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无尽灰夜 > 第729章 《遗忘的守墓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咱今儿就来讲讲马老和那镇魂碑的故事。

三十年前的一个暴雨夜,村子里出了大事儿。盗墓贼盯上了那块青石碑,抡着铁锹就砸向碑身。碑底居然渗出黑血,把马老半截裤管都浸透了。马老那可是个倔脾气,他枯瘦的手指抚过“镇魂碑”三个篆字,大声嘶吼:“此碑镇着三百冤魂,动不得!”说着就扑向盗墓贼。可村民们不乐意了,把他按在泥泞里。村长举着火把,照着他肿胀的左脸,阴阳怪气地说:“马守墓,你护着死人,可曾护过咱活人的饭碗?”当时那场景,要多混乱有多混乱。

后来呀,马老只能蜗居在祠堂后间。再看祠堂前新立的功德碑,上面竟刻着村民盗墓得宝的“善行”,马老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再瞧瞧那青石碑,碑文早被酸雨蚀成模糊的泪痕了。

清明那天,村东头的李寡妇抱着襁褓,哆哆嗦嗦地跪在祠堂外。她哭丧着脸说:“马老,我家阿宝满月夜总哭,说有黑影在窗上画符。”她还指着孩子脖颈处的红疹,那形状竟和镇魂碑上的符咒一模一样。马老一听,赶紧掀开祠堂暗格,找出泛黄的《阴宅志》,里面还夹着半张残谱。当烛火映亮“地脉断则怨气升”几个朱砂小字时,祠堂地砖突然裂开蛛网纹,紧接着,无数细碎的呜咽从地底涌出,还混着三十年前那夜的铁锹声,吓得人头皮发麻。

没过多久,怪事就一桩接一桩地来了。村西头的赵铁匠最先消失,人们只找到半截染血的铁锤,锤头还嵌着块青黑色碎石,一瞧,正是镇魂碑的材质。接着王屠户也倒霉了,他的剁肉刀在月夜自行出鞘,把他右腿齐膝斩断,那场景,光想想都让人胆寒。

马老在祠堂梁上发现三枚带血的铜钱,排列成北斗形状。他一拍脑袋,想起残谱末页的批注:“若见铜钱引路,必是怨魂索债。”破晓时分,他拄着枣木拐杖走向村口,那拐杖顶端的铜铃突然发出婴儿啼哭般的颤音,好像在警告着什么。

暴雨倾盆的午夜,马老摸到村长家院墙。一股腐臭味从地窖飘出来,和他记忆中盗墓贼尸体的气味一模一样。他掀开地窖木板,好家伙,二十具村民尸体呈环状跪在泥水里,后脑都嵌着半块镇魂碑碎片。马老喃喃自语:“你们终究成了碑下的血泥。”他指尖触到自己左脸的旧疤,心里五味杂陈。这时,地底传来石碑碎裂的轰鸣,祠堂方向亮起幽绿磷火,三百道青烟从坟茔中升起,汇聚成镇魂碑的虚影,那场面,就像一场恐怖电影。

当搜救队找到马老时,他正坐在祠堂废墟前。焦黑的枣木拐杖插在泥里,杖头铜铃结满蛛网。再看方圆十里的青石碑,全部翻转,碑文化作黑蚁钻入地缝。老支书抹着眼泪,在废墟里翻出半本《阴宅志》,泛黄的纸页间夹着片枯叶,叶脉竟组成北斗七星的图案,这事儿可太邪乎了。

后来,新立的守墓人总在惊蛰前后听见祠堂方向传来铃声。月光好的夜晚,还能看见个穿灰布衫的老人坐在残碑上,枣木拐杖在青石板上敲出《阴宅志》的页码。更年轻的守墓人说,那些页码连起来,正是马老的忌日。马老守了半辈子的碑,最后把自己立成了碑,这故事啊,也算是有了个让人唏嘘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