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年夏,南洋的阳光炙烤着马六甲海峡,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夹板船满载香料呼啸而过,船尾白浪中隐约可见被劫掠的大明福船残骸。福建泉州港内,老船匠王大海蹲在斑驳的福船旁,用裂开的手掌抚摸着船舷:“三十年了,咱大明的船还是跑不过红毛鬼的铁壳子……”与此同时,福建巡抚的八百里加急奏折送入紫禁城:“倭寇与番商勾结,沿海渔村十室九空,米价暴涨至百钱一斗。”】
【乾清宫内,朱由检将南洋贸易清单摔在镶玉案几上,清单边缘被他捏得发皱:“荷兰人垄断香料贸易,一艘船的利润顶我大明十艘福船!而我们的生丝、瓷器,只能低价卖给番商中转!”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墙上的《大明海疆图》,“太祖皇帝曾遣郑和七下西洋,如今我大明竟要困死在这陆地上?”】
【早朝钟声未落,朱由检已拂袖步入奉天殿,袍角带起的风扑灭了丹墀前的烛火。“都看看吧!”他掷出一叠泛黄的《郑和航海图》,“这是成祖爷留下的海图,如今却成了番商的笑柄!”】
【内阁首辅洪承畴拾起海图,蟒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微颤:“陛下,自嘉靖朝海禁以来,我朝海运荒废已久。西洋船坚炮利,贸然发展恐遭不测……”】
【“荒废?”朱由检打断道,“不是荒废,是自甘堕落!去年福建海商遭荷兰人劫掠,二十艘福船竟无一艘能逃脱——因为我们的船,连人家的尾灯都追不上!”】
【刑部尚书乔允升趋前一步,官帽流苏轻晃:“陛下,海禁乃祖宗成法,若重启海运、建造奇船,恐动摇国本……”】
【“成法?”朱由检拍案而起,震得案上的《皇明祖训》跌落尘埃,“成祖爷当年造宝船时,何曾有先例?朕要的是开海通商、富国强兵,不是抱着祖宗牌位喝西北风!”】
【殿内死寂如坟。工部侍郎宋应星咽了口唾沫,捧着《西洋新图集》出列:“陛下,臣研究番船图籍,其多用明轮驱动,辅以蒸汽动力,航速可达福船三倍。若能仿制改良……”】
【“无需多言!”朱由检弯腰捡起《皇明祖训》,指尖抚过“开海禁”三字,“即日起成立‘凌波监’,朕要在一年内造出能碾压番船的‘凌波舟’!工部所需工匠、银钱,一概优先调配!”】
【凌波监设在泉州港废弃的造船厂,咸腥的海风卷着碎浪拍打着船坞。老船匠王大海盯着朱由检手绘的蒸汽明轮船草图,水烟袋“当啷”落地:“铁壳子船?这要是进水,神仙都救不活!”】
【年轻铁匠林阿虎蹲在一旁,用炭笔在沙地上勾勒明轮结构:“师傅,您看这明轮,像不像水车?蒸汽推动齿轮,轮子一转,船就走了。”】
【传教士汤若望皱眉翻看《远西奇器图说》:“蒸汽锅炉需承受千钧之力,我朝熟铁恐难胜任。且明轮传动需精密齿轮,非寻常匠人可制。”】
【首次试航在暴雨中进行。临时改造的蒸汽明轮船“破浪号”冒着黑烟驶入泉州湾,甲板下传来锅炉的闷响。当船行至十里外,突然一声爆鸣,安全阀崩飞,滚烫的蒸汽灼伤了三名工匠。】
【“为什么会爆炸?”朱由检连夜从京城赶来,雨靴踩过甲板上的油渍。】
【宋应星浑身湿透,捧着开裂的锅炉焊缝:“陛下,国产熟铁杂质太多,承受不住蒸汽压力。且齿轮咬合间隙过大,导致明轮停转。”】
【“给朕找最好的铁匠!”朱由检扯下腰间玉带,甩在船坞泥地里,“半月之内,若找不到耐压钢材,你们都去给朕下海捞铁!”】
【第二次试航,锅炉改用西洋进口熟铁,却在深海中突发轴断事故。巨大的明轮坠入海中,带起的巨浪险些掀翻船体。朝堂上,御史大夫郑三俊举着断裂的轴头,声色俱厉:“陛下!此船耗资二十万两,却连番商的舢板都不如!请斩宋应星,以谢天下!”】
