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罕见地没有立即行动。她盯着赵振邦的供词录音,沉默了很久。
“这个人背后连着七个部委的‘技术更新专项基金’审计盲区。”她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着飞鱼,“这件事,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我知道。”飞鱼说道,“但我们不能放任他们继续逍遥法外。”
“我会启动‘静默调查’。”陈薇说道,“但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飞鱼问道。
“楚墨必须公开捐赠一台同型号光刻机给国家科技博物馆。”陈薇说道,“把赃物流失变成爱国回归。”
飞鱼愣了一下,旋即明白了陈薇的意思。
这是要将计就计,利用舆论的力量,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们可以演一场戏,只要观众记得真相。”飞鱼说道。
陈薇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我是陈薇,通知下去,启动‘猎狐’行动……”
三天后,各大新闻头条醒目地刊登着:“重拳出击!我国成功追回多台流失海外高精尖设备”,赵振邦那张油腻的脸也被打上了马赛克,罪名是“涉嫌走私、非法倒卖国家重要战略资源”。
然而,在华芯科技的总裁办公室里,气氛却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伊万·彼得罗维奇,这位表面冷淡的毛熊国科技参赞,罕见地带着一丝焦虑,压低声音道:“楚先生,我的消息源告诉我,视频里那位…副部级官员,已经以‘治疗旧疾’为由,紧急申请赴美长期居留。”
楚墨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接过伊万递来的雪茄,却没有点燃,只是在指间无意识地转动着。
事情远比想象的复杂!
更糟糕的消息接踵而至。
美国商务部突然发布公告,对“民用级半导体维护服务”实施出口管制,明面上是堵住技术漏洞,实则是釜底抽薪,掐断华芯科技的海外技术支持渠道。
楚墨独自一人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魔都璀璨的夜景,繁华的景象与他内心翻涌的怒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缓缓展开手中的照片——那是从赵振邦手机里提取的那段签字视频截图,一切的关键,就在那看似不经意的背景。
书房里,一排排书脊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模糊不清,唯有一本蓝色的《东盟数字经济合作白皮书》格外醒目。
楚墨的目光死死地锁定在那本书上,仿佛要将它盯出一个洞来。
“真正的钥匙,看来藏得很深啊……”他喃喃自语,指尖微微用力,那张薄薄的照片在他手中,被捏成了一团。
雷诺走进办公室,看到楚墨的背影,沉声问道:“楚总,我们现在怎么办?”
楚墨没有回头,只是用一种低沉的语气说道:“通知飞鱼、白天,还有老周,十分钟后,会议室集合。”
楚墨缓缓地吐出一口烟圈,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如同寒星般闪烁不定。
他转身,深邃的目光扫过雷诺刚毅的面庞,沉声道:“雷诺,你去安排,通知飞鱼、白天,还有老周,十分钟后,会议室集合。另外,让公司的安全部门全面戒备,密切关注所有可疑动向。”
雷诺领命而去,脚步沉稳而迅速,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
楚墨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内心却早已波涛汹涌。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到来。
十分钟后,华芯科技的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楚墨坐在长桌的首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在座的几位核心成员。
飞鱼一如既往地干练,眼神中透着精明的光芒;白天则显得有些激动,握紧的拳头微微颤抖;老周则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
“各位,情况紧急,我不再赘述。”楚墨开门见山地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一把锋利的刀刃,划破了沉闷的空气,“现在看来,等待体制内的自我清算,已经不现实了。我们要主动出击,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白天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楚总,您有什么计划?”
