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 第492章 凉饮风靡,皇帝们争相效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2章 凉饮风靡,皇帝们争相效仿!

洪武位面

朱元璋摩挲着粗糙的橡胶奶瓶样品,转头问徐达:\"你说这软乎乎的玩意儿,真能喂饱娃娃?\"徐达展开工部送来的工艺图,铠甲缝隙沾着木屑:\"陛下,臣已让军器局试过,这橡胶耐摔耐磨,比木碗强。\"

刘伯温抚须翻开《农政全书》:\"若能量产,需解决原料供应。可在岭南设官办橡胶园,仿照茶盐之法管控。\"常遇春挠着络腮胡大笑:\"俺孙子正长牙,拿这瓶子磨牙倒合适!\"

朱元璋轻笑点头,指腹划过瓶身防滑纹路:\"传令下去,让各府县统计婴孩数目。\"他顿了顿,\"再从太仓库拨五千两,给贫苦人家发补贴。娃娃吃饱了,江山才稳当。\"

永乐位面

朱棣将琉璃奶瓶举到烛光下,问郑和:\"你下西洋时,可见过类似器物?\"郑和单膝跪地,航海日志滑落半角:\"回陛下,阿拉伯人用银壶喂奶,但如此精巧设计闻所未闻。\"

解缙推了推眼镜,展开空白奏折:\"建议设立'慈幼局',专管育婴器具。\"姚广孝转动佛珠,凝视烛火:\"器物虽小,却系民心。可让僧道参与宣讲,教百姓正确用法。\"

朱棣将奶瓶轻轻放下:\"着汤若望协助改良,所需物料优先调拨。\"他突然想起什么,\"告诉工部,每个奶瓶都刻上'永乐年制',既是信誉,也是警示。\"夏原吉翻开账册:\"陛下,大规模烧制琉璃......\"皇帝抬手:\"钱不是问题,朕要让天下孩童都用上好物件。\"

宣德位面

朱瞻基托腮望着蛐蛐罐,突然开口:\"杨爱卿,这奶瓶改良,会不会劳民伤财?\"杨士奇捋须沉吟:\"陛下,臣算了笔账,若能减少婴孩夭折,二十年后可得十万青壮劳力。\"

于谦抱臂盯着防滑设计图:\"臣建议让军器局参与,他们锻造的模具更精准。\"杨溥从袖中取出木匣,里面是微型温度计:\"老臣做了些小物件,方便控制消毒火候。\"

朱瞻基点头,把玩着蛐蛐草:\"告诉苏青女医正,若有良方,尽管开口。\"他突然轻笑,\"要是能用蛐蛐罐的原理,做出自动摇奶瓶的机关就好了。\"小太监捧着热茶上前时,皇帝叮嘱:\"给育婴堂多送些冰糖,娃娃喝药时能甜些。\"

嘉靖位面

朱厚熜放下道士进献的炼丹炉图纸,看向严嵩:\"严卿,用这等器物喂养皇子,是否有损皇家威严?\"严嵩躬身时官帽轻晃:\"陛下圣明,臣以为可让龙虎山道士做法开光,既保平安,又显尊贵。\"

戚继光上前半步,佩刀穗轻轻颤动:\"末将在军中见孩童用竹筒喝奶,这橡胶瓶确实实用。建议在兵营设惠民工坊,教军属制作。\"胡宗宪展开江南舆图:\"可让苏州绣娘给奶瓶做锦套,既美观又防滑。\"

朱厚熜转动沉香手串:\"着钦天监选吉日量产。\"他突然看向徐阶,\"若有官员反对,就罚他们去育婴堂当差,喂足百个娃娃再说。\"徐阶低头应是,袖中紧攥着《西学育儿考》。

隆庆位面

朱载坖将奶瓶税银账本递给张居正:\"张先生,这生意竟能赚钱?\"张居正展开贸易清单,墨迹未干:\"陛下,臣建议开放民间作坊,收取专利税。西洋商人已求购图纸,这是扬名海外的好机会。\"

高拱抚须大笑:\"让晋商、徽商竞标代理权!谁能把奶瓶卖到欧洲,赏他五品顶戴!\"王崇古递上边疆急报:\"俺答汗愿用良马换奶瓶,还想学制作工艺。\"

朱载坖提笔批注:\"准了。\"他合上奏折,\"告诉陈守仁,边疆军营多设育婴所。战士在外打仗,后方娃娃不能饿着。\"想了想又补充,\"再给苏青女医正加官进爵,她的贡献,不比沙场将军小。\"

