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传朕口谕,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全给我去刑场观斩,都给朕睁大眼睛,好好送送你们的同僚!”

萧帝此话一出,顿时让在场大臣又惊又惧,纷纷跪地,“微臣,遵旨。”

吕尚书随众大臣们一块起身,但依旧大气不出敢,心里不确定吕家的这一劫是否已然顺利渡过。

萧帝瞄了眼昏厥在地的华阁老,只冷冷给了李熹一个眼色。

李熹心领神回,回头朝几名内侍使了个眼色,内侍快步上前扶起华阁老带离朝堂,包括韩佥事也被御前侍卫当场押下。

见此,朝臣们再度屏住呼吸,似感觉这趟早朝还没完。

萧帝踱步于龙位前,轻轻摩擦着手中的玉扳指,冷眼睥睨座下众臣,帝皇威仪震气侧露,直让人心里打起哆嗦。

半晌之后,众臣终于等到他们的皇上开口,“按历往王朝之法,为固国本,朕多番思量决意今儿便建立储位。”

“……”

萧帝又一道响雷,炸得满堂惊若寒颤。

皇上在今儿早朝节骨眼立储,态度无不明显,三皇子已然废了,五皇子刚火烧眉毛,四皇子支持者最少,最有优势者还能是谁。

当属最不甘的自然是五皇子党的吕家,吕尚书低着头暗暗咬碎一口银牙,老眼眸锋一扫,斜睨着一旁满面春风的邢相,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要说皇庄里的腌臜事,宰相一党独占大头,为何御林军偏偏只查到他们吕家和华家。

还有,皇上这会子提起立储之事,最终的受益者又是谁!

原来如此。

他便说事情怎的来得如此突然,原来一切都是邢相谋划好的圈套,意图将吕家和华家一并拉下马,推立皇长子为储君,真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吕尚书似想通了一切,心口郁结,眼神就跟淬了毒汁,恨不能当场毒死邢相那个老家伙。

邢相自然感觉到侧旁的阴侧,他不以为然的回以吕尚书一笑,大方且得意。

萧帝忽然宣立储君一事,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不过,这是好事也是好消息,日后他便可借助太子之力,推动意下之谋。

“李熹。”

“皇上,奴才在。”

“传朕旨意,皇长子萧承文韬武略,秉性纯良,有尧舜之相,禀圣贤之命,朕为天下苍生福泽计,今立皇长子萧承为储君太子之位,移居东宫,执詹事府为政,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诺。”

众党朝臣心死的心死,不甘的不甘,自然也有为嫡长子争得储位而高兴的宰相一党,大伙再次纷纷跪地:“皇上圣明。”

萧帝淡淡扫了眼众臣,再度开口,“朕膝下另三子,今起册封亲王,皇三子萧旭赐字【晋】,皇四子萧睿赐字【齐】,皇五子萧宥赐字【秦】。”

吕尚书听闻自个的亲外孙顶了个最废的秦王名号,同皇三子晋王相差无异,皇上明摆着就是夹带私仇,本该最不得圣意的皇四子,居然还能封得个齐王,这让他心里如何甘心。

于是乎,吕尚书把这笔账全都算到宰相一党身上,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皇长子即便立为储君又如何,难保他能不能坐稳了这太子之位。

众臣再次跪地,“皇上英明。”

有些朝臣不禁在心里腹诽,得,一番折腾下来,瓜也吃够了,戏也看足了,储君之位已立,大家回家洗洗睡吧。

很快,华家遭难,皇帝立储的消息,在整个上京城的圈子里炸晌头一炮,提心吊胆一整晚的皇五子萧宥,得知外祖一家没事,哪怕当下他只封得个亲王位份,但他相信有外祖家,定会继续为他细细筹谋。

皇三子萧旭接到赐封圣旨的同时,也得知外祖一家遭难之事,整个人颓然的闭上双眼接受事实;相比较之下,皇四子萧睿眼见老三老五也都封了亲王,自己得了个齐王的名号,好似比他俩好那么一丁点,心情畅快。

与此同时,在翰林馆阁当值的贺年庚也收到一道圣旨,前来宣旨的是李熹。

修撰馆阁里的众同僚无不羡慕得心里泛酸,瞧瞧,有背景的就是不一样,历朝历代附马郡马最是不受皇家器重,挂的都是闲职,而贺年庚不过入翰林短短半年时间,现在居然就已经升职了。

眼下在宰相一党眼中,贺年庚妥妥是保储一派的朝臣,萧帝下的这道提拔旨意,自然不会引起多大的波澜,提拔贺年庚为东宫詹事府,左右春坊正五品大学士,直管太子奏请政务。

年庚接下这道圣旨,磕谢皇恩,只道皇上还真是不给他一刻喘息的余地,从七品连跳四级就是为了把他弄到太子身边辅佐政务。

年庚起身双手接过黄帛,“多谢李公公。”

“贺大人客气,洒家便不扰了贺大人交接公务,先回去给皇上复命了。”

“好。”

待李熹带人走后,馆阁里的同僚不管真心的不真心的,纷纷上前道贺,“恭喜贺大人。”

年庚一一拱手致谢,得了消息赶来的宁淮之和裴书臣,打心底里替他感到高兴,毕竟他们仨是同一届出来的一甲进士。

——————

有人欢喜便有人愁,好比后宫里的嫔妃。

淑妃一早便过了禁足令的时间,得知娘家遭难之事,立马跪求到皇上的御书房门外求见,试图为老子兄弟求情。

“请皇上开恩,华家定是奸人所害,我爹他是冤枉的啊~。”

皇后在宫里听说淑妃已经在御书房门外嚎了小一个时辰,头都磕破了,本是不愿多管闲事的皇后,终究还是过来了。

远远的看见淑妃还在殿门外砰砰的磕着响头,内心唏嘘无奈,在竹心的搀扶下缓步走上前去。

“皇上,请皇上开恩~。”

又一个重头磕下,淑妃晕呼呼的注意到出现在身旁的锦鞋,不由得抬起梨花带泪的脸。

皇后注意到淑妃青紫的额头,血水往下淌落,不由得微微皱起眉头,“淑妃,该知道后宫不可干政,在此惊扰皇上乃大罪,给本宫回去。”

淑妃抽抽嗒嗒的哽着嗓子眼,眼底显露出不甘,她自然知道皇长子已被册封为皇太子,如今她们华家遭难,皇后倒是春风得意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