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沧桑之情 > 第28章 慈善秀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纽约曼哈顿中城,夜幕初降,已然是璀璨星河落凡尘。第五大道旁,一栋拥有百年历史、如今被改造为顶级会员制酒店的大厦,此刻正焕发着与沧桑石壁截然不同的、极致的现代奢华。巨大的黄铜旋转门被身着笔挺制服、戴着白手套的门童缓缓推开,温暖的、混合着昂贵香氛、雪茄烟丝与鲜花清甜的气息,如同无形的浪潮,瞬间将踏入者温柔包裹。

林雪薇的座驾——一辆线条流畅、通体漆黑、如同暗夜幽灵般的宾利慕尚——无声地滑停在铺着深红色天鹅绒地毯的门廊前。侍者躬身拉开车门,一只镶嵌着细碎水晶、鞋跟尖利如锥的Jimmy choo定制款高跟鞋率先踏出,稳稳踩在柔软的地毯上。紧接着,是包裹在一条Vera wang当季高定晚礼服中的曼妙身影。礼服是深邃如午夜星空的墨蓝色,丝绸面料流淌着月光般柔滑的光泽,简洁的露背设计勾勒出蝴蝶骨优雅的线条,裙摆处则以同色系薄纱堆叠出云朵般的层次感,行走间,如暗潮涌动,星光隐现。她颈间佩戴着一条设计极简却分量十足的铂金镶钻项链,主钻在酒店辉煌的灯火下折射出冰冷而锐利的光芒,与她耳垂上两颗水滴形钻石耳钉交相辉映。精心打理过的长卷发松散地挽在脑后,几缕发丝慵懒地垂落颈侧,妆容是无可挑剔的裸妆效果,只在眼尾处用深棕色眼线微微上挑,勾勒出几分清冷疏离的气质。

助理艾米莉——一位同样穿着剪裁利落的黑色小礼服裙、妆容精致、神情干练的年轻女性——迅速从另一侧下车,紧随其后,手中拿着一个镶嵌着鳄鱼皮纹路的记事本和平板电脑。

“林小姐,一切安排就绪。”艾米莉的声音压得极低,语速快而清晰,“《城市风尚》和《华裔之声》的记者确认出席,摄影团队已就位。通稿初稿已发您邮箱,重点强调了您对环保理念的深度认同和身体力行。拍品是13号,福利院儿童集体创作的抽象画《彩虹家园》,起拍价预估不高,但象征意义极佳。”她顿了顿,补充道,“吴太太和她的几位朋友已经到了,在休息区。”

林雪薇微微颔首,脸上保持着恰到好处的、仿佛经过精密计算的微笑,眼神平静无波,如同两泓深不见底的寒潭。她迈步,高跟鞋踩在厚实的地毯上,悄无声息。旋转门内,是另一个世界。

宴会厅被布置得如同童话中的水晶宫殿。巨大的枝形水晶吊灯从挑高近十米的穹顶垂落,成千上万颗切割完美的水晶折射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将整个空间映照得亮如白昼。四周墙壁镶嵌着鎏金装饰板,悬挂着价值不菲的现代艺术真迹。中央铺着象牙白色的长绒地毯,上面摆放着数十张铺着雪白亚麻桌布、点缀着新鲜空运兰花和银质烛台的圆桌。衣着光鲜的宾客们端着香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谈笑。空气中流淌着现场弦乐队演奏的舒缓爵士乐,混合着名贵香水、美食和美酒的气息,构成一种名为“顶级社交圈”的独特味道。侍者穿着笔挺的燕尾服,端着盛满各色佳肴和顶级香槟的托盘,如同训练有素的游鱼,在衣香鬓影间无声穿梭。

吴太太——一位身材丰腴、穿着繁复刺绣旗袍、佩戴着满绿翡翠项链和耳环的中年贵妇——立刻看到了林雪薇,脸上堆起热情洋溢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带着她特有的、略微夸张的腔调:“哎哟,雪薇!你可算来了!瞧瞧这身儿,啧啧,真真是仙女下凡!把我们这些老菜帮子都比下去啦!”她亲热地挽住林雪薇的胳膊,将她引向自己那个由几位同样珠光宝气的太太组成的圈子。

