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 第336章 浮出水面(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此时,在临安城外的鸿胪寺馆舍内,公孙止一脸得意地听着手下汇报吴潜的行动。

当他得知吴潜私下联络朝臣,在朝堂上为他造势,推动事情朝着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时,不禁哈哈大笑,“这吴潜,还算有点能耐,没让我失望。”

“看来这步棋,是走对了。只要吴潜继续按照计划行事,不愁那赵昀不就范。”

公孙止知吴潜这颗棋子,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并且效果显着。

接下来,他要进一步给赵宋朝廷施加的压力,继续为吴潜造势,助力他早日复出,从而借助吴潜的力量,迫使赵宋朝廷答应自己提出的条件。

公孙止当即便召集了昆贡、朗达玛等人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今日皇帝在朝堂上,态度已经开始出现动摇,咱们要趁热打铁。” 公孙止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这次,我打算重新提出一个方案,一个南朝皇帝无法拒绝的方案。”

昆贡一脸疑惑,忍不住开口发问:“先生,不知你打算要如何做,能让南朝皇帝无法拒绝呢?”

公孙止冷笑一声,脸上露出阴险的神色,“首先,我会要求南朝全权指派吴潜为代表,与我们进行谈判。”

“到时我会降低要求,替吴潜争取到晋升的资本。”

“但作为交换,南朝必须停止对魔教的支持。”

“同时,我会要求宋蒙两国合力举办一次武林大会。”

“大会最终的获胜者,将会赢得两国皇帝共同赐予的‘天下第一勇士’称号。”

朗达玛皱着眉头,满脸不解,忍不住反问:“先生,为何要大费周章举办武林大会?这对咱们又有何好处?”

公孙止得意地大笑,随后开口解释:“四位高僧平日不在江湖行走,不了解南朝的江湖局势。”

“南朝的江湖人士有个通病,为了扬名立万,在江湖中占据一席之地,会不择手段。”

“如今,能得到两国皇帝的共同认可,获得‘天下第一勇士’的称号,这对于可是一个天大的诱惑,他们必定会趋之若鹜。”

“眼下明教在江湖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通过这次武林大会,可以搅乱南朝的江湖局势。”

“而且,这次大会不限生死,到时让他们内部自相残杀,消耗实力。”

“加上有四位高僧出手相助,那时必定能削弱明教的势力。”

“若咱们蒙古勇士最后夺得‘天下第一勇士’称号,不但能狠狠地打击南朝百姓心中的反抗士气,也能为日后大军南下扫平障碍。”

说到此处,公孙止面容狰狞,眼中狡黠的光芒一闪而过,“嘿嘿!我已致信姆拉克国师,告知他木易与罗伊会在此次大会上露面。”

昆贡恍然大悟,顿时朗声大笑:“先生此计甚妙!有国师坐镇,天下有谁能匹敌?”

公孙止听着昆贡的吹捧,心中只觉畅快,“不过,这次大会的选址与时间,还需谋划周全。”

大论四僧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对公孙止的计划,充满了信心。

五人又围坐在一起,详细地商议许久,反复斟酌。

最终决定,先由公孙止全力完成此行使团的任务,并将详细计划禀报给远在和林的蒙哥与忽必烈,以获得汗廷的支持,确保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次日,公孙止按照计划,约见礼部尚书王应麟。

双方一见面,公孙止便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王尚书,不知南朝皇帝打算如何处置我蒙古国提出的三个条件?”

“是准备答应,还是继续拖延下去?”

王应麟苦笑着摇了摇头,神色间满是无奈,坦诚直言:“贵使,恕我直言,贵国提出的条件,实在过于苛刻。”

“陛下还在与众位朝臣紧急商议,暂时还未有定论。”

公孙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缓缓说道:“王尚书,依本使看,南朝不妨指派一位大臣,全权负责与本使节进行协商,如此一来,沟通岂不更加顺畅?”

说罢,他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寒意,加重语气:“要知道,十万大军在外,每日粮草消耗巨大。”

“若两国不能早日达成协议,解决此次争端,一旦大军南下自取,届时可就追悔莫及了!”

王应麟心中思忖,今日公孙止的态度较之前似乎缓和了些许,可此刻又突然抛出这般提议,实在是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无奈之下,勉强挤出一丝讪笑,顺着公孙止的话茬开口试探:“不知贵使心中所想的协商方式是怎样的呢?”

公孙止脸上笑容不减,“本使闻南朝设有左右二相,此次协商,不妨就从二位丞相之中挑选一位,主持大局,如何?”

听闻此言,王应麟心中一紧,此事涉及丞相,已是超出了他的职权范围。

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支吾道:“贵使,下官职权有限,此事还需陛下亲自决断。依下官之见,不如……”

公孙止哪会给他把话说完的机会,冷笑一声,直接出言打断:“王尚书,据本使所知,眼下史弥远与吴潜俱都赋闲在家,皆有闲暇同本使磋商此事。”

王应麟心中愈发诧异,对公孙止的意图愈发摸不着头脑,但又不好推脱,只得出声敷衍:“贵使稍作等候,下官这就入宫觐见陛下,恭请圣裁!”

