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 第461章 老监正并不老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梁子玉又抿了口茶,听老监正这番话说来,倒是让他深表怀疑老监正背后的主家,怕是已经换人了。

这事,恐怕连皇上也不知道吧!

“监正大人说的极是,下官奉皇命前来走访走账,自然也带来了厉往皇田进出账目,仔细与皇庄上的账目做了一番对比。”

轰——!

梁子玉这番话,顿时让老监正好不容易稳住的心性稍显均裂,不可思议的抬眼看来。

自从萧帝即皇位开始,皇田每年都在扩增田亩,也正是上林苑最好从其中做手脚的根本,时常少上几十一百亩的收成,朝廷也不会有所察觉。

久而久之,这校招账目便如滚雪球般,越没有人察觉,做出的田亩数量便逐渐增大,私底没下的银子年年递增,这些钱一年看似一年,要是堆起来清算,可不是笔小数目。

加之宫里嫔妃们的娘家大臣,时常借故她们的名头到庄子上赊银,当中的盘根错节又岂是说说这么简单,若真是细细追究可就牵连甚广。

整个上林苑官员彼此间都是知道那点子事,互相不揭短已是他们的默契,毕竟,大家没一个手里头干净,但在这其中,沈钊倒是个例外。

梁子玉目光深深的打量对面三人几眼,左右副监正倒是稳得住气性,不过,梁子玉多少猜到沈大人是个脑子清醒的,别看他现在装出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实则是最精明的一个。

到底是老祭酒家的长子,有个懂得钻营利弊的老子,儿子岂会差到哪里。

梁子玉从厚氅抽出一本册子,甩手放到桌面,“监正大人可要看看下官手里这本簿子,里头明明白白记录了这些年,皇室从皇庄收到的结余。当然,也有皇上命内侍府整理出来,各宫贵人手里头是否存在的借据。”

老监正瞬间老脸一白,原本笔直的身段矮了半截,他张了张嘴,“梁大人……。”

梁子玉并不想听他接下来讨好求情的话,扭头看了看身旁已经放下碗筷的钱大人。

钱大人吃饱喝足,总算恢复些精神头,面向廊外清了清嗓,“来人!”

立马,从廊外窜进来几名带刀侍卫。

老监正吓得浑身一哆嗦,以为屯田司和广盈库要当场将他拿下。

他们怎么敢,他虽只是上林苑监正,但也是正五品之身,岂容两个品阶低下的主事轻易拿捏。

即便是要拿他问罪,也得是皇上下旨才是。

钱大人下令道:“即刻着人,把整个皇庄上上下下所有佃农都集合起来。”

“是。”

老监正:……

完了!

他太明白屯田司和广盈库此番操作何意,这是要从佃农手里核对欠款借据,再搜罗这些年里田亩的生产,一旦有了众人证词,他这个监正也就到了头。

便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在旁看戏的右副监正,忽然起身从屁股下的櫈面拿出一本坐得有些温热的册子,双手呈上。

“二位大人,本官这里有本册子,许是对二位大人有所帮助。”

哦豁!

沈钊眼睛瞬间瞪得比枣子都大,瞧瞧,他还真没猜错,此番皇庄之案明显是各路朝党间的殊死博弈,而在其后坐庄的便是稳坐高位的宰相。

老监正惊得瞳孔一缩,不可思议的回头看了眼右副监丞。

只见右副监丞微微向他泛起一笑,得意间带着几分嘲弄。

老监正瞬间面色灰败,腿软一瞬,沈钊见状好心伸手扶了把,“大人,当心。”

老监正努力平稳住呼吸,眼睁睁看见梁子玉接过册子,当众打开扫了几眼,再看过来时的眼神充满浓浓的意味。

事已至此,老监正挫败的闭上老眼,等候罪证落实的审判。

事实上,老监正做为帝皇萧烨的旧部,虽未得重用,但萧烨还是祁王时,便将他推举到上林苑监正之位,起初他在这个位置上本本份份老实办差,虽不是个讨喜的职务,到底清闲无人管束。

慢慢的,因为先皇的毫无节制,时常派人到皇庄赊银,先皇取走的银子还时常不愿认账,老监正实感无奈无处诉说。

之后,董家找上了他,在董家多番走动之下,他渐渐动起了心思,开始虚构负债及虚增费用,甚至虚报废田产量,从而填补先皇一笔笔的烂账,保住他的官身。

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董家的好意,不过是为他设下的一个圈套,故此拿捏他的把柄,往后成为董家所用。

要说宫里贵人母族从皇庄贪没的银子,都不及董家的千分之一,几方党派在皇田里做的手脚,彼此间都是门清,上林苑任何官员都不敢撕破脸对上整个朝党。

很快,记于皇室名下所有庄子的佃农在工头的带领下,纷纷来到了上林苑衙门外排起了队伍,大冷的天气乌泱泱的一片,个个衣衫单薄,有的脚上甚至还只穿着草鞋,冻得缩手缩脚直打哆嗦。

钱大人先命人提来几桶姜汤,每位上前做登记核实身份的佃农都能分得一碗姜汤,以及此番他们前来,萧帝让内侍府为皇庄佃农准备的钱串,每人分得一吊钱做为奖赏,再核对他们手头上是否在衙门赊下欠债。

得了赏钱的佃农高兴得眉开眼笑千恩万谢,问什么答什么,那些有一己之私的工头根本来不及制止,更别提被上林苑埋得严实的隐私全都给抖落了出来。

在皇田讨生活的佃农,绝大多数都曾是手底下犯了点事,萧帝出台了政策,择轻者安置在皇田务农,也算是给他们改过自新以及自力更生的机会。

但因为他们是各衙门提出来的罪犯,根本不敢对管制皇田的官员和工头不合理的安排有所反抗,当下瞧见城里来了两名大官还有大批的官差,佃农总算看到了希望,将平日里备受欺压的苦水全都倒了出来。

老监正和手底下的工头原以为,在这庄子前后许多年头,里外也有了情份,罪犯佃农若是机灵的就不该反了他们。

这下好可好,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