……

【京师暑气蒸腾,地表温度灼人。紫禁城午门广场上,运冰车络绎不绝,却仍难缓解宫禁内外的燥热。】

【“陛下,今岁酷暑已夺百人性命,民间祈雨之声日盛。”内阁首辅擦着额头豆大的汗珠,将灾情奏折呈至御案。朱由检盯着泛黄的文书,目光落在“冰窖存冰不足”的字句上,突然想起去年江南进贡的冰镇杨梅:“朕记得苏州有冰酪、金陵有雪花酪,为何不能推广?”】

【礼部侍郎躬身答道:“回陛下,此等冰品制作繁复,且冰块珍贵,仅为贵胄专享……”“人命关天,岂容等级之分!”朱由检猛地起身,“传旨:工部即刻研制储冰之法,太医院调配消暑良方,三日后于乾清宫议事!” 】

【三日后,乾清宫内弥漫着浓重的硫磺气息。】

【工部员外郎展开图纸:“陛下,臣尝试以铅皮裹木箱,内衬棉絮隔热,可保冰块多存半日。”话音未落,太医院院正连连摇头:“此等材质恐有毒性,不如用竹篾编箱,外覆桐油防水。”】

【“且慢。”朱由检突然拿起案头的玻璃镜,“朕见西洋进贡的器皿晶莹剔透,若以琉璃制盒,再用棉麻包裹,可否一试?”众人尚未回应,窗外传来“哐当”碎裂声——小太监搬运琉璃盒时失手,冰块瞬间融化。】

【“琉璃易碎,终究不实用。”传教士汤若望突然开口,“陛下,欧洲有用锡制冰桶的先例,但……”“但锡价昂贵,难以普及!”朱由检接过话头,“传令下去,征集民间巧匠,若有良方,赏银千两!” 】

【三日后,应天府铁匠铺内,一位独眼老者被请入皇宫。】

【“陛下,老奴年轻时在西域见过‘冰釜’。”老者颤巍巍呈上草图,“以双层铜釜盛冰,夹层填硝石,可速降温度。”朱由检皱眉:“硝石易燃易爆,如何控制?”】

【老工匠从怀中掏出个竹筒:“用这竹管引流硝石,再以湿布降温,万无一失!”当第一块人工冰在铜釜中凝结时,乾清宫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朱由检抚掌大笑:“即刻量产,朕要让这‘冰釜’传遍十三州!” 】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陛下!民间有人用河沟脏水制冰,已致百人腹泻!”锦衣卫指挥使急报。朱由检拍案而起:“传苏青女医正!”】

【苏青连夜入宫,捧着水样分析:“陛下,需在制冰处设立净水井,以明矾沉淀杂质,再煮沸冷却。”她顿了顿,补充道:“臣建议在冰品中加入薄荷叶、绿豆汤等食材,既能解暑,又可掩盖水质异味。”】

【“好!”朱由检抓起朱笔,“传令各地官府开设‘官冰局’,统一制冰售冰,若有私自制售不洁冰品者,严惩不贷!” 】

【冰品推广半月后,新的商机悄然浮现。】

【“林掌柜,这冰酪每日供不应求,可原料牛乳保鲜不过半日!”天工阁后厨,伙计急得直跺脚。林砚之望着融化的冰酪,突然灵光乍现:“将牛乳煮沸浓缩,制成奶砖!食用时再兑冰水……”】

【消息传到皇宫,朱由检召来林砚之:“此奶砖可长期保存,若运往边塞,能解将士暑渴!但口感偏涩,如何改良?”林砚之从袖中掏出一物:“陛下,臣偶然发现,加入岭南进贡的蔗糖,不仅提味,还可防腐!” 】

【冰品的革新很快引发连锁反应。】

【“大人,西域商人愿用汗血宝马换冰釜技术!”“陛下,西洋使团想用自鸣钟换奶砖配方!”奏报如雪片般飞至御前。朱由检把玩着西域进贡的葡萄干,突然笑道:“告诉他们,以物易物可以,但需留下制冰、制糖的工匠。”】

【他转头对林砚之:“朕要你研发‘万国冰酪’——用西域葡萄干、南洋椰浆、江南杨梅,调制出独一无二的大明风味!” 】

【半年后,第一届“京师冰品大会”在午门广场召开。】

【“客官,尝尝这‘银河落九天’!冰块打底,淋上蜂蜜桂花,撒上杏仁碎!”“来来来,冰镇酸梅汤,加了薄荷叶和陈皮,解暑又开胃!”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朱由检微服穿行人群,忽见前方围拢人群。一位盲眼老妪正在售卖“听声辨味冰酪”——每碗冰酪下藏着不同形状的瓷片,敲击声清脆者为上品。】

