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这个价格不低了,但张扬还是不满意。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两个数字,推到两人面前:“纺织厂二十二亿,电子厂十八亿。
外债政府来还,但你们得答应 —— 优先录用两家厂子的退休职工子女,技术岗留给原厂的老技术工。”
杨和玉和段承志的目光同时落在纸上,空气瞬间静下来。
二十二亿比总部给的上限多了三亿,十八亿也超出了东方电子的预期。
“张市长,这价格太高了。” 段承志先开口,语气带着为难:“电子厂的土地性质还是工业用地,要转商业用地还得补钱,十八亿不划算。”
“划不划算,段总心里有数。” 张扬指了指窗外:“嘉和正在修高铁,明年通车,电子厂那块地刚好紧挨着高铁。
现在不入手,等高铁通了,价格至少涨五成。”
杨和玉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像是在计算。
过了片刻,他抬头:“二十二亿可以,但华宇要额外要纺织厂旁边的十亩空地,用作员工宿舍。”
“没问题。” 张扬立刻答应:“那块地本来就是规划中的配套用地,只要你们按约定安置职工,手续我让国土局优先办。”
段承志见杨和玉松了口,也不再坚持:“十八亿也行,但电子厂的老设备得留给我们,有些零件还能用。”
“可以。” 张扬拿起笔:“我现在让法务科拟合同,下午就能签。”
两人没想到谈得这么顺利,都有些意外。
杨和玉看着张扬,突然笑了:“张市长,难怪苏主任说你不好打交道,这谈判的本事,确实厉害。”
张扬也笑了:“我不是不好打交道,是不想让职工吃亏,也不想让企业吃亏。
改革要往前走,得大家都满意才行。”
魏浩然刚好进来送文件,听见这话,忍不住多看了张扬一眼。
之前苏建白对接时,对方态度强硬,谁都没想到,张市长几句话就把价格和安置问题都谈妥了。
杨和玉和段承志站起身,跟张扬握了握手:“那我们下午带公章过来,希望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张扬送两人到门口,看着他们的车驶离市政府,才转身回办公室。
魏浩然跟在后面,忍不住问:“张市长,您怎么知道他们会同意加价?”
张扬拿起桌上的文件,笑着说:“华宇的工厂产能不够,急需扩大规模;东方电子想打开内陆市场,嘉和是必经之路。他们比我们更急着签约。”
他顿了顿,又补充:“而且,林书记和陈市长肯定在盯着,要是谈判黄了,他们又要找借口说改革推进不力。现在签了约,他们想挑刺都没机会。”
魏浩然恍然大悟。
原来张市长不仅算准了企业的心思,还把两位主要领导的反应都考虑进去了。
张扬没再多说,拿起电话打给法务科:“把华宇和东方电子的合同拟出来,重点标注员工安置条款和价格,下午三点前送到我办公室。”
挂了电话,他看向窗外。
阳光正好,市政府广场上,几个工人正在给公告栏换内容,新的岗位名单已经打印出来,很快就要贴上去。
这场改革,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
但张扬知道,这还不是结束。
林振华和陈明远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还有更多硬仗要打。
比如他跟两家公司签合约,两人知道后会暴怒。
他都想到了,这很正常,毕竟对方一个是市委书记,一个是市长,怎么也要在谈妥前,通知下吧?
再怎么,这两人也是嘉和市主要领导,而张扬只是常务副市长,哪怕省里赋予他企业改革事宜。
可张扬就是不通知,爱咋滴咋滴。
哪怕这两人把状告到省里,张扬也不担心。
法务科的合同草案送来时,张扬正在看档案。
“张市长,合同按您的要求标了重点。”法务科科长赵东递过文件,指尖在“员工安置”条款上点了点:“华宇要的十亩地,国土局那边查过,确实在配套规划里,就是得补签个补充协议。”
张扬翻到价格页,二十二亿和十八亿两个数字用红笔圈着,旁边附了资产评估表。
他的眸光扫过纺织厂的土地估值,抬头问:“电子厂老设备的清单,段承志那边确认了吗?”
“确认了,上午苏主任已经跟他们对过,连报废的变压器都列进去了。”赵东拿出份清单:“段总说这些零件能拆下来修修,装新生产线能用。”
张扬把清单夹进合同,起身走到窗边。
楼下公告栏前围了些人,几个穿旧工装的职工正仰着头看岗位名单,大家都在“公益性岗位”那栏指指点点。
魏浩然说今早社区干部已经上门走访过李建国,老焊工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拍着胸脯说自己焊枪没生锈。
“让苏建白下午签约时把李建国带上。”张扬突然开口。
赵东愣了下:“带他去?万一他当场闹起来……”
“他不会闹。”张扬指尖敲了敲档案袋:“特级焊工,最在意的是手艺。
华宇的新车间需要老焊工带徒弟,给他个技术顾问的头衔,比啥都管用。”
下午两点半,华宇重工和东方电子的车准时停在市政府楼下。
杨和玉手里拎着红色公文包,里面装着公章;段承志则带了个技术员,说是要最后确认下电子厂的设备清单。
苏建白陪着李建国跟在后面,老焊工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手里攥着个旧搪瓷缸,缸沿磕出了豁口。
“张市长,这位就是李师傅?”杨和玉看见李建国,眼睛亮了亮。
华宇的新车间缺技术骨干,特级焊工正是他们急需的。
李建国没说话,只点点头,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合同,最后落在“技术岗优先录用原厂职工”那行字上。
签约仪式没搞虚的,三方代表坐下就签字。
钢笔划过纸页的沙沙声里,李建国突然开口:“杨总,新车间的焊枪是啥型号?”
杨和玉愣了下,随即笑了:“是德意志进口的otc,比您以前用的老焊机轻三成,精度还高。”
“能试吗?”李建国追问。
“当然能。”杨和玉看向张扬:“要是李师傅愿意,明天就能去厂里熟悉设备。”
李建国没再说话,只看着张扬在合同上签字,红色印章盖下去时,他手里的搪瓷缸轻轻碰了下桌面。
签约刚结束,陈明远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张扬看着来电显示,没接,直接按了静音。
“张市长,陈市长那边……”苏建白有些紧张。
“让他打。”张扬把合同收好:“下午把文件送两份去市委,一份给林书记,一份给陈市长。”
尼玛!
这位是真霸道啊!
签约事情,陈明远怎么可能不晓得?
苏建白就是他的人。
他早已经汇报给市长了。
没想到这位张市长不接市长电话?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霸道的领导,哪怕当初的刘玉田也不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