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鬼子持续袭击麦国人的沿海要地。
这直接将麦国人骚扰得是苦不堪言。
以至于沿海城市,肉眼可见地迅速萧条下去。
原本受到战争订单的刺激,几乎所有工厂都是一片兴旺。
麦国人的经济增长已经创造了奇迹。
然而现在,却被鬼子折腾的萧条下去。
许多有能力的麦国人,也开始悄悄跑路。
有的跑到南部麦洲,有的干脆跑到龙汉去。
跑龙汉看似很遥远,但条件却是目前最好的了。
一来龙汉和麦国是潜在的盟友,二来龙汉也有发达的城市,现代的生活。
虽然说麦国人很爱郭,但是爱郭和自己跑路并不矛盾。
他们可以继续爱自己的麦国,但是也可以跑路去安全的地方。
他们可以远程爱郭。
这都是他们的权利。
当然这是被人鄙视的。
不少人麦国人宣传着要去保护自己的城市。
他们自发组建了民兵巡逻队,组建了海岸警卫队。
类似于当年打嘤国人一样。
这些措施都很有效。
它们降低了鬼子气球的偷袭威力。
一旦看到气球,立刻派人来捣毁。
甚至市场上,已经主动禁止出售气球,市民们也不再购买,避免造成巡逻上的误判。
本地没有气球,如果发现了气球,自然就知道是外边来的。
麦国人的团结也是很可怕的。
这些禁令一下,很多气球制造者和出售商人,只能纷纷转行。
如果不是因为现在是战争期间,订单非常多,破产者都会有不少。
只是虽然麦国人采取了种种办法,但鬼子这种潜艇加气球的渗透攻击,加上小型潜艇悄悄攻击的模式,造成的伤亡仍然非常可观。
如果是放在另外一个时空,鬼子显然没有这个能耐。
毕竟麦国人在情报和军舰是绝对的优势。
鬼子自己资源严重缺少,别的不说,光是燃油就不够,怎么能够支持万里之外的潜艇行动?
不可能的。
它们的主力战列舰最后一次出场,只凑到了一半的燃油。
这可是主力,都是这样的待遇,何况是潜艇?
奈何,这一次有着齐辉的幕后调控,这才让鬼子有足够的能源,能够支持这样的远洋偷袭。
鬼子有人,有军舰,有士气,自然就能做出这样的远洋偷袭。
要是一般的势力,也是做不到的。
主要路程遥远,中枢控制力会很差。
如何确定士兵是在卖力作战,而不是摸鱼?
但这一点对狂热的鬼子不起作用。
很多中下层鬼子军官都是干劲十足的。
就像现在这样,虽然鬼子潜艇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微型潜艇也屡次被警卫队发现。
但是鬼子仍然坚持攻击。
这要是其他势力的舰队,就会选择摸鱼了。
反正在海外,战果很难确定。
随便打一些边缘地方就够交差了。
但是此时,底层鬼子却不会弄虚作假,是实打实地进攻。
当然鬼子大本营公布的战报,那是造假高手。
不看战线,只看作战地点,那是一次胜利接着一次胜利。
只有明眼人才能发现,这胜利的地点,越来越接近本土了。
以前还是在澳洲,万里之外的地方。
后来是瓜岛,再后来是费率宾,现在是硫磺岛。
而最近又成了本土防御。
唯独潜艇的偷袭,能带来一些好消息。
而作为代价,鬼子不得不从前线之中继续收缩兵力,降低前线的后勤力度,来节省资源,支持潜艇远洋作战。
毕竟远洋作战的消耗是很大的。
燃油、零件、食物、氧化剂……
各种各样的消耗,可以说军舰一走,就是消耗巨大。
距离越远,消耗数量直线上升。
就像对燃油和零件的损耗,距离长,消耗自然多的多。
而且性价比也会很低。
你跑几万里去打一个目标,和在家门口打一个目标,消耗截然不同。
而鬼子所占领的岛屿一个接一个的失去。
龙汉的报纸上,当然会说实话。
鬼子想知道真相,只能去看龙汉人的报纸。
当然这也只是限于在龙汉活动的鬼子商人。
