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骊龙泉神秀山。

有人以飞升境的跨洲远游神通,从京城方向御风而来,从北向南。

小镇之中,也有一位风尘仆仆赶来的老人,落地神秀山巅。

崖畔,两个老人一同望向天空。

杨老头瞥了眼身旁之人,笑眯眯道:“国师大人,有何感想?”

崔瀺抖了抖袖子,破天荒的有些感伤,轻声道:“齐静春有此作为,再正常不过。”

“我们读书人,一向如此。”

杨老头忽然说了句佛家禅语,“明虽灭尽,灯炉犹存。”

抽了口旱烟,顿了顿,老人笑道:“说句不中听的,齐静春现在,什么灯炉犹存……”

“他什么都没剩下。”

“十四境,啧啧,却死的这般窝囊。”

杨老头补充道:“当然,是在这座人间,至于别处,谁也不好说。”

齐静春已经‘身死’,彻彻底底,绝无任何悬念,什么十四境的通天修为,什么三个本命字,什么魂魄肉身……

全数散尽。

一位天人境修士的陨落,竟是在这座天下,没有溅起半点水花。

崔瀺笑问道:“杨老前辈,到如今你还觉着,我那师弟,只是十四境?”

老人攥着烟杆子的手,微不可察的抖了一抖。

春风拂面,崔瀺闭上双眼,轻声默念那个读书人的名讳。

放下老烟杆,杨老头并拢双指,缓缓抹过双眼,施展一门极其高深的神道望气之术,观测五座人间。

浩然天下,九洲之地,春风过境。

老人视线看的很远,穿过浩然天幕,去往其他几座人间。

蛮荒所在,被人斩为两半的偌大疆域,与浩然天下这边,如出一辙,各地皆有春风拂过。

西方日落之地,三千佛国之中,诵经之声传遍八方。

青冥天下,各地道宫,大道齐鸣,如敲天鼓。

几座天下,整个人间,儒家,道门,佛国,乃至妖族所在,皆有春风过境!

山间,河畔,旷野,大泽,沧渊,人间处处有春风。

洞天破碎一役,世上皆知齐静春早已跻身十四境。

与白玉京三掌教联手共扛小镇三千年天道反扑,跌境飞升,也不是什么隐秘。

但之后呢?

这个被誉为有望立教称祖的读书人,当真就断送了大道前程?

齐静春早他妈重返十四境了。

还不是什么寻常十四,读书人破而后立,直接以三教根只,跻身伪十五境!

春风不止在浩然。

……

天门大开,其内清光荡漾,好似连接着另一个人间。

读书人形销骨立,仅是眨眼之间,原地就出现了一具盘腿而坐的白骨。

十四境的巅峰修为,顷刻散尽,被那不属于此方天地的大道,生生拉扯搅碎,落入天门中。

无数大道痕迹,从门内倾泻而出,所到之处,犹如蝗群过境。

两座人间的光阴河水,悉数冲撞在一起,无声无息,迸溅而起的每一道‘浪花’,其中好似都藏着一个小世界。

一座光阴大渡口,瞬间支离破碎。

处于光阴旋涡之中的年轻人,身形渺小如芥子,身后的人间光阴,犹如洪水猛兽,冲刷他的魂魄,像是修道之人炼化法宝,欲要将其生生炼杀!

而在身前,从那道天门逸散而出的光阴长河,却恰恰相反,每当他的魂魄黯淡一分,就会被立即修补。

身后炼杀,身前修补。

像是一场拔河,更像是……

两座人间的大道争锋!

脚底这座人间,从来没有认可过他。

这就是为什么,少年自从来到这座天地,就一直是个异类。

没有人可以推算出他的真正来历,飞升境,天人境……即使是三教祖师,也是一样。

所以事实上,从一开始,年轻人就不曾真正意义上的踏足过这座人间。

他,并不存在。

而现在,有人想要让他存在。

一方山水印印章,从那背靠天门的白骨掌心之中,自主飘起,继而落在一袭青衫头顶,缓缓悬浮。

与此同时,这枚山水印一经离去,那具白骨,好似再也支撑不住,逐渐分崩离析,散落一地之后,再度被那座天门扯入其中。

白骨去,真身现。

一具完完整整的肉身,从天门之内,降落这座人间。

魂魄归位,异类不再是异类,外乡人成了家乡人。

不知名人间。

陋巷之中,年轻道士伸出手掌,将戴在少年尸体头上的银色莲花冠取下,缓缓安在了自己头顶。

有一位形体模糊的读书人,凭空出现在一侧。

陆沉叹息一声,看着这个读书人,神色怅然。

到如今这一步,道士扪心自问,无论是在境界修为,还是在学问层面,自己与齐静春相比,都差了不少。

不如就是不如,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陆沉甚至觉着,即使往后,自己那位大师兄的三个分身,全数汇聚归拢,跻身十五境,都不太比得上这个齐静春。

人间万万年,惊才绝艳者极多,超世之才也有不少。

这些人,死的活的,凑在一起,成了天上的星光点点,照亮人间。

唯独齐静春,一人便是一条璀璨银河,光照千古。

陆沉原地打了个稽首。

正要开口,想了想,年轻道士又摘下莲花冠,正儿八经的作揖行礼,行了个儒家礼仪。

“齐夫子,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这个称呼,陆沉琢磨了许久。

称齐静春为圣人,怎么说怎么别扭,说他是先生,对于白玉京三掌教的身份来说,更加不妥。

索性称为夫子好了。

毕竟这个齐静春,曾在骊珠洞天教书六十载。

一袭儒衫同样是作揖行礼,微笑道:“陆道长,后会有期。”

摘下莲花冠,道人行儒家礼,又说了一句江湖中人惯用的“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这一刻,道士不是什么白玉京三掌教,而是...浩然陆沉。

离去之前,陆沉回过身,欲言又止。

他还是想劝一劝这个读书人。

何必如此,不必如此,不该如此。

虽然两人很早之前,就有过一番约定,到今天这个光景,也不算是突兀。

读书人只是站在树下,笑着招了招手。

却不是与陆沉告别,而是与另一座人间的少年告别。

陆沉微微摇头,转身步入天门。

跨越两座人间之时,齐静春与他说了两句话。

“我们读书人,一定要做最对的事。”

“你们道门之人,记得信守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