是村中的三老。

毕竟袁耀的人手还是不够用,所以不光是司隶,兖州、青州两地也都还沿用了一部分旧制。

其中就包括乡里三老的制度,这三老分别掌握着教化、调节、赋税三件事。

说白了就是把县长的职能分到了三个人的手里,让三个在乡里有足够威望的人去负责管理乡里。

能被推举成为三老的,都有足够威望,足够服众。

而想要做到这点,那就只能由当地的世家豪族来担任。

只要手握土地,百姓绝对听话。

但也因此让三老几乎成为当地乡村的土皇帝!

一个姓杜的老头,抱拳拱手道

“好叫长官知道,今年灾祸、兵祸频发,百姓们都没能好好种地。

此时若是不进山打来足够过冬吃的存粮,大家都会饿死。

至于严寒…这么多年都这么过来了,再冷能冷到哪去。

比起严寒,乡民们还是更害怕饿肚子。”

司马朗还当真事听呢!

他在基层干了几个月,已经成熟了不少,也接地气了。

明白对于百姓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冻死,而是饿死。

冻死可能就一晚上,但挨饿,那是一个漫长而又折磨的过程。

“既如此,那就由我来出粮,雇佣大家建造暖房,如何?”

杜老再次拒绝了

“感谢长官的厚爱,村里的情况复杂,经历多次易主,村民们实在是怕了。

若是长官真的想帮忙,便留下些煤炭吧,村民们自有办法生存下去,也不劳烦长官了。”

司马朗皱起眉头,前面他还当真事听呢。

可到这,他哪还意识不到是当地的杜家想要这批煤炭!

甚至,不光如此!

司马朗聪慧,而且也是世家出身,瞬间想到了很多。

比如,杜家从外回归杜陵,但良田已经被袁耀麾下士兵给占了。

杜陵附近总共也就剩下了万数百姓,如今也有五千都成为了商会雇员。

杜家回来这一趟,虽然钱粮都还在,但根基丢了!

人和土地都丢了大半!

怎么办?

没办法!

杜家不可能和一个拿着刀子的疯王抢地盘,就只能尽可能留住剩下的百姓。

说个简单的例子,就拿冬天来说。

若是袁耀全权提供煤炭、暖房,那村民会跟着谁?

肯定跟袁耀啊!

只需要他们出出力,就能暖暖和和的过冬。

那他们这帮世家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而要是阻止乡村暖房的建立,百姓们必定和往日一样,为了过冬求到世家的头上。

借粮食、借炭,这都是在冬天维持生命最基本的东西。

就哪怕只借了一点,但从有这张借条开始,村民们便永无翻身之地了。

世家豪族就是这么起家的,对于这一套流程实在是太熟悉了。

所以很多仁政是朝廷不想实施么?

是资本,啊呸,是世家豪族们不想他实施!

这些仁政一但实施了,还有他们什么事?

他们还怎么割韭菜!

往年杜家、韦家,司隶地区所有世家都不会担心这点,因为大汉朝廷就不可能说在大冬天的出那么多钱给百姓送温暖。

但今年,情况不同了。

他们也不得不为此而做出应对的手段。

司马朗明白这点,然后变的异常愤怒。

杜家这是要拿百姓的命来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