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围在壁炉边的老人喝了一口麦酒,一旁的大汉哈哈大笑,都认为这个孩子是在说胡话。
武竣听得有趣,逗他继续说,才知道原来并不是没有战事,而是因为并没有向民间征粮加税,据说这孩子的爷爷是大城市的铁匠,当年在战事平息、南北方相安无事的时候就曾经打造铁器,也恍惚听过一些传闻。
只不过这小东西上回见到他爷爷的时候还是四年前!早就已经记不清那些“睡前故事”啦。
又说到各种税务、传闻,渐渐地这个小孩也给带偏了。
小镇上鲜少有什么玩乐的,这里又不像南部那样有秀丽的风光,多半是一些森林和草场,没有太过明显的建筑风格,还有着未挣脱蛮荒的野趣。
除却在小酒馆里有过众人一起聊天的经历,在其他地方就很少有这样能够肆意交谈的机会了,镇上只有一家旅店,大厅很小,甚至容不下三五个人坐在那里吃饭,镇上最宽敞的地方除了小酒馆就只有露天了。
当然,要是本地有什么贵族、富商,就算他们的府邸再宽敞,也是容不下一群普通人喝酒闲谈的。
本地就连冒险者工会都没有,那冒险者的儿子到底年纪小对这事不清楚,那冒险者对这个镇子很是轻视,因此把孩子抱回去的时候就随口说了,只有一个镇子上住了一百五十人,方才能够有冒险者公会派驻。
武竣便拿了一柄波斯样式的镶宝石匕首,用这柄能够在海对面卖得两倍重金子的凡铁换得了这小镇上唯一一位过路冒险者开口。
原来,冒险者工会当初不过是战后用来安置士兵的权宜之计,后头的一应事宜,经过那些贵族的修订已经改变了许多,像是在何处设立、如何往来运送文件、职责等,就都是后头改变过许多回的,与最开始不太一样。
最初的冒险者工会只在城市之中,按照冒险者所说,应该是仅负责退伍军人及相关事宜,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抚恤金等制度,虽然已经脱离了自费参军的原始,更不存在中原的各种先进制度,但是能改造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甚至能够在贵族们的一番考验之后让一位出身平凡但是英勇不凡的士兵最终成为当地的一位绅士。
当然,这里头的弯弯绕绕,自然就不是一个底层冒险者能够知道的了。
但是经过多年的变化,如今的冒险者只需要去冒险者公会登记,就能做任务换得酬劳,再攒下许多积分,积分多了又能兑换东西。
像是这个冒险者,他还算好的,能够接下一个远程的任务,从城里一直走到这个镇子,任务虽然远,但是不难,有一大半的酬劳都是因为要走许多路到这里来,有许多人就只在当地做些任务,俨然变成了一个中介市场。
武竣这就明白,并没有他想的那样高大上,也是因为这个世界不算强大,所谓的冒险者不过是猎户、赏金猎人、私家侦探的统称而已,法师或许会靠这个挣点外快,但不多。
还说什么人多才有冒险者公会驻扎?不过是人多才能运转得起来罢了。
但是这个时代野外行走不安稳,不说那些奇幻生物,就是野兽盗匪都够呛,因此在冒险者公会雇佣人手护卫商队,应该是很常见的事情。
一些行商寻找镖局护卫时,也是要么打听到显眼的驻地,要么就得熟络的人指点才方便。
武竣了解清楚了冒险者工会都做什么,也就没有再多打听,大多数东西在乡间不算难打听,或有一些上流社会的潜规则,也藏在同僚的书房里,只有冒险者工会这样被归类为常识又算不得体面的才到不了跟前,那冒险者本来也是见钱眼开的人,给一位老爷讲讲故事就能得一柄锋利的匕首,就算不需要讲更多也没有更多赏赐,就不要紧了。