【“斩?”朱由检捏着轴头断口,指节泛白,“当年郑和造宝船,沉了多少艘、死了多少人?朕不斩忠臣,只斩庸臣!凌波监继续,再敢妄言者,朕用他的人头祭海!”】
【研发陷入绝境时,林阿虎在冶铁坊反复捶打生铁与熟铁,意外炼制出柔韧的灌钢。“陛下!”他举着泛青的钢条冲进凌波监,“用这灌钢重铸锅炉,必能耐压!”】
【汤若望则改良了齿轮加工工艺,引入西洋镗床,使齿轮精度达到“一发之隙”。三个月后,新船“凌波一号”竣工:长二十丈的铁壳船身如巨鲸昂首,两侧明轮直径达三丈,锅炉舱内,铜质管道与压力表井然有序。】
【试航当日,泉州港万人空巷。朱由检头戴斗笠,亲自登上驾驶室。当他拉动蒸汽阀门,明轮开始转动,船身缓缓驶入深海。“快看!”人群中有人惊呼,“船尾的浪花比番船还白!”】
【凌波一号在海上疾驰,航速竟达福船三倍。船舱内,罗盘指针稳定如磐,而锅炉压力表始终纹丝不动。老船匠王大海趴在船舷,老泪纵横:“真他娘的……比咱年轻时的快马还快!”】
【消息传回京城,奉天殿沸腾如鼎。户部尚书毕自严挥舞着算盘:“陛下!若用凌波舟通商,单程耗时从两月缩至十日,运费减七成,年贸易额可增五百万两!福建米价已跌三成!”】
【兵部尚书杨嗣昌则呈上密报:“荷兰人听闻我朝有快船,已遣使求见,愿以香料换图纸。”】
【唯有礼部尚书李腾芳仍跪伏在地:“陛下,《祖训》海禁不可废!此船若引番夷觊觎……”】
【“够了!”朱由检掷下西洋贸易协定,“朕问你,福建百姓饿肚子时,《祖训》能变出米粮?即日起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组建商船队,凌波舟优先供应!”】
【民间反应两极。海商们在泉州港焚香叩谢,连夜赶制商船订单;但沿海渔村却谣言四起:“铁船破海,必触怒龙王!”某夜,竟有渔民聚众焚烧凌波舟模型,被官府及时制止。】
【朱由检得知后,亲赴渔村宴请渔民代表。他指着桌上的胡椒、苏木:“这些东西,番商卖我们十两银子一斤,可在南洋原产地,只值一两。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船太慢,只能任人宰割!”他夹起一筷清蒸石斑鱼,“等凌波舟跑起来,你们的鱼能当天送到广州、南京,卖上三倍价钱!”】
【三个月后,首支大明商船队扬帆南洋。凌波舟船头高悬“明”字大旗,船尾搭载着弗朗机炮。当船队抵达爪哇岛,当地苏丹亲自登船,以黄金换取瓷器。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夹板船,在凌波舟的速度与火力面前,再不敢肆意劫掠。】
【后续影响如涟漪扩散:泉州、广州崛起为世界级港口,钢铁厂、齿轮作坊日夜轰鸣;造船工匠的儿子们走进新式学堂,学习算术与机械制图;甚至有秀才放弃科举,投身航海研究,写出《南洋航路考》。】
【最意外的收获来自军事:凌波舟的技术被改良用于战船,明轮战舰“镇海号”在浙江海面击溃倭寇主力,开创了蒸汽动力海战的先河。而民间海商为自保组建的“护航舰队”,竟成了大明海军的雏形。】
【崇祯二十一年秋,朱由检站在凌波舟的望楼之上,望着晚霞中归港的商船队。一名年轻工匠跑上甲板,递来一块怀表:“陛下,这是用造齿轮的手艺做的,精准到刻!”】
【他接过怀表,金属外壳上刻着“凌波致远”四字。远处,归航的商船鸣响汽笛,惊起一群海鸥。这场与海洋的博弈,终于让大明挣脱了陆权的桎梏,而那些在船坞中飞溅的钢花、在深海中轰鸣的蒸汽,正为这个古老帝国锻造着通向海洋时代的钥匙。】
……
洪武位面
朱元璋盯着凌波舟的铁壳船身,粗糙的手掌拍在船舷上发出闷响:“当年鄱阳湖水战,咱要是有这铁家伙,陈友谅的楼船早就碎成渣了。”他转头对徐达说,“把缴获的元军铁炮熔了,给咱的船也装上这铁壳子!”
