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 第422章 欺老子闺女,裤头给你扒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2章 欺老子闺女,裤头给你扒喽

待众人渐渐散去,陈大娘子拉过闺女,恶狠狠的剜了眼锦绣,显然,今儿这笔账吕家是不可能轻易放下。

锦绣却不以为然,牵上闺女的手,说道,“疏儿,跟娘一起陪老太太听曲儿,可好。”

明疏点头不迭,“好。”

锦绣莞尔一笑,她的闺女如此可爱又懂事,她和孩子爹又怎会舍得让闺女受到旁人的半分欺辱。

孙老太太越看越喜欢这丫头,忍不住伸手轻抚孩子的肩头,笑眼眯眯的夸了句,“好孩子。”

吕家母女俩见状,满是不忿的咬紧牙关,吕常乐红着眼,委屈的唤了句,“姨祖母~。”

孙老太太闻声,故作出一副[你俩还在这]的恍然,同样温声笑道:“好了不哭了,一块到戏楼听曲儿。”

陈大娘子眼见孙老太太这般厚此薄彼,更是觉得满心屈辱,“姨母~。”

孙老太太哄完小的还得哄大的,老心憔悴,面上却维持得极好,低声笑道:“陈大娘子快别站着了,走吧。”

陈大娘子郁闷得咬了咬唇,想他堂堂刑部尚书家的当家儿媳,今儿当众被永安郡主扇了一耳光颜面尽扫,明儿不知道外头会传出什么话头。

“姨母,乐儿先前受了惊吓,曲儿甥媳便不听了,先带乐儿告辞回府,好的让大夫瞧瞧。”

陈氏这番话意味之重,这是要让孙家清楚,今儿永安郡主母女俩这笔账,孙家竟不给她们母女做主,那也别想摆脱干系。

一旁的锦绣听了,只觉好笑的压下嘴角,置若罔闻。

显然,孙老太太也没将陈氏的话头放到心上,依旧是那副慈祥的笑容,“好,让我身边的刘嬷嬷送你们出府吧。”

“刘嬷嬷,好生送送陈大娘子和吕姑娘。”

身后的刘嬷嬷,低声应道:“是。”

陈大娘子见状,心头就像梗了口老血,干脆拉着闺女转身大步离开。

目送吕家母女离去的背影,孙老太太心底里叹了口气,悠悠摇头。

须臾,看向身旁的锦绣,“今儿府里让郡主闹心,实在是过意不去。”

“老太太说的什么话,此事与您老人家何干,无论怎么说,今儿可是您老的寿辰,该是别为着这点小事扰了雅兴,我们陪您回前院听曲儿。”锦绣说道。

见锦绣当真没将先前的事摆到脸上,老太太心里宽慰之余也松了口气,“好。”

锦绣伸手搀扶老太太,带着闺女和身边人一并离开后院的荷花池边,与此同时,注意到前边刚远离不久的那抹身影,是背影高挑的宋娘子。

——————

今日,孙家老太太的寿辰宴,给众官眷添足回家说嘴的话头,永安郡主当众殴打刑部淍书府当家儿媳陈氏,等同不把惠妃和刑部尚书放在眼里,也断定了日后皇子争储,五皇子党少了永安郡主和贺大人的助力。

看不透的官眷只觉得永安郡主好不嚣张跋扈,再怎么说也不能当众打人的脸,而官眷家的男人却察出更深层的意味,要说郡主跋扈也是实证,如此不顾忌五皇子党,想来贺大人是已经完全依附大皇子的宰相一党。

年庚下值回府,还没回到韶光居便听了叶管家和胡管事的禀报,想到自家闺女被不长眼的人欺负,他心里那个疼,自然把吕家这笔账深刻的记进心里头去。

回到韶光居看见闺女,老父亲的心脏更是揪揪的,官服都没来得及换下,先抱起闺女哄了好一阵。

锦绣坐在罗汉椅为当家男人点了盏茶,见父女俩这副样子,没好气的笑道:“我说官人该是把官服换下,没得把咱闺女惯得没个样儿。”

明疏小脸枕在亲爹肩膀上,冲娘亲眨了眨笑眼,“娘亲,岁好喜欢爹爹娘亲抱抱。”

锦绣嗔笑她一眼,“都多大的丫头了,让人看了不得笑话咱家疏儿,快下来。”

“嗯嗯。”小丫头不懂什么笑话不笑话,她却懂娘亲和爹爹说的都是对的。

年庚笑了笑的把丫头放下来,示意丹若和魏娘说道:“带姑娘回院里,今儿晚膳让厨房不必送往海棠院,让姑娘到韶光居同我们一起用。”

“是,主君。”

小明疏眨眨眼,想说她肚子还饱饱的,今儿在孙老太太寿辰宴上吃了好多好吃的,严大婶婶还给她拿了一根烤鹅腿可香了。

送走小丫头,锦绣起身陪当家男人回到寝间换下官服,扶桑近前接过衣裳帮忙打下手。

“今儿可让娘子受委屈。”年庚问。

锦绣没好气的白他一眼明知故问,说道:“你看我像是受了委屈的样子。”

年庚笑了笑,说道:“吕家在翰林有位学士门生,这几日多番与我熟络。”

锦绣知道他话里的意思,“学士可是翰林的顶梁柱,官人近来可别在公务上犯了差错。”

年庚扶了扶媳妇为他系好的腰带,笑道:“哪能啊,为夫处处谨小慎微,任谁都别想从我手里抓到错处。”

“别耍嘴贫,先去吃口茶。”

夫妻俩回到外居,年庚端起茶盏抿了口,悠悠说道:“自皇上即位以来,推崇内阁议政,便是有意削弱宰相手里权势,到底是先帝亲赐加封官爵,未免朝堂动荡,皇上不得不有所顾忌。翰林院学士乃是入阁跳板,不说宰相一党对此人虎视眈眈,三皇子四皇子党派亦然。”

“虽说,皇上有意推动几位皇子外戚的势力制衡宰相一党,即使知道是鹬蚌相争的局面,又有谁愿意败下阵来,未来无论哪方得势,其余几党必然落得个凄凉下场。”

锦绣仔细听当家男人的分析,为他剥去松子外壳,白糯糯的小果仁如瓜子般大小,盛在緾花枝瓷碟里。

“几位皇子中,唯有五皇子母族刑部尚书家多年来培养出一员翰林重臣,距离入阁也便是那一步遥,自然惹来其余党派的眼红。”

锦绣不懂就问,“偌大的翰林,可只有一位学士?”

“自然不是,其余学士也多是先帝留下的旧臣。”

锦绣心领神会的点点头,如此说来,翰林其余学士不是老顽固派,便是那中立派的大员,反正皇上还没把人心拢络紧固。

“这么说来,夫君是想送宰相储一份大礼?”锦绣猜想。

只见年庚浅笑一记,端起茶盏抿了口,意味深长的给了媳妇一个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