第二天武竣就独自上路了,他自然不知道,那冒险者还想再赚一笔护送的钱,看到他已经走了,手上的任务却还有两天,只能悻悻作罢。
————————
在偏僻的小镇和乡村都不大舒坦,武竣宁愿赶路的时候住到道旁的树林里去也不愿住那里的旅馆,开始还好,之后便厌了,鱼龙混杂又没什么风土人情,只有燕麦糊糊和劣酒的气味混杂,也有些肉,但是野味在小地方能做出什么味道就难说了,香料在这个时候比黄金还珍贵。
一直往西南行,直到最大的港口城市,才算住上一个像样的旅店。
这个城市是一面向着大海敞口的,因此只有三面城墙,一路走来还有些规模不小的小镇、乡村,其中最小的一个小镇外围都有田地,依次到镇中心又有手工艺人和小商人、较为富裕的街区和大商人、小贵族居住的地方,普通的酒馆里有麦酒面包和炖肉,街上的杂货铺里也有像样的商品,镇中心的裁缝铺有丝绒布料的裙子,还有小地方所没有的邮局,已经可以支付一些金银来邮寄信件。
而城里就更加繁华了,三处城门都连着平整的道路,进了城以后,这三条交汇的道路是铺了石子的平整道路,马车上即使拉了重物也能安然无恙地通过,临街的道路上都是最繁华的商铺,冒险者公会也在中心处。
这座城市里没有明显的分区,但是能看出越靠近城墙和海岸的越清贫,越靠近城中行宫的房屋就越繁华,据说本地被封给了一位公爵,有传言说附近的某个地方就藏着一支骁勇的军队,每隔一段时间能看见身披铁甲的骑士到城里来,每次来都要带走流水般的美酒和堆积如山的面包烤肉。
因为这些有趣的事情,武竣也就在这里多留了几天。
如果要说什么游山玩水,那这座港口城市显然是欠缺了些,但是在这会儿,它已经很壮观了,码头上有能够穿过地中海的大船,有一些小船能够绕着海岸线去和其他的大城市交流,川流不息的渔船为这里带来数不尽的鱼类,每当渔船返回卸货时,一网一网的的鱼在阴沉沉的天气下仍然银光闪闪。
这里的贵族与富商阶级显然是开放又排外的,他们克制守礼,往来间宴会与交际循规蹈矩,不是武竣这样初来乍到的异乡人能够插足;而世俗意义上的中产阶级,也就是比普通民众稍微有档次些却不够高贵或富有的阶层,武竣在了解后遗憾地发现他们竟然不读书。
他在这里了解到了路上不曾知道的更多事情,比如说大陆上正蔓延的宗教,被这里牢牢地挡在了外面,但是国策中却已经定下了许多条律,保证了民生。
事实上,宗教虽然为后世所弊病,但正是宗教在愚昧蛮荒的年代,保住了文明的星火,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而僵化腐败,但是宗教会抚育无依无靠的孩童,传播文字与思想,钻研各种方法,他们会教习文字,会酿酒耕田,会指引人们日常生活,在一些上流社会的活动中,还会充当中介、司仪等职责,并不只是一心用圣经来束缚人们的丑恶教徒。
武竣认为宗教衰败的本质是因为他们在思想僵化后阻碍了人们追求科学进步,以可怕的迫害来对待,又因为与君权对立,因为君王的权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膨大,所以最终招来打压。
这其中孰对孰错,不如说是为利益来来去去,到最后一切陈腐的被扫进历史的故纸堆里。
而这里不存在宗教,总要有些寄托,因此便有了他当初在法师的书房里看到的那一套手稿,是劝谏帝王应当如何,将领与官员该如何行事的丛书,由法师在离去前主编,又有数名贤者襄助,最后各级官员的指点丛书细致到日常礼仪、办公理事,无一不细。
书中更有专门规定了许多关于教育与慈善的事情,包括遇到瘟疫应当将病人与健康人隔离,由医者与侍者照顾直至痊愈或不幸病亡;病死的人要焚烧下葬,寿终正寝的人也要注意不应当被蛇虫鼠蚁啃噬;对待没有亲人又无法自力更生的孤儿应当由政府哺育,更要教会他们各种技能,不能让他们以后无所事事……