“吴阿姨过奖了。”林雪薇微笑着,声音轻柔得体,任由对方挽着,目光在几位太太脸上礼貌地掠过,微微颔首致意。寒暄、赞美、无关痛痒的社交辞令如同精致的羽毛,在空气中轻轻飘荡。话题很快转到了即将开始的拍卖。

“雪薇啊,听说你这次盯上了那幅孩子们的画?”一位戴着硕大钻石胸针的太太好奇地问,眼神里带着探询。

林雪薇端起侍者适时递上的一杯气泡水,指尖冰凉的水晶杯壁带来一丝清醒。她微微一笑,语气带着一种经过精心修饰的、恰到好处的悲悯:“是的,陈阿姨。看到那幅《彩虹家园》,虽然笔触稚嫩,但色彩里那种对美好家园的纯粹向往,很打动我。孩子们的世界总是最干净的。”她的话语如同溪流般清澈悦耳,带着一种天然的、令人信服的感染力。

“哎呀,说得真好!”吴太太立刻拍手称赞,仿佛林雪薇说出了什么惊世箴言,“雪薇就是心善!又有眼光!这钱花出去才有意义嘛!哪像我们家那个败家子儿,就知道买些没用的跑车!”

“是啊是啊,雪薇小姐这份爱心,真是难得。”其他几位太太也纷纷附和,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林雪薇保持着得体的微笑,轻轻抿了一口杯中的气泡水。冰凉的气泡在舌尖炸开,带来一丝微弱的刺激。她眼角的余光瞥见不远处,艾米莉正拿着平板电脑,与两位挂着媒体证、端着相机的记者低声交谈着什么,记者一边听一边点头,眼神不时瞟向自己这边。镁光灯偶尔亮起,捕捉着场内其他名流的身影。她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被纳入某种预设的叙事框架中。

拍卖环节在悠扬的小提琴独奏曲中正式开始。专业的拍卖师身着笔挺的黑色礼服,站在铺着深红色绒布的小型拍卖台后,口齿清晰,富有激情地介绍着每一件拍品。拍品五花八门:非洲部落的古董面具,欧洲新锐艺术家的装置作品,限量版珠宝腕表,甚至还有某位好莱坞明星捐赠的、带有签名的复古皮夹克……竞价牌此起彼伏,气氛逐渐升温。每一次落槌,都伴随着礼貌的掌声和成交价的宣布。

林雪薇安静地坐在靠前的圆桌旁,姿态优雅。她偶尔与同桌的吴太太等人低声交谈几句,脸上始终带着那抹无懈可击的浅笑。只有当拍卖师介绍到第13号拍品时,她的身体才几不可察地微微前倾了一下。

“接下来,是第13号拍品。”拍卖师的声音带着一丝特意渲染的温情,“这幅充满童趣与生命力的作品,名为《彩虹家园》,由本市‘阳光天使’福利院的孩子们集体创作完成。它代表了孩子们心中最纯净、最美好的世界愿景。起拍价,1500美元。”

聚光灯打在那幅画上。画布不大,色彩却异常鲜艳浓烈,甚至有些杂乱无章。大片的蓝色代表天空和海洋,扭曲的绿色线条像是树木或草地,几座歪歪扭扭、用鲜红和明黄涂抹的小房子点缀其间,一道粗壮的、由各种亮色涂抹而成的彩虹横跨整个画面。笔触稚嫩,毫无技巧可言,充满了孩童特有的、不受拘束的想象力。在周围那些或古朴或前卫、充满艺术价值的拍品衬托下,它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却又因其“慈善”的标签而带上了一层特殊的光环。

拍卖师话音刚落,场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这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的拍品,往往需要一些“引导”。

林雪薇没有立刻举牌。她微微侧过头,仿佛在认真欣赏那幅画,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遮住了眸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那情绪太快,快得连她自己都难以捕捉,或许是一丝怜悯,或许是一丝对这份“任务”的漠然?她端起酒杯,指尖在冰凉的水晶杯壁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就在这时,坐在她侧后方的艾米莉,不动声色地、幅度极小地举起了手中那个不起眼的黑色竞价牌——66号。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一丝犹豫。

“66号!这位女士出价1500美元!”拍卖师立刻捕捉到了这个信号,声音洪亮地宣布。

短暂的沉默被打破。场内有几处也试探性地举起了牌子。

“1700美元!”