言罢,王应麟匆匆入宫,求见赵昀。

赵昀听闻公孙止点名要两位丞相参与协商,脑海中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史弥远,在他心中,史弥远经验丰富,处理此类事务更为妥当,于是当即颁下旨意。

然而,史弥远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人老成精,不想卷入泥潭。

故而,他借口自己年老体弱,已是卧病不起,婉言拒绝了皇帝的旨意。

第二日早朝,赵昀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将公孙止提出的条件告知大臣,随后目光扫过众人,开口问道:“诸位爱卿,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大臣们听闻后,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赵昀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混乱的场景,只觉心烦意乱,头痛欲裂。

他心里十分清楚,如此重大的决定,最终还是要由自己来拍板。

赵昀向来对吴潜心存不满,可此时史弥远已然婉拒,自己又一时没有更好的主意。

况且吴潜虽与自己政见不合,但不会投靠外敌。

沉思良久,赵昀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暂且莫要争论。”

“此事关乎我大宋国运兴衰,朕也需慎重思量。”

“朕决定,答应蒙古使节的提议,全权指派吴卿为代表,与蒙古使团展开谈判。”

吴潜接过圣旨,心中窃喜,随后领着王应麟等一众大臣,前往馆舍与公孙止进行磋商。

此时的公孙止早已在帐内等候,见吴潜等人到来,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得意笑容,热情相迎:“吴相国,久仰大名,今日终得一见,实乃幸事!”

吴潜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地拱手还礼:“使节大人客气了。”

“此次奉我朝皇帝旨意,前来与大人商谈,还望大人以两国和平大局为重,共同寻求解决之法。”

公孙止微微点头,脸上挂着淡笑,“吴相国,本使自然是期望两国能够和平共处,永息干戈。”

“只是,使节在南朝境内遇刺,大汗盛怒难平,还望南朝能拿出诚意。”

双方一番寒暄之后,迅速切入谈判正题。

谈判过程中,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言辞激烈交锋。

吴潜凭借着多年在官场积累的经验,据理力争,为大宋争取最大利益;公孙止则步步紧逼,试图达成蒙古国的目的。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双方最终达成了初步协议。

然而,对于 “天下武林大会” 一事,吴潜知事关重大,不敢擅自做主,需请皇帝圣裁。

公孙止见状,也不阻拦,提出暂时休会,让吴潜回去向皇帝请示,待商议出结果后,再做答复。

吴潜不敢耽搁,立刻进宫面见赵昀,将谈判的详细情况禀报给皇帝。

赵昀接过吴潜呈递的协议,审阅一番后,心中大喜过望,“吴卿,此次你劳苦功高,朕心甚慰啊!”

吴潜连忙躬身回应:“为陛下分忧,为国家效力,乃是臣的本分,不敢居功。”

“好!吴卿辛苦啦!” 赵昀一扫之前的忧虑,开怀大笑:“待明日此事圆满完结,朕必定重赏于你!”

赵昀并不知晓蒙哥开出的真正底线,也不知吴潜私下与公孙止达成的交易,只当是吴潜争取到公孙止迫做出了让步。

对于武林大会一事,赵昀心中思忖,不过是朝廷赐予武林中人的一个虚名罢了,对朝政大局应不会产生影响。

翌日,赵昀再度在垂拱殿召见蒙古使团。

公孙止见到赵昀,微微拱手,脸上依旧带着那副傲慢的笑容,“宋国皇帝,本使已做出重大让步,不知皇帝能否接受?”

赵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脸上笑意盈盈,“使节请讲!”

公孙止清了清嗓子,朗声开口:“本使决定,放弃之前提出的割让土地与交出明教凶手的要求,只要求岁币增加三成。”

“但作为交换,宋蒙两国需合力举办一场天下武林大会。”

“此次大会的最终获胜者,将获得两国皇帝共同认证的‘天下第一勇士’称号。”

赵昀闻言,不禁大笑,“使节提议甚妙,朕也想见识一下两国勇士的风采!”

“不过,其中具体细节,朕还需先与诸位臣工商议一番,再做定夺。”

公孙止面色如常,心中暗自窃喜,“好,那本使就先与皇帝陛下签订两国和议。”

“至于武林大会的具体事宜,咱们日后再详细商讨,如何?”

赵昀见公孙止如此爽快地松口,心中笃定蒙古人果然是在虚张声势,不由得脸色一喜,“如此甚好!”

于是,两国正式签订国书。

随后,赵昀又派人将梁成大、薛极等一干涉案人犯交予公孙止处置。

待公孙止离开后,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一片喧嚣。

大臣们对吴潜在与蒙古使节谈判中为朝廷争取利益的表现,大为敬佩。

然而,对于武林大会一事,大臣们却意见不一。

有的大臣忧心是蒙古人的阴谋诡计,绝不能轻易答应;有的大臣则觉得,这是一个缓解当前紧张局势的契机,也能借此机会展示大宋的实力。

吴潜站出来,神色坚定:“陛下,臣以为武林大会的提议,虽暗藏可疑之处,但不失为一次难得的良机。”

“我朝民间向来习武之风盛行,,此次下武林大会,正是向世人展示我朝实力的契机。”

孙之翰等与吴潜联合的大臣,也纷纷站出来附和,表达对吴潜观点的支持。

赵昀听着大臣们各执一词的争论,心中愈发迷茫,难以抉择。

他将目光投向新任宰相郑清之,“郑相,对此事你有何见解?”

郑清之沉思良久,缓缓开口:“陛下,蒙古人的这一提议,暗藏玄机,不可不防。”

“武林大会一事,看似无关紧要,实则会对我朝士气产生深远影响。”

赵昀又接连询问了其他几位大臣的意见,然而,众人说法不一,各有道理。

最终,赵昀长叹一声,下定决心:“朕意已决,恢复吴卿的相位!”

“命他全权代表朝廷,与蒙古国商议天下武林大会之事。”

“张弘范,你从皇城司挑选可靠人手,全力协助武林大会的筹备。务必确保此事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