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的死,在北宫偌大的宫闱之中,其实算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
就在十余岁之前,刘宏刚刚践祚之时,那位窦太后就将汉桓帝的九位宠妃中最受宠的那位贵人,田圣田贵人给当场砍死。
要不是当时管霸、苏康两位中常侍苦苦劝谏,剩下的八位贵人也要遭殃。年纪稍微大些的宫女、寺人或耳闻,或目睹过这场惨事。
是以,那位从民间来的何皇后,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之中,确实是干得出鸩杀王美人的人。
说来奇怪,她们亦没想到,王美人能活到现在。不是应该在诞下龙子之前,就“不小心”暴死的吗?
掖庭不大,鸡毛蒜皮的事情不用一昼夜便能传得沸沸扬扬。掖庭很大,挤下了刘宏的几千妃嫔和宫女。
刘宏践祚十余年,不是没有后妃诞下龙子。但这些稚儿,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夭折。
就连何艳,都害怕自己最大的“权势来源”夭折,早早的将刘辩送出宫去。
王美人该死,也不得不死。但杀死她的人,却不能是何艳,何皇后。
起码不能明面上是...
就在王荣死后不久,近在德阳殿的刘宏就知道了消息。
前面说过,掖庭不大。
但是就连整个北宫,也不大。天子东宫与皇后中宫不过是一墙之隔。
刘宏昨日在王美人身上得到不少快乐,虽然这些快乐有一部分来自于“仙药。”
但对于王美人,他还打算再宠幸一段时间。
何艳此女对他来说,只是手上可随意操控、拿捏的一枚棋子。能成为皇后,也是他的意思。
可如今棋子想变成棋手?
刘宏自然不愿意!
也不能让她如意!
当然,刘宏也知道,那位在何艳背后的“棋手”是谁。但那位“棋手”已经太老太老了。
老到今岁的寒冬,可能都不一定能撑得过去。
可这又不是与那位老东西之间的博弈,刘宏无需顾虑太多,领着一众寺人和“闻讯而来”的中常侍就往中宫而去。
短短的路途上,刘宏身后跟随的人越来越多,从小黄门到中常侍,又从中常侍到“远道而来”的长乐卫尉,把守卫宫门的中黄门冗从吓得都不敢抬头。
去往偏殿的路上,自然有人领路。刘宏因为太过“生气,”甚至拒绝乘车,亲自走路到了这里。
此时偏殿的殿门大开,一众宫女、寺人皆分于两侧,拜伏于地,不敢抬头。刘宏看也不看,大步往内里走去。
进到殿内,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恶臭!
刘宏皱了皱眉,用宽大的袖袍将口鼻掩住,眯着眼打量起殿内的情况。
左手边,何艳这贱人站在珠帘旁,此刻脸色有些惊慌的看着自己。在她旁边不远处,还有一具瘫倒在地的女尸。其身下,黄白物事静静流淌。
右手边,也是拜倒了一男二女。女御长自不必多说,女史也是熟面孔。可王苍的身影出现在这里,令刘宏眯了眯眼,但没有说什么。
另外一边,大约一刻钟前,从刘宏还没到这里之前,王苍就暗呼不妙!
自己又一次善意的无心之举,让王美人临死前,啄了自己一口!
好在,何皇后和何丽君因为视角缘故,应该没有看见。但那位女史,可是在一旁暗中观察!
是以,王苍在听到殿门外有脚步声远去时,就第一时间来到那位女史身旁,将其逼至角落,单手按在她脸侧的墙壁上,恶狠狠的吓唬道。
“我生,汝生!我死,汝必死!”
“如若适才那事泄露出去,汝族中全族老幼,鸡犬不留!待到陛下到来,汝若是敢揭发我,我必与汝共死!”
说完,王苍面露凶光,死死的盯着这名女史的眼睛,直到其害怕的点了点头,方才将手收回。
视线回转,走到何艳近前的刘宏见她还站着不动,也不说话,眉头更紧,淡淡的问道:“你下的毒?”
与适才在王荣面前的嚣张跋扈,意气横指相比,此时的何艳听到这话,双膝一软,就这般坐倒在地上,呆呆的点了下头。
“你们几个,给朕!滚...出...去!”
压抑着怒火的喝斥从刘宏口中发出,但也让王苍三人暗中松了一口气,赶忙往殿外跑去。
“咚!”
随着殿门被何丽君重重的关上,刘宏没有回头去看,而是满脸怒火的看着何艳,说道。
“你觉得朕将你立为皇后,你就翅膀硬了?”
何艳惊恐的摇了摇头,这时才想着拜倒这地,冲着刘宏尖声喊道:“陛下,臣妾不知情...”
“不知情?”
刘宏气极反笑,一脚将何艳踹翻,往前走了两步,拎起她的发髻,直接就是两巴掌扇去,低吼道。
“朕能立你,便能废你!”
“你以为老东西们是真心想帮你?”
“你要你住,没有朕,你什么都不是!”
“朕想让你死,让那群老东西死,不过是一句话而已!”
说到这里,刘宏又是两巴掌甩去,打得何艳脸歪嘴斜,衣袍散乱。她脸上精致的妆容,亦被从鼻间、嘴角流出的殷红鲜血给染成了花脸。
被打懵的何艳愣愣的看着刘宏,脑海中,莫名回忆起刘宏对她的百般宠爱。
曾经,她以为自己是这世上最努力、最幸运、也是最幸福的女子。她眼中除开刘宏,便再无它想。
现在,她除开每五日能看到刘宏一次之外,剩下的时间,都是坐在中宫偌大的前殿内,看着那些被刘宏宠幸过的妃嫔来朝见自己。
自己还这么年轻,漫漫长夜,孤身一人,卧榻之上,辗转反侧,徒看心上人与其他女子嬉戏玩闹,好不快活。
何艳心中问自己:自己有错吗?
王美人这贱婢,诞下皇子来,不就是为了与自己的皇儿来争夺皇位吗?
刘宏见何艳这副呆呆傻傻的模样,眼中的厌恶神色愈发浓烈了些。
将拎着何艳发髻的手松开,刘宏转身往殿门处走去,不带感情的声音在殿内回响。
“皇后的位子,未尝不能换人来坐一坐,如孝桓帝时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