“2000美元!”

竞价缓慢攀升,幅度不大。显然,大家对于这幅画的实际价值心知肚明,参与更多是出于社交礼仪或对慈善事业象征性的支持。

艾米莉面无表情,仿佛一个精准的执行机器。每当有人出价,她便在拍卖师目光扫视过来时,再次冷静而迅速地举起手中的66号牌,将价格稳稳地推高一个台阶。2500美元……3000美元……3500美元……

林雪薇端坐在那里,姿态没有丝毫变化,脸上依旧是那抹清浅得体的微笑,仿佛场内的竞价与她毫无关系。只有离她最近的吴太太,似乎察觉到她握着酒杯的手指,在艾米莉每一次举牌时,会几不可察地收紧那么一瞬,指关节泛起极细微的白色,随即又迅速恢复如常。她偶尔会随着拍卖师的指向,目光投向那幅《彩虹家园》,眼神平静无波,像是在欣赏一件与己无关的艺术品。

当价格被艾米莉推高到5000美元时,场内参与竞价的人明显少了。这幅画的市场价值,显然远远低于这个数字。最后一位竞拍者是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绅士,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放下了牌子,对林雪薇的方向报以一个理解的微笑。

“5000美元!第一次!”拍卖师环视全场。

无人应答。

“5000美元!第二次!”

场内安静。

“5000美元!第三次!”拍卖师手中的木槌高高举起,带着一丝即将完成任务的轻松,“成交!恭喜66号这位女士!这幅充满爱与希望的《彩虹家园》,属于您了!感谢您为‘阳光天使’福利院的孩子们献上的慷慨爱心!”

“啪!”清脆的落槌声在宴会厅里回荡。

瞬间,所有聚光灯、所有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磁石吸引,齐刷刷地聚焦在林雪薇身上!无数道视线,带着欣赏、赞叹、探究、羡慕、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将她牢牢锁定。早已准备好的摄影记者们更是蜂拥而至,快门声如同密集的雨点般响起,刺眼的闪光灯疯狂闪烁,将她和那幅刚刚拍下的画作笼罩在一片炫目的白光之中。

林雪薇在艾米莉的轻声提醒下,优雅地站起身。面对汹涌而来的镜头和目光,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变得更加明媚、更加“真实”,仿佛真的被巨大的喜悦和满足所充盈。她微微侧身,面向那幅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捧过来的《彩虹家园》,伸出戴着丝质长手套的纤纤玉手,指尖轻轻拂过画框的边缘——动作轻柔,如同对待一件稀世珍宝。她微微低下头,目光落在那些稚嫩而狂放的色彩上,长长的睫毛再次垂下,在闪光灯的强光下,遮住了所有可能泄露的情绪。嘴角上扬的弧度被精心调整到最完美的角度,配合着摄影师们的要求,摆出各种“欣赏”、“感动”、“与作品心灵相通”的姿态。

镁光灯的海洋里,她像一位加冕的女王,接受着万众瞩目。这幅价值5000美元、出自福利院孩童之手的涂鸦,此刻成了她慈善王冠上最耀眼、也最具象征意义的那颗宝石。周围的掌声更加热烈,夹杂着“bravo!”、“wonderful!”的赞美。吴太太更是激动地拍着手,仿佛与有荣焉。

闪光灯的热度仿佛还残留在视网膜上,拍卖环节的热潮刚刚退去,一个微型的记者招待会便在宴会厅一侧用丝绒绳临时隔出的区域迅速布置起来。背景板上印着此次慈善晚宴的主办方Logo以及醒目的“绿色地平线”项目标识。林雪薇在艾米莉和另外两名公关人员的簇拥下,从容地走到小巧的发言台后。她脸上的笑容依旧完美,只是眼神深处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程式化的疲惫。