这样细致的写法,先进超乎时代,一看就知道是谁写的。
在小镇没法了解什么,在这里武竣就知道,这套丛书是会按等级配发到各个城市各个小镇的,是上任后的标配工具书,就连国王和太子都有厚厚的两大本随时参阅,其中虽然不能囊括所有事情,却把日常职责讲述得清楚,更有事例作为参照,可以说是事无巨细。
这样的举止比其他的任务者都要大胆,可是想想这样的小岛如何艰难,就又明白过来当事人的苦心,这样一来抹去了文明从野蛮中离开的艰难拉扯,抹去了本该数百年落后的无奈与屈辱。
不至于破坏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却一举抹消了小岛上阴雨连绵数百年的苦痛与压抑。
心里赞叹一句,武竣却没有往外说,这也是要守口如瓶的事情,一路上的见闻再好,分享的时候也要切记不能多嘴多舌,给自己给别人招来祸患。
论坛里大陆上的局势已经又变了变,女大公到女王,再收刀入鞘,原是逼不得已的反抗,可是后头就有人说何至于亡国灭种——那还是她留下了敌人全家老小,只是软禁在一个地方,并没有杀光,五岁以上的男人砍了头,其余的妇人幼童甚至只是幽闭在一处。
那些外头来的话,是不管对方先前如何因为结亲不成的人挑拨就暗中下杀手的,只有实打实的武力震慑,才能让他们扯起那张文明的面皮。
武竣却再没和她主动交流过后来的事情,只是看她讲述一些简略但真实的情况,那些遥远的刀光剑影都藏进了文字,安安静静地收敛起来,可是哪个任务者猜不到,这背后又有多少的艰难。
在港口城市,即使没有社交,这个时代又缺少娱乐,但也是有趣的,武竣头几日流连于靠近码头的餐馆和酒馆,喝醉了麦酒的水手在那里胡咧咧,新捕捞上来的鱼被炖成一锅味道原始的汤,偶尔有些奢侈的,就是用油煎了清理干净的小鱼,调料只有盐。
出海捕捞,除了鱼,就只有一些贝壳类和小虾,那些龙虾螃蟹,本来就捕捞不多还全给扔了,据说内陆的河里有贻贝,只是那些贻贝价格偏高,因为可能存在珍珠,就要额外多加一笔钱,尽管走南闯北的水手说那些珍珠都很小也不圆润,比外来的要差很多,也很少能够开出来。
一些好一点的酒馆,提供的酒就不只有果子酿的酒醋和最常见的麦酒,他们还有些蜂蜜酒以及下等的葡萄酒,据说最好的葡萄酒都在贵族的庄园里,而且本土的不佳,海对面的酒才算上品。
这些食物虽然是这个时代的上等,比起平民吃的面包、糊糊要丰富很多,但是在武竣看来还是很粗鄙。
他上个世界接触到的毕竟算近代的顶峰,又不曾被战争摧毁饮食文化,那时候囤的东西才是发展到了最好的时候,不像这会儿很多东西都还古老,就连法师这样的无冕之王,他都喝不到本土产的上号葡萄酒,炸鱼倒是已经可以吃到了。
他拿来下酒的,更多还是这些餐馆酒馆里的传闻,比如某个穿戴一新的男人,讲述他那在伯爵府上当高级女仆的叔叔的表妹的丈夫的姑姑的侄孙女说给亲戚们的贵族香艳八卦,喝醉了的男人们根本存不住话,海上的见闻和市井的家长里短都一股脑儿倒出来,再谈谈国王的政策和贵族老爷的雄心壮志,哪个地方处决了一个坏人,哪个地方又新发明了什么,什么都敢说也敢聊。
然而直到他离开这个城市,终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只是些家长里短,或许有某些人家不能传出去的秘闻,但都是风一吹就散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