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沧桑之情 > 第23章 井台温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秋的乡野,寒意已浸透骨髓。李家洼乡中的傍晚,天色早早沉了下来,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将最后一点天光也吞噬殆尽。风像无数冰冷的钢针,从四面八方毫无遮拦地呼啸而来,卷起操场上干燥的尘土,打着旋儿扑向低矮的校舍。枯草伏在冻硬的土地上瑟瑟发抖,远处村落几缕稀薄的炊烟,刚升起便被寒风撕扯得无影无踪。空气里弥漫着枯败草木的腐气、劣质煤块燃烧后刺鼻的硫磺味,还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属于北方荒原的萧瑟与寂寥。

张二蛋拖着灌了铅般的双腿,从初二班那间窗户漏风、墙壁透寒的教室里走出来。他裹紧了身上那件洗得发白、早已失去保暖功能的灰蓝色旧夹克,领口磨出的毛边蹭着冻得发木的下巴。一天的课业结束,但属于他的“工作”远未停止。腋下夹着一大摞刚收上来的学生作文本,粗糙的纸张边缘硌着胳膊。胃里因为晚饭只啃了两个冷硬的杂粮馒头,此刻空空如也,正隐隐地、持续不断地泛着酸水,带来一阵阵痉挛般的钝痛。更难以忍受的是那股深入骨髓的寒意,像无数细小的冰虫,钻进单薄的裤管,啃噬着早已冻得失去知觉的小腿和脚趾。

他搬了个矮小的、腿脚有些不稳的板凳,挪到宿舍门口那口老旧的压水井旁。井台是用粗糙的青石垒砌的,长满了滑腻的深色苔藓,在暮色中泛着幽暗的光。井口上方架着锈迹斑斑的铁制压水手柄,像一只沉默的、锈蚀的臂膀。他小心翼翼地将一盏小小的煤油灯放在井台边缘相对平整的地方。玻璃灯罩被烟熏得有些发黄,里面豆大的火苗在凛冽的寒风中顽强地跳跃着,投射出一圈昏黄、微弱、不断摇曳的光晕,仅仅能照亮井台方寸之地和脚下冰冷坚硬的土地。这点微光,是这片寒冷黑暗里唯一的热源和慰藉。

几只不知死活的小飞蛾被这微弱的光明吸引,从无边的黑暗中扑棱棱飞来,徒劳地撞击着滚烫的玻璃灯罩,发出细微而执拗的“啪啪”声,更添几分寂寥。张二蛋搓了搓冻得通红、几乎失去知觉的双手,对着掌心呵了几口热气,白色的雾气瞬间被寒风卷走。他翻开最上面一本作文本,借着那点昏黄摇曳的光,拿起一支廉价的红色圆珠笔。笔身冰凉,冻僵的手指几乎握不住,每写一个字都异常艰难,歪歪扭扭,像在爬行。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

一行行稚嫩却无比认真的字迹,在昏黄的灯光下艰难地映入眼帘:

“俺想当医生,俺娘总腰疼,俺想治好她,让娘直起腰……”

“俺想像张老师一样有文化,回村教娃娃们识字,让他们别像俺爹,连名字都不会写……”

“俺想开大汽车,很大很大的那种,带俺爹俺娘去省城看看,听说那里楼可高了……”

“俺想飞出大山,去看看大海是啥样的,是不是真的比俺们村头的河大一百倍、一千倍……”

这些朴素得带着泥土腥气、却又像钻石般闪着微光的梦想,每一个字都像一枚烧红的小针,扎进张二蛋冰冷疲惫的心窝。梦想?在这四面透风的教室里,在这冻得人灵魂出窍的寒夜,在他自己都看不到前路亮光的迷茫中,这个词显得如此奢侈,又如此沉重。一股巨大的酸楚和无力感,混杂着对孩子们的心疼,沉沉地压在胸口,几乎让他喘不过气。

他努力集中精神,在作文本上写下鼓励的评语,红笔在冻僵的手指下艰难地移动:

“想法很好!医生能救很多人,要好好学习!”

“当老师好!知识能改变命运,老师相信你!”

“开大汽车带爹娘看世界,孝顺!加油!”

“大海很美!只要努力,一定能看到!”

