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们哄笑着散开,训练馆里再次响起密集的击球声,乒乒乓乓的节奏越来越快,仿佛是对网络喧嚣的有力回应。
孙莎莎站在发球机前,调整好站位,眼神专注地盯着高速射出的白球。
机器发出的嗡鸣声中,她仿佛看到了无数网友的评论,那些热烈的、质疑的、理性的、荒诞的声音,此刻都化作了训练馆里漂浮的尘埃。
随着球拍有力挥出,白色小球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所有的喧嚣都被切割成细碎的光影,消散在汗水与拼搏交织的训练日常里。
而在网络世界的另一端,关于 “莎头cp” 的讨论仍在继续发酵。
有人发起 “最甜同框瞬间” 的投票,参赛作品从训练时的眼神交汇,到比赛后击掌庆祝,应有尽有,甚至还有粉丝自制动画还原 “心动场景”;有人开贴分析两人服装颜色的 “情侣款” 可能性,连袜子的条纹方向、鞋带的系法都不放过;还有技术流网友制作了两人历年同框的时间轴,试图找出感情发展的 “关键节点”,并配上煽情的旁白。
更有甚者,开始研究两人使用的球拍型号、护腕颜色,声称这些装备细节都暗藏 “爱的密码”,比如球拍的重量差代表 “爱的承重”,护腕颜色的搭配是 “心有灵犀”。
热度虽有起伏,但粉丝们的热情却从未消退,这场因热爱而起的网络狂欢,似乎永远没有终点。
新的讨论话题不断涌现,有人开始对比两人的饮食习惯,说 “爱吃辣的王头头和爱吃甜的孙莎莎是天生互补”,还制作了趣味漫画;还有人分析他们的社交账号关注列表,试图找出隐藏的互动线索,甚至发起 “寻找莎头共同关注” 的活动。
一晃几天过去,九月底的京市,秋风裹着些许落叶掠过街道,在地上堆成金色的波浪。
乒乓球队大巴缓缓驶入比赛场馆旁的训练基地。
孙莎莎趴在车窗上,短发被空调风吹得翘起几缕,圆脸蛋贴着冰凉的玻璃,呼出的白雾在玻璃上凝成水珠。
她望着窗外 “大满贯赛事” 的巨幅海报,上面是今年最近新换的照片,身着笔挺队服,孙莎莎对那个笑容很满意。
“今年这张拍得还挺精神。” 她伸手隔着玻璃摸了摸海报上自己的脸,突然想起拍照那天摄影师让她笑出 “能夺冠的气势”,结果她硬是把嘴角咧到耳根,拍完后腮帮子酸了好久。
走进训练馆,混合着橡胶和薄荷膏的味道扑面而来,场馆内球台错落分布。
孙莎莎走到自己的专属球台,邱指早已在对面就位,手中握着一筐乒乓球。
“今天着重练接发球,注意力集中!” 邱指的声音响起,他特意把球筐晃得 “哗啦” 作响,随即将球高高抛起,手腕一动,球带着强烈的旋转朝孙莎莎飞过来。
那球像枚小火箭,在空中划出白色的弧线。
孙莎莎深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紧盯来球,身体微微前倾,做好了接球准备。
“啪!” 她一个侧身拉球,白色小球擦着球台边缘飞过去,速度太快,在空气里划出一道虚影,球撞在挡板上发出 “咚” 的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