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 第473章 堪比开国分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魏阳见状,壮着胆子拱手道,“主子,魏宗他自小一根筋,还请主子饶恕他这回。”

“兵马可是交给魏老将军手里了?”

魏阳道:“正是,魏宗手里练就的五万兵马,全数交由魏老将军执掌的铁林军。”

锦绣笑了笑,忍不住睨了眼魏宗,“魏老将军可有夸你一句。”

魏宗点点头,意识到什么,立马又摇了摇头。

诶哟天爷耶,主子像是在跟他说笑,又不像是在跟他说笑,比老主子还要严肃可怕。

见状,锦绣也不再逗人了,说道:“罢了,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日后做事前最好问问魏阳他们再做决定。”

魏宗立马双眼一亮,这句话他是听懂了,连连点头:“卑职日后都听主子的吩咐行事,保证绝不会盲目听信外人所言。”

锦绣垂眸笑了笑,示意身旁的魏娘道,“大冷的天,肩上的伤可不容易痊愈,让人到礼大夫院里给他取几样上好的药。”

“是。”

魏阳感激的拱手,“多谢主子。”

说罢,见傻弟弟还在发怔,没忍住一脚踹向他的膝弯,“还不快谢过主子。”

“是,卑职多谢主子。”

“起来吧,仔细把伤养好了,咱府里可不养闲人。”

魏宗高兴得又抹了把鼻涕泪,“是,主子。”

待人走后,锦绣看向几个孩子,“你们今晚留在韶光居陪娘亲用膳。”

兄弟几个,连忙拱手道,“是,娘亲。”

“吩咐院里的小厨房,加几道公子姑娘爱吃的菜,让丹若把姑娘带来。”

“是。”

如今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小院平日里她可难得把孩子们留下,这一晚,母子几人欢喜的围坐一堂。

——————

翌日一早,朝堂再次生起了一场动荡,只不过是封官补位的一道道圣旨,萧帝根本不给余下的党派朝臣们从中运作,逐个将空缺的重要职务安排上人马。

“奉天承运,皇帝制日,赐封铁林军魏大将军为正一品右军都督,命其继续执掌二十五万铁林军,两符相分长治久安,无符不得用兵。”

在场朝臣个个惊震得倒吸一口凉气,尤其是其余四军都督,个个都眼红泛酸,五军都督府唯右军执掌二十五万兵马,可想而知,整个五军府岂不成了右军独大。

素问铁林军只有二十万大军,想来皇上把从前国相手里缴获的私兵,全数给到了魏大将军手里,如此偏私又让人不敢轻易反叛,诚如圣旨上所言,两符相分其中一符就在皇上手里。

二十五万大军便安置在京城,可谓是让在朝有异心的臣子,不得不暗暗惦量谋反的后果。

萧帝正襟端坐在上首龙椅,满心欢喜的欣赏下面一众朝臣心思各异的嘴脸,愈发觉得痛快。

初次上朝的魏老将军,身报铠甲威风凛凛的上前领封,“臣,谢皇上。”

吕尚书当下似也有点回过味来,怎么感觉他们几方党派角斗得你死我活,受益的全是皇上自己的人脉,看着真心难受。

李熹将旨帛双手放到魏大将军手里,接过身后宦官手里托盘上的另一道圣旨,继续宣告。

“奉天承运,皇帝制日,礼部之首不可连日空缺,于国本有碍,特晋封礼部右侍郎白大人为礼部之首。”

“奉天承运,皇帝制目,屯田司主事以及广盈库主事于查办皇庄贪墨案,与国有功,梁主事晋封为正二品左军都督佥事,钱主事晋封为礼部右侍郎。”

吕尚书听到这,低着的头脸更黑了一寸。

好嘛,隔间害他失了一员大将的忠通伯府世子,如今还捡了本该属于他们吕家的大漏,老心脏更难受了。

左军都督安大将军似早有预料地垂下眉眼,心知,他如今归附皇上,但皇上还是对他存在戒蒂,非一日所能消融,想来,皇上不放心左军都督府,特意把大庆这颗地雷安排到了左军府。

自从皇庄之事后,忠勇伯府世子兼屯田司主事,喜提京里大臣亲赐胜名【大庆地雷】,所到之处,炸得片甲不留。

六部的小主事是无权上朝,未能在朝堂接晋封圣旨,而礼部的白大人仍被关在馆阁忙碌,也未能接到晋封消息。

“奉天承运,皇帝制目,上林苑左副监丞在职有功,晋封正四品金陵府知府一职,七日内即刻前赴地方上任。”

要说前面的几道赐封圣旨,已经让在朝大臣心里掀起轩然大波,眼下这道圣旨又是何意?

难道皇庄告发案也与沈祭酒家有关?

以大臣们对沈祭酒附庸风雅,自持清廉的秉性来讲,不可能轻易让家门牵扯到任何党派相争之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奉天承运,皇帝制日,兵部武库司郎中,晋封中军督都府从一品都督同知。”

“……”

接连下来的一道又一道的赐[晋]封圣旨,再反应不过来的大臣也都看明白萧帝在这里头的弯弯绕,皇上这套操作堪比开国封勋,全都安排上自己人脉,半点渣子都不带给他们剩。

不对,后直还留了个至关重要的职务,——中军都督。

于是乎,吕尚书等大臣又开始一番心思活泛,心想,这个位置,皇上怕是无人可安排,既如此,他们未尝不能为自身羽翼谋划一番。

吕尚书眼底闪过的晶光,又如何能逃过萧帝的眼睛,他倒是害怕吕尚书不接招。

思及此,萧帝倒是想念起那位被他丢到南边多年的倒霉蛋子,眼下还是得缓缓,至少在邢家与祺王府之间的牵扯弄明白以前。

——————

哈啾——!

一名胡子邋遢,膀大腰圆裹着劣质兽皮的中年汉子,擤了擤鼻子,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毫无形象的迈着二五八万六亲不认的步伐,啃一口冻得发硬的馍馍,抹一把鼻涕的来到肃边的军营。

“将军!”守营将士连忙拱手见礼。

汉子抬手撩起成串往下耷拉的头发,又抹了把鼻涕,问道:“今儿营里开了啥伙?”

其中一名将士乐呵呵的说,“回将军,今儿兄弟到山上猎了些野物,兄弟们加了点盐熬成汤,大伙都能喝上碗热乎的肉汤。”

听闻此,汉子的眼睛立马瞪圆了,把手里啃到一半的馍馍扔他手上,“肉汤,给本将军来半锅,哈哈~。”

“……”

将士看了看手里冻成块的馍馍,欲哭无泪,“将军,拢共就熬出来五锅。”

营里那么多兄弟在,每人吃上半碗已经算不错了,大冷的天做啥粮食都会冻成块,将军把他们饿瘦了,他们还怎么操练。

“诶,回头本将军领你们到山上打成串的野兔。”

“……”

将士哭丧着脸,嘴角直抽抽。

将军真不怕牛皮吹破天,成串的老鼠也未见将军带他们打过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