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穿越做皇帝,体验三千嫔妃 > 第376章 药膳食谱传街巷,童蒙医课启新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6章 药膳食谱传街巷,童蒙医课启新篇

瑞国都城的盛夏,蝉鸣聒噪,双邦医馆的门前却比往日更热闹。陈松与李修远合编的《双邦药膳食谱》今日正式刊印,百姓们拿着刚领到的小册子,围在医馆的凉棚下讨论,油墨的清香混着草药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张奶奶,这‘金银花炒鸡蛋’真能清热?”一个抱着孩子的瑞国妇人指着食谱上的插画,画上的鸡蛋金黄,点缀着翠绿的金银花,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张奶奶正帮着分发食谱,闻言笑道:“王妹子,这可是陈神医亲试的方子!我家阿禾昨天吃了,原本嘴角的燎泡都消了。你看这做法,用云罗的土鸡蛋,配瑞国的新摘金银花,快火翻炒,又香又治病。”

旁边的李大叔举着食谱,嗓门洪亮:“还有这‘青翘草炖排骨’,我打算今晚就试试!用瑞国的黑猪排骨,炖云罗的青翘草,李院判说能治咳嗽,比苦药汤好喝多了。”

医馆内,陈松和李修远正接待前来请教的厨子。瑞国御膳房的刘师傅捧着食谱,指着“焰灵花粥”的做法问:“陈神医,这粥里的焰灵花要去蕊吗?我怕有苦味。”

陈松耐心解释:“去蕊留瓣,用瑞国的冰糖腌半个时辰,再和云罗的新米同煮,煮出来又甜又糯,最适合夏天吃。我们云罗的产妇坐月了都喝这个,补气血还不上火。”

李修远补充道:“刘师傅要是做给宫里的娘娘们吃,还可以加些瑞国的莲子,安神效果更好。”

刘师傅连连点头,赶紧让人记下,说要回宫就试做。

联韵学堂的“医药课”今日开课,陈松和李修远特意带着药圃里的新鲜草药来教学。学堂的院子里摆着十几张案几,上面放着金银花、青翘草、焰灵根等草药,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听得格外认真。

“大家看,这是金银花,”李修远举起一株带着花苞的植物,“开黄花时摘一次,开白花时再摘一次,所以叫‘金银花’。用它泡水喝,能治嗓子疼。”

陈松则拿起一株青翘草:“这是青翘草,叶子揉碎了有股清香味,夏天蚊子咬了,涂在皮肤上能止痒。你们看它的叶脉,像不像云罗的河流分布图?”

孩子们听得入神,阿豆举着小手问:“陈爷爷,焰灵根能吃吗?我奶奶总用它泡酒。”

陈松笑着点头:“能吃,但不能多吃。用它炖瑞国的羊肉,能去膻味,还能暖身子,冬天吃最好。”

王砚之指着两种草药的叶子,若有所思道:“李院判,陈神医,金银花的叶子边缘是锯齿状,青翘草的叶子是光滑的,是不是可以从叶子形状分辨草药?”

李修远赞许道:“砚之说得对!认草药先看叶,再看花,最后看根,就像认人先看脸,再看衣裳,错不了。”

课后,孩子们跟着师傅们去药圃实践。狗蛋学得最快,他用瑞国的小铲子给金银花松土,动作有模有样;阿禾则细心地给青翘草浇水,用的是云罗的竹瓢,水量控制得恰到好处。

“狗蛋,你这铲子用得比我还溜!”瑞国的学徒婉儿笑着说,“比在太医院看到的小太监们还熟练。”

狗蛋挠挠头:“我在家给爹娘种庄稼,用惯了锄头,这铲子比锄头轻,好使得很。”

后宫里,苏婉正和兰妃、柳妃品尝御膳房新做的药膳。桌上的“双花炖鸡”用的是瑞国的老母鸡,炖着云罗的焰灵花和瑞国的金银花,汤清味鲜;“青翘草拌豆腐”则是云罗的做法,用瑞国的香醋调味,酸辣爽口。

“这药膳真是妙,”兰妃舀了一勺鸡汤,“既有药的功效,又有菜的香味,比单纯吃药舒服多了。”

柳妃点头:“我已经让人把食谱抄了几十份,送到各宫去,让姐妹们都学着做,夏天吃正好解暑。”

苏婉看着窗外,轻声道:“等过些日子,药圃的草药长好了,咱们请陈松和李修远来宫里,在御花园也开辟一块小药圃,种些常用草药,既能观赏,又能应急。”

御书房里,林羽正看着林风送来的《双邦药膳推广简报》,上面写着都城已有三十多家饭馆推出药膳,百姓反响极好。他对林风笑道:“没想到一本食谱能有这么大用处,既推广了医术,又丰富了饮食,真是一举两得。”

林风拱手道:“陛下圣明。臣听说云罗的酒楼还推出了‘药膳宴’,用双邦药材做了一桌子菜,连外国使臣都去品尝,说要把方子带回本国呢。”

林羽点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让太医院再编几本通俗的医书,比如《孩童常见病防治》《农家急救方》,用两国文字印刷,发到市集的书铺,让百姓都能买得起、看得懂。”

双邦医馆的傍晚,陈松和李修远坐在药圃边的石凳上,看着夕阳给草药镀上一层金边。陈松拿出一个陶壶,里面是新泡的草药茶,递给李修远:“尝尝这个,加了瑞国的蜂蜜,比上次的更甜些。”

李修远喝了一口,笑道:“好茶!对了,我让婉儿把孩子们在课堂上认草药的样子画了下来,打算贴在医馆的墙上,既好看,又能让百姓也学着认。”

陈松点头:“我也让小石头把云罗的草药歌谣翻译成瑞国话,教孩子们唱,‘金银花,黄白花,泡水能治喉咙哑;青翘草,叶儿翘,蚊子咬了它来擦’,好记又好懂。”

两人相视一笑,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歌声,稚嫩的声音唱着草药歌谣,混着药圃里的虫鸣,像一首温柔的夜曲。

属于林羽与三千嫔妃的故事,在这淡淡的药香与歌声里继续书写。而瑞国与云罗的土地上,双邦医馆的灯还亮着,药圃的草药在夜色里悄悄生长,孩子们的歌谣在街巷间回荡——这些带着温度的细节,像一粒粒饱满的种子,在“共生共荣”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终将长成庇护万民的参天大树,让健康与安宁,成为两国百姓最寻常也最珍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