总之,从龙汉报纸上就能看出来,鬼子现在正在濒临全线崩溃。
飞机、军舰、陆军,三方面都在崩溃。
只有齐辉提前划为防御要点的几大岛屿,才因为工事足够坚固,勉强防守下来。
无独有偶。
正当鬼子大本营焦头烂额之时,鬼子又失去一处重要岛屿。
这是一处拱卫鬼子冲岛的重要岛屿。
一旦它丢失了,麦国人又能对冲岛这个很重要的大岛屿发起围攻了。
现在硫磺岛只剩下骚扰作战,不能再对麦国人实现大规模进攻了。
因为后勤被麦国人给掐断了。
鬼子只能靠已有的存货,坚持作战。
而坑道的优势,也是建立在后勤不断的基础上。
而这个优势,正在被鬼子彻底丢失。
一旦鬼子的后勤断绝,坑道挖掘得再好,也是提前给自己准备了棺材。
如今鬼子在澳洲的前进基地早就丢失了。
鬼子占领的最大岛屿,也丢失了。
鬼子在西边面点,现在仍旧占领着。
主要是麦国人陆战队,没有能力大规模登陆西边。
这让鬼子的石油与稻米,香蕉产地,还能勉强维持。
但是好景不会太久,据说麦国人与嘤国人商量,要让嘤国人发动反击,抢回面点,掐死鬼子的油料补充地。
这一旦成功,就会成为杀死鬼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而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鬼子疯狂了。
它们在通过潜艇气球这种方式,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疯狂攻击。
鬼子的攻击,继续和以前一样疯狂,甚至加大了力度。
许多麦国人都遭受到了更加严重的打击。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缺少信息,只能自己判断。
他们发现了鬼子的攻击越来越猛烈,许多人从沿海迁徙到内陆。
只是内陆环境太差,没有良好的交通,麦国人的上位者可不会花费大量钱财,去扶持一个城市的。
城市自己没有相对优势,那就是死路一条。
除非能够碰到一个厉害的首领,能够挖掘出来特色经济。
……
此时此刻。
麦国人很难完全限制住鬼子的潜艇袭击。
这是在大层面上的袭击,不是靠个人组建的警卫队,就能解决的。
比如一旦个人警卫队发现后,不等他们提出预警信号,甚至会被鬼子反杀。
毕竟鬼子是职业士兵,非常凶残,射击技术又高。
能被选入这种远程突击队伍的,都是士气最狂热,技术最娴熟的老鬼子水兵。
一般水兵是没有资格的。
而这时候,那些不知道太多消息的麦国人,却是第一次害怕了。
他们还真的以为鬼子要打过来了,要打上麦国人的本土。
而鬼子的残暴与野兽,他们都是清楚的。
因为龙汉的留学生,经常将几年前的龙汉与鈤人的战争反复推演,反复宣传。
麦国人也知道了鬼子简直不是,就是禽.兽。
它们四处杀人,而且是毫无目的,只是为了士兵发泄而杀人。
相比之下,麦国人的水兵就有素质的多。
他们偶尔这样做,不会大规模这样做。
鬼子却是一向毫无底线的,而鬼子这种攻击就起到了可怕的效果。
那就是一部分麦国人开始动摇了。
他们在积极寻求后路。
东海岸的一艘游轮上,它挂着龙汉旗帜。
它要将一批客人从麦国运到大夏。
它的上面住满了迁徙者们。
这些迁徙者们,就像进行一次“新西行”行动一样,开始兴奋地坐上了游轮。
他们迫不及待地去到龙汉那个没有战火,经济快速发展的地方。
当然也有不少人选择去向阿三之地。
毕竟阿三此时也是安全的。
只是他们必然会很快后悔的。
毕竟鬼子进攻阿三也是注定要发生的事。
这时。
甲板一个角落里。
一个三口之家,父母加着女儿正在吹着海风透气。
“爸爸,为什么我们要去龙汉呢?”