楚墨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白天,沉声道:“白天,我授权你,立即整理近三年所有‘被报废’的设备清单,务必详尽到每一个零件的编号、每一次维修记录、每一份报废申请。另外,结合赵振邦的供词,以及我们在南线实地追踪的数据,制作一份……纪录片脚本。”
“纪录片?”白天愣了一下,似乎有些不明白楚墨的用意。
“没错,我们要把真相公之于众,让所有人都看清楚,那些蛀虫是如何啃噬国家的脊梁。”楚墨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决绝,“这部纪录片,就叫做……《锈蚀的脊梁》。”
飞鱼的这是要将技术斗争升维为一场全球道义之战,利用舆论的力量,将那些幕后黑手推到风口浪尖。
“楚总,我明白了。”飞鱼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我立刻安排人手,配合白天的工作,收集相关素材,并联系海外媒体,做好舆论引导。”
楚墨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转向老周,沉声道:“老周,你负责联系努尔·艾哈迈德,让他提供光刻机内部铭牌的特写照片,务必清晰,务必真实。另外,找到那位老矿工,让他对着镜头,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老领导,您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老周郑重地说道,他的
接下来两天,华芯科技进入了高度运转的状态。
白天带领着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地整理着设备清单和维修记录;飞鱼则动用一切资源,联系海外媒体,安排舆论宣传;老周则亲自赶赴南方,找到了努尔·艾哈迈德和那位老矿工。
努尔·艾哈迈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老周的请求,他用专业的摄影设备,拍摄了光刻机内部铭牌的特写照片,并将照片传给了老周。
那位老矿工则显得有些犹豫,他害怕惹上麻烦,担心自己的家人受到牵连。
老周耐心地劝说着,向他讲述了华芯科技的理想和抱负,讲述了楚墨的决心和勇气。
最终,老矿工被老周的诚意所打动,他同意对着镜头,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在一个简陋的工棚里,老矿工面对着镜头,他缓缓地抚摸着一个晶圆盒,声音沙哑地说道:“这些机器,都是我们用血汗换来的。我们拼了命地学习技术,就是为了能够制造出自己的芯片,让国家强大起来。可是,那些人却把它们当成垃圾一样扔掉……他们扔掉的,不仅仅是机器,更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未来啊!”
这段独白,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悲愤,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
与此同时,林婉以专访的名义进入了华芯科技总部。
她是一名央视科技频道的记者,以独立调查着称,对南方技术运动抱有同情。
楚墨亲自接待了林婉,他没有隐瞒,也没有夸大,只是将《锈蚀的脊梁》的完整素材包交给了她。
“林记者,我能给你的,只有这些。”楚墨看着林婉,语气平静地说道,“你说真话的能力,比我们的防火墙更重要。”
林婉接过素材包
两天后,在一个黄金时段的专题节目中,林婉突然切换了预录内容,播放了《锈蚀的脊梁》的首章。
画面中,一台台锈迹斑斑的设备,被随意地堆放在仓库里,仿佛一堆废铁;一份份报废申请,充满了虚假和欺骗;一张张贪婪的面孔,充满了丑陋和罪恶。
当老矿工的声音响起时,整个演播室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被他的真情所打动。
画面结束时,字幕缓缓浮现:“这些机器去了哪里?答案不在财报里,在每一个被删除的日志中。”
节目一经播出,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
警方试图驱赶学生,一名少年举着自制的微核系统电路板,高声喊道:“我们修得起破碎机,也造得出未来!”
这段视频被传到了全球社交平台上,迅速引发了病毒式的传播。
#归还机器成为了热门话题,无数网友纷纷发声,谴责那些破坏国家利益的蛀虫。
美国国务院紧急召见中国大使,指责中方“散布虚假信息,破坏国际合作”。
但就在同一天,荷兰ASmL前工程师托马斯·韦伯实名发文,证实近五年有多台二手极紫外设备通过“维修返厂”渠道神秘消失,最终流向未知第三方。
他附上了一封内部邮件截图,发件人Ip归属地为中国某自贸区特殊监管区。
风暴眼,开始旋转。
深夜,楚墨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他的目光深邃而平静,仿佛已经预料到了一切。
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楚墨拿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伊万低沉的声音:“楚先生,风……要变了。”深夜的静谧被一阵突兀的电话铃声撕裂。
楚墨拿起听筒,伊万那低沉的声音仿佛裹挟着西伯利亚的寒风:“楚先生,风……要变了。”
挂断电话,楚墨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一下、一下,宛如死神的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