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抗战:八百无限战魂助我! > 第361章 一家三口的搬迁之旅,新的龙汉城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1章 一家三口的搬迁之旅,新的龙汉城市

随着鬼子潜艇的不甘心,这艘游轮有惊无险地度过了海上的风浪。

其实商船都要组队,由军舰统一护航。

然而游轮的船主认为自己是游轮,速度快——能够飙到34节。

一般来说,二战之中,为节省燃料,征用的邮轮通常以20-25 节巡航。

即便如此,仍远高于潜艇水面最大速(17-19 节),因此多单独航行,不编入护航队列。

进入护航队列,反而容易被潜艇盯上,又因为要迁就航行缓慢的货船,就容易成为活靶子。

再加上鬼子没有空中力量,所以只要游轮高速航行,一般不会被潜艇伏击到。

像刚刚那次惊险的擦肩而过,实在是他们运气不好。

在经过漫长的一个来月航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龙汉最大的都市,户城。

刚刚来到码头之后,站在高高的甲板上,许多人看向眼前的城市。

他们顿时被这里震惊了。

“我们是不是绕了一个圈子,又去了西海岸?”一个小姑娘问向自己的父亲。

只见这里码头上到处都是一艘艘大型轮船。

一处处龙门吊,将一个个集装箱装上轮船。

对集装箱这种虽然只是一个设计理念,但却非常重要的海运工具,齐辉自然是直接让人制作了出来。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任何技术难度,但能想出来才是最可贵的。

在压榨体系中,是没人去想这事的。

只有在宽松竞争的体系中,人们为了追求效率和运输成本的控制,才会想到集装箱。

这其实就是编程中的封装,将乱七八糟的东西封装到一个箱子里,如此一来,就能充分利用船上空间,而且还能保证安全。

此时此刻,空气里传来一阵阵烟火气,但是并不浓重,更多是白色的水蒸气。

一眼看去,到处都是白烟。

但这和那些工厂的黑烟不同,更多是附近的轮船排放的蒸汽。

关于户城的环境问题,齐辉早就开始处置了。

他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工业污染是一个大问题,直接影响很多人的生命健康。

现在户城周边的工厂主要以低污染为主,那些钢铁厂也有了基本的治理措施。

所以说他们闻到的并不是多么刺激性的气味。

此时此刻。

麦国许多工业城市还是处于重污染之中,压根没有这个意识。

而这一点,要到六七十年代之后,才会开始治理。

现在齐辉已经提前考虑到这个问题了。

当然齐辉并不会因为这而感到什么自豪。

因为麦国人能够治理污染,而不是为了利润放任污染,就说明了内部有正常的纠错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比之下,龙汉的诸多封建王朝,从来没有一次真正纠错成功过。

每一次纠错,都会引入更大的错误。

最成功的张居正变法,一条鞭法,采用白银为纳税货币,也导致了北方的负担极大加重,因为北方没有旺盛的海外贸易,缺少白银。

结果就是北方日益负担过重,终于灭亡了明朝。

王安石的变法更加不用说了,一条条看起来好,结果执行起来糟糕无比,最后同样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而麦国人的纠错,虽然拉垮,效率低,但却能执行起来,并且得到不太差的结果。

而不是依靠穿越者的先见,这一点就很厉害了。

齐辉不是那些穿越者,动辄就鄙视麦国嘤国人,动辄以为对方的技术来自什么永乐大典……

他知道这两个地方的真正强大之处。

那就是能够自我纠正。

而这一点,也是齐辉要灌注给龙汉人的。

必须让龙汉人拥有相关的方法。

当然具体如何做,齐辉自有一套办法,不会明面说出来,只要做就是了。

这时,甲板上的一个小姑娘惊奇道:

“奇怪,爸爸,这里的空气似乎很清新,难道这里不是工业城市吗?”