【“老人家,这创意妙极!”朱由检掏出一锭银子。老妪摸索着推辞:“使不得!多亏陛下的冰釜,让我这瞎老太婆也能谋生……” 】

【夜色渐深,皇宫角楼传来更鼓声。朱由检望着满城灯火,对身旁的苏青道:“你看,一块冰、一碗酪,竟能改变万千人的生活。”】

【苏青望着远处孩童捧着冰碗欢笑,轻声道:“陛下,或许这就是‘仁政’最生动的模样。”】

……

洪武位面

朱元璋把冰釜草图往桌上一铺,手指重重戳着硝石配比处:“徐达,你带几个军器局的匠人,三日内给我试出最稳妥的法子。”徐达立刻抱拳:“末将亲自盯着,若有闪失,提头来见!”

刘伯温慢条斯理地翻开《大明律》,用朱笔圈出私制硝石条目:“制冰虽好,法度不能乱。得加一条,民间私藏过量硝石,杖责八十。”常遇春凑过来看图,挠着脑袋嘟囔:“这玩意儿要是能冻住酒,打仗庆功可痛快了!”

朱元璋听了笑骂:“就知道你惦记酒!传令下去,各卫所先造二十台冰釜,优先给伤兵营用。”他又转头叮嘱李善长:“让钦天监观测暑热走势,提前预备救灾粮草。”

永乐位面

朱棣拿着奶砖反复端详,突然问郑和:“你说,用宝船运这些去西洋,能换多少香料?”郑和展开航海图,指着满剌加港:“陛下,若在中转站设冰库,沿途补给冰品,或许能开辟新商路。”

解缙兴奋地挥着笔:“臣请旨编纂《冰政全书》,把制冰、储冰、用冰的法子都记下来!”姚广孝轻轻转动佛珠:“西洋传教士懂些奇巧之术,不妨让他们也参与研究。”

朱棣敲了敲桌案:“郑和,你负责筹备冰船改造;解缙,找些懂波斯语的译官,把他们的冰窖技术也摸清楚。”他目光扫过众人:“记住,这冰品不只是消暑,更是我大明的新利器。”

宣德位面

朱瞻基捏着一块冰酪,皱着眉问杨士奇:“这东西太甜,吃多了会不会坏牙?”杨士奇捋着胡子思索:“陛下圣虑深远,或许可以让太医院调配些清热解腻的口味。”

于谦指着冰釜图纸上的漏洞:“陛下,这双层铜釜连接处容易渗水,臣建议改用榫卯结构加固。”杨溥从袖中掏出个小布包:“老臣试了几种隔热材料,这混纺的芦花布又轻便又耐用。”

朱瞻基眼睛一亮:“好!让苏青女医正负责调配健康冰品,工部立刻按于谦的法子改良冰釜。”他突然想起什么,“对了,给民间冰匠也发些俸禄,让他们安心研究。”

嘉靖位面

朱厚熜把冰品奏折扔给严嵩:“严卿,你说这玩意儿,道士能用在炼丹上吗?”严嵩小心翼翼地翻看:“陛下,或许可用来冷凝丹液,臣即刻让龙虎山的道长们试试。”

戚继光捧着冰制火铳模型进殿:“陛下,末将让人把枪管改成双层冰套,连续射击也不会发烫!”胡宗宪展开沿海布防图:“臣建议在舟山群岛设秘密冰库,战时可冷却火器。”

朱厚熜转动着沉香手串:“准了。但制冰之事,必须让钦天监择黄道吉日开工。”他眯起眼睛,“要是有人敢借冰谋私,就送到炼丹房当火工,天天守着炉子。”

隆庆位面

朱载坖把冰品税单递给张居正:“张先生,这收入涨得比预期还快,下一步该怎么办?”张居正推了推眼镜,展开新的规划图:“陛下,臣建议开放冰品出口,同时设立‘冰品学院’,专门培养制冰工匠。”

高拱一拍大腿:“妙啊!让商人出钱建学院,学成的工匠优先为他们效力!”王崇古递上边疆急报:“俺答汗派人来求购‘行军冰囊’,说能给战马降温。”

朱载坖大笔一挥:“同意!但要让他们用良种马驹来换。”他笑着对众人说:“看来这小小冰块,真能敲开不少生意之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