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报废的集装箱,是最好的掩护。

太阳能板,是游牧民族最常见的工具。

卫星通信终端,是连接世界的桥梁。

简易洁净舱,则是梦想的摇篮。

“努尔,电焊再加固一下!注意气密性!”他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大声喊道,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兴奋。

第一次试产,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孩子们围着这个丑陋的钢铁巨兽,好奇地张望着。

老矿工穆罕默德颤巍巍地走上前,用粗糙的指节抚摸着透明的晶圆盒,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我的儿子…他的名字…第一次刻进机器里…”他喃喃自语,声音哽咽。

在这个世代以矿为生的家庭里,科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是触手可及的希望。

与此同时,在卡拉奇的某个地下工坊里,阿米尔·汗正眯着眼睛,审视着手中的一枚弹壳。

电话里,那个带着浓重鼻音的声音,像一条冰冷的毒蛇,在他耳边嘶嘶作响:“阿米尔,你的女儿…很可爱…但意外…总是难以避免的…”

威胁,赤裸裸的威胁!

阿米尔的脸上没有丝毫惧色,反而露出一个冰冷的笑容。

他太了解这些黑帮分子的套路了,他们只会欺软怕硬。

“南线青年工程师奖学金”,这是他给那些躲在阴沟里的老鼠准备的诱饵。

第二天,卡拉奇最大的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这则消息,还配上了阿米尔与几个西方记者的合影。

照片上,他笑容满面,意气风发,仿佛根本没把那些威胁放在眼里。

当天夜里,警察突袭了黑蛇帮会位于港口附近的据点,缴获了大量走私账本,其中赫然记录着与国内某位“贵人”的利益往来。

消息传到楚墨的耳朵里,他只是淡淡一笑:“阿米尔,是个聪明人。”

远在孟加拉国达卡,萨米尔·拉赫曼正站在达卡理工学院的礼堂里,对着数百名学生慷慨激昂地演讲。

“我们没有最先进的设备,没有最好的实验室,但我们有最聪明的头脑,有最渴望改变的决心!”

“百校联测”,这个听起来有些疯狂的计划,却在短短几天内席卷了整个孟加拉国的理工科院校。

学生们用手机摄像头,对准显微镜下的芯片蚀刻效果,将拍摄到的图像上传到共享平台。

萨米尔带领着志愿者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图像比对分析,建立起一套简陋但有效的质检系统。

“穷人的创新,是从不等待许可。”他在论坛上写道,这句话迅速成为了南线协作网的口号。

七十二小时,原本需要高端设备两周才能完成的工作,他们竟然完成了!

楚墨看着飞鱼发来的数据分析报告,他低估了这些民间力量的潜力,也低估了他们对于技术突破的渴望。

南线,不再仅仅是一条退路,而是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楚墨站在落地窗前,静静地俯瞰着上海的夜景。

外滩的霓虹灯光,依旧闪烁着迷离的光芒,但他的眼中却充满了坚定。

他转过身,对着站在阴影中的雷诺说道:“通知下去,启动‘蜂巢计划’第二阶段。”

雷诺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楚总,现在启动,是不是太冒险了?”

楚墨摇了摇头,语气低沉而坚定:“已经没有时间了,我们必须加快速度。”

雷诺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转身离去。

他知道,楚墨的决定,从来都不是一时兴起。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那是战争的味道。

突然,雷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微微一变。

“楚总,是努尔发来的,一段加密视频。”

他走到楚墨面前,将手机递了过去。

屏幕上,缓缓出现一个模糊的画面:…屏幕上,老旧光刻机笨拙地从货轮上卸下,粗糙的吊臂吱嘎作响,仿佛在嘲笑着这台“过时”的精密仪器。

集装箱上斗大的中文字符,像一记耳光,扇在每一个华芯人的脸上。

雷诺倒吸一口凉气,他闻到了阴谋的味道,那种令人窒息的腐臭味。

空气中弥漫着柴油和海水的味道,令人作呕。

“这不可能!我们的报关单…”雷诺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无法相信,竟然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视频的最后,努尔那双充满血丝的眼睛,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坚定而充满希望。