几位记者早已等候在此,除了艾米莉之前提到的《城市风尚》和《华裔之声》,还有一两家其他媒体的面孔。他们手中的录音笔、话筒和相机都对准了台上的焦点。

一位穿着干练套装、戴着细框眼镜的华裔女记者率先提问,语速很快,带着职业性的敏锐:“林雪薇小姐,祝贺您拍得这幅意义非凡的作品!我们注意到您一直积极参与‘绿色地平线’项目,能分享一下您在项目中具体负责哪些工作吗?比如,您深入北欧森林期间,主要参与了哪些具体的环保行动?取得了哪些可以量化的成果?”

问题直指核心,带着对“具体贡献”的探寻。

林雪薇脸上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如同精致的面具。她刚要开口,站在她侧后方半步的艾米莉却如同训练有素的猎豹,极其自然地向前迈了一小步,恰到好处地挡在了林雪薇和提问记者之间,脸上瞬间绽放出比林雪薇本人更加热情、更加无懈可击的职业笑容。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林小姐以及‘绿色地平线’项目的关注!”艾米莉的声音清亮悦耳,带着公关人员特有的、滴水不漏的流畅,“林小姐在项目中,主要担任的是理念倡导者和国际资源协调者的关键角色。她凭借其广泛的国际视野和影响力,致力于将‘绿色地平线’先进的环保理念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并积极搭建东西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沟通桥梁。至于具体的执行细节,”艾米莉的笑容不变,语气却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遗憾”和“原则性”,“由于项目涉及多国合作、部分技术细节以及商业保密条款,很抱歉暂时无法向公众透露更多。但我们相信,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未来会有更多振奋人心的阶段性成果发布,届时一定第一时间与各位媒体朋友分享!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官方的项目进展通报!”她巧妙地用一个“未来”的承诺,堵住了对“当下具体行动”的追问。

提问的女记者显然对这个官方辞令式的回答不甚满意,还想追问。艾米莉却已经微笑着将目光转向了下一位举手的外籍男记者,仿佛刚才的问题已经圆满解答。

男记者的问题则聚焦于那幅画:“林小姐,您以远高于起拍价的价格拍下这幅儿童画作,这份慷慨令人钦佩!请问这幅画您打算如何收藏?拍卖所得款项将具体用于福利院儿童的哪些方面?是否有明确的执行计划和监督机制?”

艾米莉再次无缝衔接,笑容依旧完美:“感谢您的提问!林小姐非常珍视这份来自孩子们纯净心灵的礼物,这幅《彩虹家园》将被精心保存,作为她投身公益事业的珍贵纪念和持续动力。关于善款的用途,”她的语气更加郑重,“本次拍卖所得,将全部注入‘阳光天使’福利院设立的专项基金,用于改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必要的心理关怀服务。具体的执行将由福利院专业的团队负责,并接受相关慈善监管机构的审计和监督。我们相信每一份爱心都能落到实处!”她再次强调了“全部注入”、“专业团队”、“审计监督”这些充满安全感的词汇,却巧妙地回避了任何具体的数字分配和独立第三方监督机构的名字。

记者招待会就在艾米莉精准的“挡拆”和滴水不漏的官方回应中有序进行。林雪薇只需在艾米莉回答完毕后,适时地点头,报以温和而赞同的微笑,偶尔补充一两句诸如“孩子们的未来值得最好的守护”、“环保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之类高度概括、绝对正确的感言。镁光灯依旧闪烁,记录着她优雅的姿态和“充满爱心”的瞬间。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顶层公寓巨大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室内恒温恒湿,静谧得如同真空。林雪薇穿着丝质的晨袍,赤脚踩在柔软温暖的羊毛地毯上,手中端着一杯黑咖啡。她面前宽大的大理石茶几上,摊开着几份印刷精美的报纸和杂志。

家族控股的海外华文媒体头版头条,赫然是昨晚她手抚画框、沐浴在闪光灯下的巨幅照片。标题用醒目的金色字体写着:“名媛林雪薇慈善晚宴慷慨出手,五千美元拍得童心之作《彩虹家园》!”副标题是:“身体力行支持环保与儿童公益,诠释新时代青年领袖担当!”