写几句,就不得不停下来,对着冻得发紫、快要握不住笔的双手使劲呵气,用力地搓揉。温热的呼吸在冰冷的空气中瞬间变成白雾消散,短暂的暖意稍纵即逝。煤油灯的火苗跳跃着,将张二蛋佝偻着批改作业的身影,扭曲放大,投射在身后那面布满霉斑和水渍的斑驳墙壁上,像一个被生活重担压垮的剪影。井台的冰冷透过薄薄的板凳,一丝丝侵蚀着他的身体。远处,几声寥落的犬吠在无边的寒夜里飘荡,更显得这方寸灯火的孤寂与微弱。

---

就在张二蛋被寒冷和疲惫反复捶打,意识都有些模糊的时候,一阵极其轻微、带着犹豫的脚步声,踏碎了井台周围的死寂。

“嚓…嚓…”

那声音很轻,踩在冻硬的土路上,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由远及近,最终停在了离井台几步远的地方。

张二蛋从作文本中茫然地抬起头,冻得有些麻木的神经一时没反应过来。昏黄的灯光外,是浓得化不开的黑暗。他眯起眼睛,努力朝声音来源望去,只看到一个极其模糊、瘦小的轮廓,怯生生地立在光晕的边缘,像一片随时会被寒风吹走的枯叶。

“谁…谁啊?”他声音沙哑地问,被冷风呛得咳嗽了两声,喉咙干涩发紧。

那个小小的黑影没有回答,只是又往前挪动了一小步,半个身子终于探进了煤油灯昏黄摇曳的光圈里。

是小玲。

张二蛋班上一个最不起眼、也最让人心疼的女生。她个子小小的,比同龄人矮了大半个头,瘦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小脸被深秋的寒风刮得皴裂,布满了细小的血口子,鼻尖冻得通红,像颗小樱桃。身上裹着一件洗得发白、打着好几块颜色不一补丁的旧花棉袄,棉絮从破口处钻出来,袖口长得遮住了半个手掌。脚上穿着一双同样破旧、明显大了几号的棉鞋,鞋帮磨损得露出了里面的褐色棉絮。她站在那里,小小的身体在刺骨的寒风中控制不住地微微瑟缩着,像寒风中一株颤抖的小草。

她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此刻像受惊的小鹿,怯生生地望着张二蛋,眼神里充满了不安和一种近乎虔诚的期待。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仿佛被冻僵了,又像是鼓足了极大的勇气。

“小玲?”张二蛋认出了她,心头一紧,连忙放下手中的笔和作文本,“这么晚了,天这么冷,你怎么还没回家?快过来!”他朝她招招手,声音里带着真切的担忧。这孩子家是班上最困难的,父亲在遥远的矿上,一年难得回来一次,母亲常年病恹恹的,家里全靠一个年迈的奶奶操持。

小玲听到老师招呼,似乎松了口气,但并没有立刻走过来。她像是想起了什么极其重要的事情,慌忙地把一直藏在身后、用那件过于宽大的旧棉袄下摆紧紧捂着的小手伸了出来。她的动作笨拙而小心,仿佛怀里揣着的是易碎的珍宝,又像是怕那宝贵的热气溜走。

她一层一层,极其缓慢地解开那裹得严严实实的、脏兮兮的旧棉袄下摆。随着布料的掀开,一股极其霸道、无比诱人的气息,瞬间在冰冷潮湿、弥漫着煤油和霉味的空气里炸裂开来!

那是混合着草木灰烬烟火气、泥土焦香和浓郁甘甜的味道!纯粹、原始、带着生命最本真的热度!

张二蛋整个人都僵住了!眼睛不由自主地睁大,死死盯住小玲那双从破旧棉袄里小心翼翼捧出来的小手。

昏黄摇曳的煤油灯光下,小玲摊开的手掌里,是一个烤红薯!

个头不大,形状也不甚规则,外皮被烤得焦黑发硬,布满了炭火燎过的痕迹,有些地方甚至裂开了深深的口子。然而,正是从那裂开的口子里,金灿灿、红彤彤、还蒸腾着袅袅白气的红薯瓤肉暴露无遗!那滚烫的热气裹挟着无法抗拒的浓郁甜香,正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像一束有形的暖流,瞬间刺破了周遭冰冷的黑暗与寒意!那金红的色泽,在昏黄的灯光映照下,如同最温暖的琥珀,散发着生命最质朴的光芒!