“他们以为我们在造芯片,其实我们在重建规则。”这句话,像一柄利剑,刺破了笼罩在华芯头上的阴霾。

楚墨静静地看着那段视频,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远方,仿佛要穿透重重迷雾,看清隐藏在黑暗中的敌人。

“雷诺,看来我们的对手,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狡猾。” 楚墨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冰冷的笑容,“通知下去,目标转向…”

杭州,华芯科技总部,作战室的灯光惨白。

楚墨的身影被屏幕的光芒切割成明暗两半,他死死盯着雷诺传来的加密视频,仿佛要用目光将那台机器拆解成无数碎片。

那是一台老旧的光刻机,锈迹斑斑,像是被遗弃在历史角落的残骸。

但它身上贴着的中文标签,却像一记耳光,狠狠抽在楚墨的脸上——“沪工重型”,序列号:xh7721,与华芯三个月前申报“损毁报废”的那台设备,一模一样。

“见鬼!”雷诺低声咒骂,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他觉得自己像个小丑,被人耍得团团转。

楚墨没有理会雷诺的愤怒,他的大脑如同精密仪器般高速运转。

他调出物流档案,手指在屏幕上飞速滑动。

文件显示,这台光刻机在“报废”后,经过一家名为“科瑞评估”的第三方公司进行评估,出具了“残值清退证明”。

而这份证明的审批路径,竟然直通国内某部委的信息化办公室!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空调低沉的嗡鸣声在房间里回荡。

楚墨沉默了许久,久到雷诺开始焦躁不安,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冰冷得像寒冬腊月的冰碴:“不报警,不声张,让努尔继续跟货,但换一条暗线传信。”

雷诺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楚墨的意思。

报警只会打草惊蛇,让幕后黑手更加警惕。

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证据,揪出隐藏在暗处的蛀虫。

远在阿曼自由港的深夜,海风裹挟着咸腥味,吹拂着伊利亚斯·巴希尔的脸庞。

他站在集装箱码头边缘,手握便携式RFId扫描仪,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作为南线协作网在中东的关键节点,伊利亚斯早已被努尔用一段“微核系统适配阿拉伯语界面”的开源代码打动。

那段代码如同黑暗中的火种,点燃了他心中对技术的渴望。

此刻,他借着例行稽查的名义,一步步靠近目标集装箱。

昏黄的灯光下,集装箱上油漆剥落,锈迹斑斑,散发着一股腐朽的气息。

伊利亚斯深吸一口气,按下扫描仪的按钮。

刺眼的红光扫过集装箱,扫描仪屏幕上瞬间跳出一串数据。

“强电磁屏蔽信号?”伊利亚斯眉头紧锁,他意识到自己找对了目标。

只有精密仪器,才需要如此严密的保护。

他不动声色地记录下运输单据上的虚假品名——“工业锅炉配件”,并在系统中标记异常温控数据。

这是精密仪器才有的特征,普通的锅炉配件,根本不需要如此精密的温度控制。

“该死的,他们以为能瞒天过海?”伊利亚斯在心中冷笑,他已经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在飞鱼的远程协助下,伊利亚斯有条不紊地伪造了一份“环保违规扣押通知”,利用阿曼港对外资货物滞留审查的宽松政策,将集装箱暂时冻结七十二小时。

“七十二小时,足够了。”飞鱼的声音在耳麦中响起,带着一丝轻松,“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

与此同时,雷诺启动了代号为“影流协议”的秘密行动——向全球十七个南方国家的技术社区同步发布了一则“寻物启事”。

启事的标题醒目而充满煽动性:《这台机器曾在中国写下第一行自主代码》。

启事中附上了光刻机的历史照片和编号,并配以充满激情的文字,讲述了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艰难历程。

这则启事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

舆论迅速发酵,非洲开源联盟率先响应,发起“护机联署”,称其为“数字殖民时代的返还原件”。

“我们要把这台机器夺回来,让它回到自己的家乡!”

“决不能让西方国家继续垄断技术,我们要打破封锁!”

“为了自由和独立,我们必须团结起来!”

第三天凌晨,两名伪装成维修工的黑蛇帮成员,鬼鬼祟祟地来到集装箱码头。

他们试图强行提货,却被伊利亚斯拦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