“我们在老家的时候,那里的空气就很糟糕,工厂太多了。”

“嗯,可能是有一些特别的吧,这里似乎是个商人聚集的大都市。”工程师父亲也有点疑惑。

他在船上看到了远处岸边的工厂。按说这样工厂众多的地方,气味一定不好。

“让我们看看再说吧。”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一排排的出租小汽车,正在码头那里开着引擎,等着乘客上车。

“啊,他们这里,竟然有这么多新车?”

“我还以为一辆轿车都看不到,还以为坐的是马车呢?”

小姑娘振奋道。

原本她担心自己去的是一贫困落后的蛮荒之地,就像以前奶奶说的,奶奶的祖上,嘤国人打来的时候,大家都跑到乡下去逃难。

乡下除去玉米,黑奴,棉花,还有糟糕的牛羊粪外,什么也没有。

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电影院,没有酒吧,没有舞厅,没有报纸,没有小说,甚至邮局都要跑很远才能到。

那乡下完全就是几个大牧场组成的小村子,距离镇子都有数十英里远。

要骑着马匹跑上几个小时才能到。

也只有这样偏僻的地方,嘤国人的皲队才不会刻意经过。

在船上时,小姑娘想象中的龙汉逃难之地,就是奶奶所说的祖辈情形。

“户城其实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城市,它的发达,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哦,原来是这样啊。”

小姑娘顿时觉得,迁徙到这里,也不是一件太糟糕的事。

至少这里听不到炮弹爆炸声。

而其他人,看到这里之后,他们同样是非常震撼。

因为仅仅十来年前,龙汉的城市还是何等的破败。

他们中有人来到龙汉当洋行的职员,在那时,户城这里到处都是衣不蔽体的乞丐,还有流民,聚集在街头。

民众很少能吃到大米。

而现在,他们举目看去,码头之上,到处都是餐馆小吃店,还有流动摊位。

只从上面密密麻麻的食品,油炸,甜食……就知道食物在这个城市里是不缺少的。

不然的话,这些小吃是不会公然出现的。

一个闹饥荒的地方,是不可能有这些食品铺子的,一出现就会被人抢了。

“这才过去多久?”

“龙汉已经变得如此富裕了吗?还是说就这一个城市是这样?”一个麦国工程师疑惑道。

“应该是这一个城市吧,龙汉太大了,不能想象他们人人都很富裕的情形。”

“说的对,这户城上世纪就是很富裕的地方了,如今变成这样不足为奇。”

几个还是心向着麦国人的工程师,纷纷说着。

在他们眼中,自己只是暂时来龙汉的城市避难,迟早还是要回去。

只要战争结束,还是要回到麦国。

随后这些人下了船。

他们中有的人提前得到了邀请函,因此码头上就有人举着牌子,写着大大的英文,还有广播在喊他们。

这些人就直接跟着接待人员离开了。

但也有不少人,单纯就是为了避难或者个人原因,不得不跑路。

事先就没有什么好的规划,只知道龙汉那里没有战乱,可以暂时躲避,于是买了船票,带了家人就来了。

麦克就是这样的一家三口。

他带着老婆女儿上了船,拖家带口地来到龙汉。

要说放在以前,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会做出这样的事。

其实他是有个人原因的。

他上班的工厂被鬼子炸了。

按说他可以很快就找到一份新工作。

无奈工厂老板找到人证明,本来可以避免的,结果他看到了气球,没有上报,导致气球过了时间爆炸,引发了工厂大火……

于是要求他去赔偿。

所以说麦克与其说是逃避战乱,不如说是躲避债务。

而躲避债务跑到龙汉的麦国人,从上世纪就有很多了。

许多一身债务的家伙,就是这样跑到落后地方来躲避的。

麦克本来能打官司赢的。

毕竟他并没有义务去识别气球是不是炸弹。

他只是疏忽了一下,完全没有责任负责如此巨大的赔偿。

结果,陪审员和法官,都因为他的疏忽,将他看成了鬼子的同盟者。

因为有人揭露了他全家都是汉斯裔……

好家伙,这就是两头堵。

他也不可能跑回殴洲去,殴洲天天在轰炸,他怎么可能去送死?