“张老师…给。”小玲的声音细细的,带着浓重的鼻音,被寒风冻得有些发颤,却异常清晰。她将那双捧着红薯的小手,努力地、又带着点羞涩地往前递了递,清澈的大眼睛里闪烁着纯粹而温暖的光芒,那光芒小心翼翼地、无比郑重地捧着她能拿出的最好东西,像黑暗里努力捧出自己所有光明的小小火种。“我奶…我奶刚烤好的…埋在灶膛的热灰里煨着呢…可甜了!奶说…老师批作业冷,吃了暖和…”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凝固了。

所有的寒冷、疲惫、饥饿、胃部的绞痛、对补贴遥遥无期的焦虑、对未来的茫然无措……如同遭遇了阳光的坚冰,在张二蛋的心头轰然碎裂、崩塌、消融!一股汹涌的、滚烫的热流,带着无法抗拒的力量,猛地从心底最深处冲上鼻腔,直冲眼眶!酸涩感像海啸般瞬间淹没了所有感官,冲垮了强撑的堤坝!

他呆呆地看着那个焦黑的、却散发着无与伦比温暖和香甜气息的红薯,看着小玲那双冻得通红、布满细小裂口、却盛满了最纯净心意的小手,看着她身上那件破旧单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棉袄……喉咙像是被一只滚烫的、无形的大手死死扼住,噎得生疼,一个字也挤不出来。鼻翼剧烈地翕动着,眼前的一切瞬间被一层滚烫的水雾彻底模糊!

他几乎是踉跄着从板凳上站起来,腿脚因为久坐和寒冷而麻木僵硬,差点摔倒。他顾不上这些,一步跨到小玲面前,蹲下身,让自己的视线与她平齐。他伸出自己那双同样冰凉、沾着红墨水印迹和粉笔灰的大手,动作极其轻柔地、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庄重,像接过一件无价的珍宝般,小心翼翼地、稳稳地接过了那个烫手的红薯。

沉甸甸的!那滚烫的温度,透过粗糙焦硬的外皮,如同最炽热的暖流,瞬间穿透了他冻僵的手掌,沿着手臂的脉络汹涌奔腾,直抵冰冷的心脏!那霸道的香甜气息,更是蛮横地钻进他的鼻腔,唤醒了沉睡的味蕾,也唤醒了他身体里某种近乎熄灭的东西。

“谢谢你…小玲…”张二蛋的声音响起,哽咽得厉害,沙哑得完全变了调,带着浓重的鼻音和无法抑制的颤抖。他努力想对着眼前的孩子挤出一个笑容,嘴角却像灌了铅般沉重,不受控制地向下撇着,微微抽搐。滚烫的泪水在眼眶里疯狂打转,视线里小玲那张冻红的小脸和那双纯净的眼睛,变得一片朦胧。

小玲看到老师接过了红薯,脸上立刻绽放出一个羞涩而满足的笑容,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完成了一件无比重大的使命。那笑容如此纯粹,像阴霾天空里骤然透出的一缕阳光,瞬间照亮了这寒冷的井台。她小声说了句:“老师再见。”便像只终于安心的小鹿,转身飞快地跑开了,瘦小的身影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快,很快便融入了井台灯光之外的、无边无际的浓重夜色和呼啸的寒风中。

---

张二蛋依旧蹲在原地,手里紧紧捧着那个滚烫的源头。煤油灯昏黄的光晕笼罩着他和小小的井台,在他身后的墙壁上投下一个巨大而晃动的影子,仿佛一个沉默的守护者。红薯的温度源源不断,像一个小小的太阳,温暖着他冻僵的双手,驱散着四肢百骸的冰冷。那浓郁的、带着泥土和炭火气息的甜香,霸道地占据了他所有的感官。

寒风依旧在耳边呼啸,卷起地上的枯叶和尘土。但此刻,这风似乎再也无法侵入这方寸之地。井台的石面依旧冰冷,但掌心那团炽热的温度,却仿佛连接着地心最温暖的力量。

他低下头,目光近乎贪婪地凝视着手中这朴素得近乎神圣的馈赠。焦黑坚硬的外壳,是生活的粗粝与风霜。他伸出依旧有些颤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近乎虔诚地,剥开那层焦硬的外皮。

“咔嚓…”

一声细微而清晰的脆响。随着焦壳的剥落,更加汹涌澎湃的、带着热气的、几乎令人眩晕的甘甜香气喷薄而出!金红色的瓤肉完全裸露出来,饱满、湿润、冒着袅袅不绝的白气,在昏黄的灯光下,像一块流动的、温暖的琥珀,又像大地母亲捧出的、最赤诚的心脏!那诱人的色泽和热气,在冰冷的空气中升腾、弥漫,仿佛拥有着驱散一切黑暗和寒冷的魔力。

再也无法忍耐!张二蛋低下头,将脸凑近那散发着致命诱惑的热源,就着那滚烫的温度,大大地、近乎凶狠地咬了一口!