“龙汉那边不是很落后的吗?”八岁的女儿疑惑道。
“龙汉虽然落后,但是龙汉的户城,却是发达不亚于牛约。”
工程师出身的父亲解释道,“而且龙汉是目前唯一最安全的地方,其他地方要么落后,要么封闭,一旦生病了,可以说找个医生看病很难。”
“而且龙汉那边还会给爸爸很高的薪水,足够给你上各种好的课程了! ”
“原来是这样,那龙汉人会欢迎我们吗?”
“放心吧,你的爸妈都是理工科的学生,放心吧,龙汉人都是一群比较好的人,只要你对他们好一点,这些人就心满意足了。”
“在我们看来,他们没有任何问题,”
听到这里之后,女儿这才放心了,回去睡觉。
就这样,游轮一路向着户城开去。
……
茫茫海面上。
这艘游轮注定命运多舛。
当它刚刚来到运河附近时,就被鬼子一艘潜艇发现了。
“哈哈哈,发现了麦国人的一艘游轮,还没有护航!”
“只是它速度很快,我们必须守株待兔,只有一次鱼雷发射的机会!”
鬼子这艘潜艇,看到了这艘游轮。
当游轮高速前进时,很快就来到了鬼子潜艇的攻击位置。
当鬼子正要打的时候,突然间舰长叫停了。
“不行,他们悬挂的是龙汉人旗帜。”
“根据我们和龙汉人的秘密协议,不能攻击他们的船。”
“可这是麦国人的船,来自麦国。”大副不满道。
“不,这游轮上应该是向他们搬迁的人,我们不能打。”
“如果打了,大本营会处死我们的。”舰长不甘心道。
它也想打,它才不管上面是不是士兵,只要是麦国人就行了。
麦国人都该被它打死。
“可恶,这些应该是麦国人的人才,如此一来,这不是等于让龙汉逐渐强大吗?”大副通过潜望镜,看出了甲板上的人。
那些人一眼看去就有着工程师的气质。
这一点大副很熟悉。
就是那种呆呆的,但又刻板的气质。
“那也没有办法。”舰长无奈道,“这是大本营的严令,我们需要从龙汉渠道走私的资源。”
“总感觉我们好像上当了,我觉得按照远交进攻的龙汉古老策略来说,我们应该和麦国人交好,然后进攻龙汉,进攻毛熊。”大副不满道,
“现在大本营的做法,却截然相反。”
“这很显然是不对的策略。”
舰长叹气道:“我也是这样想的,但那有什么办法呢?”
“现实就是这个样子,麦国人封锁我们的资源通道,不准我们四处进攻,它们只让我们缩在岛上发霉。”
“对啊,麦国人也不想想,我们进攻的是东南桠洲,不会碰他们的地方,最多就是碰了几个殖民地,和他们没有关系。”大副很生气。
他们还不能理解麦国人的战略思维。
麦国人看重的是可预期的长期时间,某地必须是安全的。
不能受到外来势力的威胁。
因为他们归根到底是生意人,生意人最需要的就是稳定与安全的秩序,这才能发展。
这一点鬼子它们就看不出来。
它们不能理解麦国人的商业思维决定了海上霸权。
而鬼子还是想着如同封建帝王一样,占据一地又一地,实行封建和殖民统治。
但这显然会导致成本很高。
对方会造反。
就这样,鬼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艘满载麦国工程师,还有麦国科学家的宝贵游轮,跑到龙汉去。
“可恶,他们既然害怕潜艇和气球袭击,为什么不搬迁到自己的内陆了?”鬼子舰长也是不甘心道。
“是啊,其实我想,他们本来也想向麦国内部去。”
“但是内部生活条件也很差,内部环境也不好,到处都是荒漠,到处都没有人和小镇。”大副摇头道,“很多地方简直就是废土一样。”
“这和龙汉走几里就是一个村镇,截然不同。”
“相比这样,还不如龙汉给的条件高,至少龙汉有几处大城市,生活条件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麦国城市。”
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景。
各地科学家与工程师,竟然开始向龙汉迁徙,或者坐飞机,或者是坐轮船。
再加上龙汉给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很多人,都是拖家带口,准备一直待下去。
反正在学校里,哪儿不是做苦工?
而龙汉,给他们发过去的邀请函,这对他们来说,属于根本想象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