正好这时候他听到了同事说,龙汉在大量招收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待遇优厚,出具学历还有工作简历,符合条件者就报销船票。

他果断选择跑路龙汉。

而签证很简单,联邦的工作人员也没有为难他,龙汉的人则是一路绿灯。

很快他拿到了三张船票,只付了一半不到的钱,剩下的钱,到了龙汉工作半年后再支付——这样做,是防止有人故意倒卖船票的。

比如伪造学历和工作经历,来倒卖船票,想要识别就很难。

因为这里是毕竟是麦国人的地盘,麦国人有很多办法搞定自己的学校和工作岗位。

以此来增加那些人的成本。

于是他们一家三口自然是没有人来迎接的。

他只好自己打了一辆出租汽车。

“哈罗,先生要去哪里?”

“给我找个旅店,最好是便宜些的,吃住都算一起的。”

“您坐好吧,我正知道一家旅店,老板是我多年的朋友,为人老实本分,从不黑心要钱。”那出租汽车里,坐着一位四五十岁的壮年男子,戴一顶草帽,满面红光,一看就是那种好打不平的汉子。

他正是常四爷,如今买了自己的汽车,开上了出租,凭本事吃饭,他过得越来越好了。

如今娶了一个带孩子的寡妇,白捞三个娃娃,一个儿子,两个闺女。

那寡妇的老公是某个工友,不慎开车撞死了。

常四爷急公好义,一来二回就帮上了。

“那好,谢谢您。”麦克选择相信这位汉子。

很快,他看着出租车一路直行,也没有乱转圈,直接走了最近的高架桥,来到了一家老裕泰茶馆。

只见它挂着茶馆的牌子,后面却还有旅店。

旁边还是餐馆,老裕泰餐馆……

“这就是您要的旅店,这里绝对是户城最实在的价格。”

“在这里吃住都一体,还能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收发邮件,打印广告……”

常四爷乐得给好友王德发拿个生意,回头让他请一次酒就行了,再叫上松二爷,几个人一喝,如今的日子,过得真不要太美好。

很快,麦克带着孩子和老婆进了茶馆。

茶馆有着双语,而且进出也有很多白人,这让他感觉并不陌生的样子。

很快,他们一家人就在服务员的引领下,找了一个靠窗位置坐了下来。

随后一家人坐了下来,接着服务员送来菜单。

上面也是双语的。

“你们这个餐馆,真的很不错啊。”麦克没有想到一个咖啡馆(他认为茶就是咖啡一样的东西”,还能有这么多的服务项目。

菜单上面写着很多食物,而且价格相对低廉的很。

可以说,以他带来的积蓄,按照这上面的价格,够他在这里不工作,吃住五到十年,都没有问题。

当然不知道住起来是什么价格。

“爸爸,这上面有爆米花,有可乐,还有炸鸡,薯条,还有电视,收音机,广播,小说,简直什么都有,比我们的城市还要好。”女儿首先惊叫起来。

服务员刚刚拿了几本杂志,正是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刊登有双语新闻、小说连载、重要报道……放在桌子上,供他们查阅。

这一点就让麦克很不可理解。

毕竟餐厅,饭馆,这里讲究的是翻台率,希望顾客吃完抓紧走人,抓紧再来下一波人。

他自然不知道,老板王德发做的是老客的生意,也就是说,如何留住回头客才是最重要的。

老板并不在乎翻台率,相反,能让老客们舒舒服服在这里喝茶侃大山,聊天吃饭住宿一起下来,才是他的老茶馆特色。

说白,王德发并没有走当下最流行的快餐店路线。

“的确是有些不可思议,我以前公司出差来到户城,那时虽然也算繁华,但战火硝烟不断,物资已经进入短缺了, 许多饭店都没有很好的菜品。”

“现在好像是一切都改变了。”麦克由衷地说道。

随后他点了几样食物,看起了其中一份杂志。

那份

“总司令提出,最近鬼子与麦国人战争将向长期化,低烈度化转变。”

“这种低烈度,指的是鬼子反击的烈度,鬼子将减少正面对抗,转为后方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