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锦绣街虽不是上京城最繁华的街道,却是达官显贵们最偏爱来的地方。 这里聚集了上京最好的首饰铺、布庄、茶楼,样样合贵人的心意。

清晨,太阳还没冒头,锦绣街已添了生气。各家伙计打着哈欠推开店门,清扫门前的尘土,碰到临铺的同行,还会边干活边闲聊几句。

茶叶铺 “露芽堂” 的伙计小胡,攥着扫帚看向隔壁首饰铺的张哥,笑着问道:“张哥,今日颜大小姐还会来你们铺子不?”

张哥一听,停下手里的活计:“该来的,前两日颜大小姐定的头面已经做好了,她今日是来取货的。”

小胡一脸羡慕:“这月颜大小姐在你家铺子里花了不少银子吧?张哥这是要发财了!”

张哥嘿嘿笑起来,脸上的喜意藏都藏不住。 颜大小姐买了不少首饰,他能拿的抽成可不少。

小胡看着他这模样,心里直冒酸水。他攥着扫帚凑到张哥身边,语气讨好:“张哥,今日颜大小姐来的时候,您帮着提一嘴咱露芽堂呗?”

张哥面露难色:“小胡啊,不是哥不帮你。颜大小姐这是赶着备嫁才大肆采购,怕日后离了上京买不到好东西。可你家卖的是茶叶,买多了放久了就成了陈茶,颜大小姐那样的贵人,哪会喝陈茶呢?”

“张哥您也知道,咱露芽堂的铺子几乎遍布整个大乾!” 小胡赶紧笑道,“只要颜大小姐在咱这买够一百两银子的茶,往后去任何一家分店,都能拿到最好的货。您就帮帮忙,事成了弟弟请您喝酒!”

“行吧,我就提一嘴,成不成可不敢保证。” 张哥松了口。

“谢谢张哥!您真是我亲哥!” 小胡连说几句奉承话,才美滋滋地回了自家铺子,心里盼着颜大小姐今日也能来露芽堂买点茶叶。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日头就升得老高。张哥和店里一个小伙计轮流在门口张望,等着颜大小姐来,可这一等就等了一个时辰。

就在两人快以为颜大小姐今日不会来时,一顶青布小轿停在了铺门口。张哥和小伙计眼睛陡然一亮,忙小跑着凑到轿边,弯腰候着。轿帘被撩开,身着绯红锦衣的颜凤禧走了出来。

“颜大小姐安!”

“颜大小姐安!”

两人连忙恭敬问安,颜凤禧没看他们一眼,径直往里走。张哥和小伙计也不在意,弓着腰引她上二楼,先奉上好茶和点心,才把备好的头面拿了出来。

张哥正弯腰要介绍头面的好处,一个小伙计敲门进来,先给颜凤禧行了个礼,带着歉意道:“颜大小姐,岭南王府的郡主也来咱店了,听说您在这儿,说想过来跟您打个招呼。”

颜凤禧一愣 ,她不认识朱君宁,却也知道岭南王府的情况,刚想开口拒绝,一道清亮的女声就传了进来:“颜大小姐,冒昧打扰,望您海涵。”

话音落,一道墨绿身影出现在门口。颜凤禧眉头微蹙,但还是起身随意行了个礼,笑着道:“郡主说笑了,快请进。”

朱君宁笑着走进来,扫了眼桌上的几幅头面,先对颜凤禧道:“姐姐眼光真好,这几幅头面衬得您气质愈发清雅,戴在您头上定然光彩照人。”

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叠银票塞给伙计,再转头对颜凤禧柔声道:“今日能在这儿偶遇姐姐,也是缘分。姐姐这挑头面的单子,便让我做东吧 。算我给姐姐的见面礼,一点心意,您别跟我见外。”

朱君宁话说得好听,出手又大方,颜凤禧对她的戒备少了些,笑着推辞:“怎能让郡主破费?”

“我与姐姐一见如故,这点银子不算什么。” 朱君宁随意摆了摆手。

颜凤禧眸色微闪,道:“那便多谢郡主了,快请坐。”

朱君宁坐下后,伙计很快送了热茶来,又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房间里只剩她们两人。颜凤禧和朱君宁不熟,又顾忌着岭南王府与朝廷的关系,虽放下了些戒心,也没主动开口的意思,只静静坐着喝茶。

朱君宁看了她一眼,目光落在桌上的头面上,问道:“听说姐姐要远嫁,离开上京?”

这话让颜凤禧脸色一沉,语气带着几分不快:“郡主消息倒是灵通。”

朱君宁没在意她的语气,脸上也添了些苦涩:“是我不会说话,姐姐别介意。我是觉得与姐姐同病相怜,今日碰到了,才想过来跟您聚聚,说说话。”

颜凤禧疑惑地看了她一眼,还是没开口。就见朱君宁叹了口气,用帕子擦了擦眼角,道:“岭南王府的事,想来姐姐也听说了吧?”

颜凤禧微微点头,朱君宁又叹道:“家里长辈的事,我一个内宅女子不懂,也没敢多问。以前在岭南时,我也像姐姐这样的上京贵女一般,在王府后院做做女红、读读书、写写字,等着日后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再好好经营自己的小日子。”

说到最后,朱君宁的眼泪落了下来。这模样,又让颜凤禧放下了些戒备。

朱君宁似是意识到自己失礼,赶紧用帕子擦了眼泪,抱歉地看着颜凤禧:“姐姐见谅,我失态了。”

颜凤禧摇了摇头,表示不介意。朱君宁笑了笑,又道:“姐姐要远嫁京外,而我呢,也要为了家族嫁到上京来,还是给人做续弦。”

这话惊得颜凤禧眼珠子都要瞪出来:“这…… 这怎么可能?”

后面的话没说出口,她一想到岭南王府如今的处境,又觉得岭南王为解当前危机,让朱君宁嫁给年纪大的人做续弦,也不是没可能。

再想到自己的亲事,她忽然觉得,自己和朱君宁,倒真有几分同病相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