刘伯温捋须远眺,目光落在明轮激起的浪花上:“陛下,铁船虽坚,但需防海水腐蚀。臣建议用石灰水浸泡船底,再涂以牛油,可保十年不腐。”
徐达摩挲着腰间佩刀,咧嘴笑道:“等咱的铁船下海,蒙古人就是躲到天涯海角,咱也能把他们揪出来!”
常遇春灌了口酒,望着海天相接处:“以后咱老常家的船队,要把江南的茶叶卖到波斯去,让番邦人尝尝咱大明的茶香!”
永乐位面
朱棣扶着凌波舟的明轮边缘,突然指着海面下令:“郑和!把宝船的龙骨都换成铁的,船头给朕装上十门佛郎机炮!”
郑和单膝跪地,眼中泛起精光:“陛下,若将蒸汽动力用于宝船,船队可直达美洲大陆,让日月所照之处皆知大明威仪!”
解缙抱着《瀛涯胜览》兴奋道:“此船若成,臣定当随船队出海,将西洋诸国的风土人情着成新篇!”
姚广孝双手合十,望着翻滚的海浪:“陛下,《楞严经》云‘大海龙王神力不可思议’,建议在船头雕刻龙王像,以镇波涛。”
宣德位面
朱瞻基踢了踢船坞里的铁屑,对杨士奇道:“杨爱卿,把官窑的铜料全调来,给朕的凌波舟铸螺旋桨!”
杨士奇扶着老花镜,看着图纸上的齿轮直摇头:“陛下,铜料紧缺,恐影响钱币铸造。臣建议用生漆混合麻丝填补船缝,可省三成钢铁。”
于谦望着泉州港的商船,握拳道:“若用此船运粮至宣府,半日可达,边关将士再无断粮之苦!”
杨溥抱着算盘凑上来:“陛下,造一艘船需银万两,咱还是先卖瓷器攒钱吧……”
嘉靖位面
朱厚熜把玩着船上的压力表,对严嵩道:“严卿,让严世蕃盯着,朕的海上行宫也要用这铁壳子造,要能在船上炼丹!”
严嵩弓着背赔笑:“陛下圣明。不过东南海商与倭寇勾结,此船技术万不可流入民间,需设锦衣卫严密看护。”
戚继光在甲板上踱步,突然停住:“末将请命改造二十艘凌波舟为战船,倭寇的福船在这铁家伙面前,不过是纸糊的!”
胡宗宪望着海图冷笑:“有此快船,就算倭寇躲到日本岛,咱也能把他们的老巢端了!”
隆庆位面
朱载坖拍着凌波舟的铁栏杆,转头问张居正:“张先生,这船能赚大钱,可如何不让番邦学了去?”
张居正展开《开海条陈》,沉稳道:“陛下,可设‘船舶司’专营蒸汽技术,民间商船需向官府购买动力部件,既保技术不外泄,又增国库收入。”
高拱捶着船舷:“那帮言官再敢提海禁,就把他们扔到海里喂鱼!九边的马市可都等着南洋的香料换银子呢!”
王崇古从边关快马来信:“若用凌波舟运战马,一日可抵陆路十日,俺们骑兵的战力能翻三番!”
万历位面
朱翊钧斜倚在凌波舟的软榻上,折扇轻摇指向船头:“冯保,把江南织造的云锦搬到船上,朕要在海上办赏宝会,让西洋使节瞧瞧什么叫天朝上国。”
张居正虽已病逝,但申时行仍秉承改革遗风,捋须进言:“陛下,可借凌波舟通商之机,在南洋设立‘互市监’,用生丝换香料,用瓷器换苏木,年入白银可增百万。”
戚继光的侄子戚金抚摸着船载火炮,眼神炽热:“末将愿率水师乘此船巡弋澎湖,让荷兰人望见‘明’字大旗便望风而逃!”
利玛窦受邀登船,惊叹于蒸汽管道的精密:“此船若传入欧洲,必惊破诸国胆魄。恳请陛下允许贫僧将造船图绘入《坤舆万国全图》。”
成化位面
朱见深盯着凌波舟模型,手指摩挲着腰间玉佩:“当年汪直若有此船,何至于被斩?传旨,赦免海商罪民,许其组建船队随驾出海。”
商辂扶着拐杖登上船坞,咳嗽着说:“陛下,开海需防海盗劫掠。臣建议恢复‘市舶司’,设专职水师护航,税银可充作军费。”
汪直的旧部林道乾跪在甲板上叩首:“谢陛下隆恩!我等愿为前驱,将南洋诸岛纳入大明商路!”
怀恩公公看着忙碌的工匠,低声提醒:“陛下,内库银钱不足,不如让宦官监工,顺便淘换些南洋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