报道正文极尽溢美之词:

> “昨夜,于曼哈顿xx酒店举行的年度慈善拍卖晚宴星光熠熠。华人名媛、林氏集团千金林雪薇小姐盛装出席,成为全场焦点。在拍卖环节中,林小姐展现出非凡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以5000美元的高价,成功拍得由‘阳光天使’福利院孩童集体创作的画作《彩虹家园》,引发全场热烈掌声。

> 林雪薇小姐一直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尤其关注环保与儿童福祉。她不仅是国际知名环保组织‘绿色地平线’项目的坚定支持者,更曾亲赴北欧参与实地考察,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此次高价竞拍儿童画作,再次彰显其回馈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拳拳之心。

> 据悉,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改善福利院儿童的生活与教育条件。林雪薇小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们的纯真和创造力是世界的希望。能为他们的梦想添砖加瓦,是我的荣幸。’其言行一致、慷慨无私的善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堪称青年一代的楷模。”

报道旁边,还配发了几张昨晚记者会上的照片,林雪薇在照片中笑容温婉,眼神“坚定”。文章下方,是家族企业官网和几个主要社交平台账号的转发链接,评论区里充斥着粉丝和“路人”的赞美:

“人美心善薇薇安!”

“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气质,由内而外的修养!”

“五千刀买幅小孩涂鸦?有钱任性!不过做慈善嘛,点赞!”

“支持环保!支持公益!林小姐好样的!”

林雪薇端起咖啡杯,指尖感受着瓷器的温润。她的目光扫过那些热情洋溢的赞美词句,掠过照片上自己那张被精心修饰过、完美得如同假面的笑脸,最终落在了报道中那句轻描淡写的“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改善福利院儿童的生活与教育条件”上。没有具体的金额分配比例,没有提及任何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没有后续追踪报道的计划……只有“全部用于”这个充满道德高度却又模糊无比的承诺。

她放下咖啡杯,发出轻微的磕碰声。赤脚踩在地毯上,无声地走向客厅一角。那幅《彩虹家园》已经被专业的装裱师连夜处理好,此刻正悬挂在特意空出的一面墙上。昂贵的定制画框线条简洁流畅,深色的木质衬得画布上那些狂放不羁的色彩更加刺眼。

林雪薇在画前停下脚步。公寓里恒温的暖气很足,她却感到指尖传来一丝凉意。她伸出手,指尖没有去触碰那些鲜亮的颜料,而是落在了冰冷光滑的画框玻璃上。玻璃隔绝了油彩的质感,也隔绝了……某种东西。画中那扭曲的绿色线条、鲜红的小房子、跨越画面的粗壮彩虹,在顶级公寓冷色调的极简装修风格衬托下,显得如此突兀,如此……格格不入。像一件被强行嵌入的、与周遭环境毫无关联的、精致的装饰品。

她静静地看着。看着画中那片被孩子们想象出的、色彩浓烈到失真的“家园”。那纯粹的、毫无杂质的向往,被装裱在昂贵的框里,悬挂在这远离尘嚣、空气都经过过滤的顶层空间里。镁光灯的灼热、拍卖师的落槌声、记者们程式化的问题、艾米莉滴水不漏的回答、报纸上华丽的辞藻、评论区里汹涌的赞美……所有的喧嚣和浮华,如同潮水般退去,最终只留下眼前这片凝固的、沉默的、色彩喧嚣的“彩虹”。

指尖下的玻璃,冰冷坚硬。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空洞感,如同无声的潮汐,悄然漫过心口,冰冷而粘稠。那空洞感深处,似乎还残留着福利院孩子们懵懂的眼神,以及昨夜记者招待会上,那位华裔女记者镜片后一闪而过的、未被满足的探究光芒。这光芒比镁光灯更刺眼,比画框的玻璃更冰冷。她收回手指,指尖的凉意,仿佛已渗入骨髓。公寓里依旧温暖如春,静得能听到自己平稳而缓慢的心跳。那心跳声,在这片被精心装饰的空洞中,显得如此清晰,又如此……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