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李兄,这位是慕容小将军,这位是何兄。
几位,这位是我之前向几位提到过的祝兄。”
邱灵笑着向藏书阁内的三人点了点头,似乎是因为来了他这个陌生人的缘故,原本还算轻松的氛围立刻变得有些拘谨了起来。
还在用餐的两人匆匆将桌上的食物清理了一下,随后便各自拿了书籍到侧面的长桌上去整理了。
邱灵带着祝卿安往小楼的深处走去,径直来到一面被用白布遮盖住的书架前才停下脚步。
随着青年拉下那遮在书架上的白布,空气中便弥漫起来了一股浓郁的土腥味,灰尘四散开来,充盈在了周围的每一个空隙中。
直到几息之后,这尘埃才算彻底落下。
“这三个书架上的书籍都是和草药炼丹有关的部分,这活不用太着急,慢慢干就是了。”
邱灵用手掌驱散了鼻翼前的土腥味,随后指着这足足有两个祝卿安高的书架。
这间藏书阁是个长方形,只在入口处有采光较好的桌面,几日相处下来,一起工作的几人也算是熟悉了起来。
祝卿安将手中的图书小心的翻开,随后逐页查找破损。
这些图本里有带着乡野志怪特色的杂记,有对一些地方县志记载的摘录,还有一些药方。
只是此刻他面前这本属实是有些出乎祝卿安的意料,这本书居然是一本祝卿安早年间给弟子们准备的教材,也不知道这位都尉是从哪里淘来的。
祝卿安照例检查了一下书页的紧实程度,在确定不用重新固定之后,就只是将里面那被虫蛀的书页以宣纸进行了固定,随后将书名写在了面前的单子上。
都尉关于这方面的藏书很杂乱,而且大抵是因为当时收藏时也是一时兴起,加之时间过去了很久的缘故。
此刻祝卿安负责的几个书架上的书籍破损程度都很大,有些书本更是完全被书虫给蛀食了个干净。
少年不得不将一些书本拆开,随后或是重新装订,或是直接抄录一遍。
此刻其余四人已经整理了好几个书架,祝卿安这里却才堪堪完成一格的整理。
“将军。”
“叔公。”
就在四人一如往常一样,在那被藏书阁小院内的树荫过滤了一遍的阳光下处理着手中书籍的时候,这里的主人似是突然兴起,带着几名随员来到了小院之中。
那是一个长了一张国字脸的男子,男人的两鬓已经斑白,但是双目却炯炯有神。
“都坐吧,我就来看看。
中午的饭菜可还算可口?”
男人笑着走入了小院之中,在挥了挥手后让几人坐下继续工作。
只是对方毕竟是本地的都尉。
祝卿安发现,他对面的何光明显紧张了起来。
当都尉在邱灵的陪伴下走到他们这张桌前时,何光已经完全无心翻阅面前的书本了。
“何戚是你兄长吧。”
都尉没有遂何光的愿望,来到青年身边之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是。”
何光匆忙站起身,在起身的瞬间还差点将桌上的笔筒给打翻。
都尉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这略显紧张的青年,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其对面的少年郎身上。
“赵老将军身体可好?”
“师傅他老人家身体还算硬朗。”
都尉来到了祝卿安的桌前,将少年那已经整理好的几本书拿起,最终选了一本放在最上面的翻开。
男人用那略显粗糙的手指翻开了书本,这才发现书籍的首页内居然加了一张比书籍扉页略小一点的宣纸,其上不仅记录了书籍最开始的摆放位置,而且还有对书本大纲的概述。
都尉挑了挑眉,开始向后翻阅,却见那书脊已经重新被固定了一遍,书页中也不乏一些整张被替换掉的书页。
男人看完这本,又从书堆中拿起了一本来细细翻看,却见这本一样被细心的翻修了一遍。
“可曾有功名在身?”
都尉再看这不卑不亢的少年,瞬间起了一丝惜才之心。
“未有,学生还在师傅门下修习,暂未出师。”
“老将军是有真本领的,你且好好学。
等出了师若是有兴趣,可以再到我府上来坐坐。”
“祝兄,恭喜恭喜。”
等到都尉走后,其余几人均是起身来到了祝卿安的旁边,抱拳祝贺道。
冯翊郡是三秦之一,是拱卫京都的重要地区,作为这里的都尉,男人几乎算是半只脚已经踏入了大煜的最高权力中枢了。
这位冯翊郡都尉此时才六十来岁,再等三四年,等到朝堂上面的老人走一批之后,他估计可以再升一波,搞不好可以直入云霄。
此时若是可以搭上这班车,那就当真是一朝得道腾云起,自此不是凡间人了。
只是这位都尉是军伍之人,对下属要求严格那是出了名的,君不见就连作为他亲属的邱灵都没有被其招入府中任职。
几人刚刚看的真切,那位都尉确实是起了爱才之心。
大伙恭祝完,何光和复姓慕容的小将都好奇的将那几本都尉刚刚拿起的书本给借了过来,在翻开来看了两页之后,两人也终于算是服气了。
和对方细致的工作相比,他们的活确实粗糙了许多。
若是一两本还有可能是作秀,只是这几本都是这样的,再加上这让他们这些外行都能看懂一二的综述,也怪不得都尉会看上他。
邱灵摸了摸下巴,他感觉自己这位叔公这次过来大概率就是来见祝卿安来了,毕竟他可是看见过叔公书房中悬挂的那柄长弓。
听他哥哥说,那张弓是当年赵老将军的,也不知道自己这位叔公是从哪里淘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