滚烫!香甜!软糯!一种最原始、最质朴、最纯粹的甘甜滋味,混合着草木灰烬的焦香和泥土的芬芳,瞬间在他冰冷的口腔里爆炸开来!那滚烫的甜蜜如同汹涌的岩浆,顺着喉咙滑下,瞬间熨帖了痉挛抽痛的胃袋,驱散了五脏六腑的寒气!一股强大而温暖的力量,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姿态,直冲头顶!

“唔……”

一声压抑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呜咽,从喉咙深处不受控制地溢出!强忍多时的、滚烫的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再也无法抑制,汹涌地夺眶而出!大颗大颗地、无声地滚落下来,砸在冰冷坚硬的井台石面上,也砸在他捧着红薯的手背上,与那滚烫的薯肉混合在一起。

他顾不上去擦,只是低着头,肩膀剧烈地、无声地耸动着,大口大口地、近乎贪婪地吞咽着。滚烫的薯肉烫得他舌尖发麻,却暖得他心头发颤,灵魂战栗。这哪里只是一个烤红薯?这分明是这片贫瘠土地上最深沉、最滚烫的善意!是穿透无边寒夜和人生迷惘的一束至纯至暖的微光!是陷在泥泞中时,一双小小的、却无比有力的手,递来的最坚韧的绳索!

这滚烫的滋味,是奶奶灶膛里未熄的余烬,是小玲冻红小脸上期盼的眼神,是这沉默土地最朴素的馈赠,更是对他所有坚持、所有迷惘、所有困顿最无声却最有力的回应与救赎!

泪水混合着红薯的香甜,滑入喉咙,咸涩与甘甜交织,如同生活的滋味。他哽咽着,吞咽着,仿佛要将这温暖、这力量、这无言的信任,连同这滚烫的食物一起,深深地、永远地刻进自己的骨血里!

不知过了多久,汹涌的情绪如同退潮般渐渐平复。抽泣声止息,只剩下粗重的、带着哽咽余韵的喘息。张二蛋终于抬起头。脸上泪痕纵横交错,在煤油灯昏黄的光线下亮晶晶的。鼻尖和眼眶通红。但那双眼睛,却像被这泪水彻底洗涤过一般,清澈、明亮、燃烧着两簇小小的、却无比坚定的火焰!那火焰,映着手中那团温暖的金红,也映着井台上那本摊开的、写满了孩子们稚嫩“梦想”的作文本。

寒风依旧在空旷的操场上呜咽,卷起枯黄的草叶。煤油灯的火苗在风中顽强地跳跃着,将井台、板凳、作文本和他挺直的身影,一同笼罩在它微弱却执拗的光晕里。这方寸之地,此刻成了寒冷黑暗世界里,一座温暖而明亮的孤岛。

张二蛋站起身,走到井台边,拿起那本厚厚的、硬壳的、扉页已经泛黄的笔记本。那是他的教育学笔记,也是他的精神灯塔。他翻到扉页,昏黄的光线下,“唯有坚持!”四个钢笔字早已干透,力透纸背。

他拿起笔。冻僵的手指,此刻被红薯的热力和心中的火焰彻底唤醒,重新充满了力量,温暖而稳定。他蘸了蘸红墨水(那是他批改作业唯一鲜艳的颜色),在那四个字的下方,用力地、一笔一划地,添上了一行新的字迹:

“心火不灭,路在脚下。”

字迹沉稳、厚重,红得耀眼,如同心头重新点燃的火焰,又像脚下这片沉默却坚韧的土地。墨迹在昏黄的灯光下微微闪亮,力透纸背。

他合上笔记本,将它紧紧贴在胸前,仿佛能感受到那行新字带来的灼热温度。然后,他重新坐回冰冷的板凳上,拿起那支红笔,翻开了下一本作文本。昏黄的光晕下,他的侧影专注而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煤油灯芯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在这寒夜孤灯的井台旁,轻轻回荡。窗外的风声似乎也变得遥远,这片被温暖和希望照亮的方寸之地,固若金汤。心火已燃,足以照亮前路,无畏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