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首日票房三千四百多万,次日周六妇女节,更是豪取五千八百万华币,周日有所回落,降至四千一百万华币。

首周末三天1.34亿。

紧接着就是票房的飞速跌落,周一开始,单日票房就无法超过两千万了。

成本收回,口碑发酵。

这部电影开始在互联网引起大规模讨论了。

首当其冲的话题——难看!

【哪怕刘奕菲之前已经表达不推荐的意思,我仍然没觉得这部电影会难看到如此地步,昏睡在电影院没有提前退场,完全是靠着我对神仙姐姐的喜爱,要是没有这层滤镜在,我得去找前台理论退票!】

【好听点叫自我疗愈,难听点叫无病呻吟,这种电影是怎么帮刘奕菲拿到影后的?不会是李元青花钱砸出来的吧。】

当然,也有文艺青年在网络发声辩驳。

【不懂就不要乱说,想象在夜色深沉的海边,与宇宙间没有任何障碍物时,一般的人情、规则、理辩通通都消失了,能感受到本真的自我。

我本不是刘奕菲的粉丝,在我眼里她这些年演的角色除了《花木兰》以外,花瓶属性总是根据戏份多寡若隐若现。

但这一部不一样,她在电影中,有时是沉默着、有时是压抑着思念、有时是突然的灿烂与开心、有时则是偏执的倾泄......不管是那种状态,都透着那种难受得让人发慌得孤独感。

她这个影后实至名归!】

讨论刘奕菲的人,大部分都是看过电影,只是喜好不同,感受不一样。

而那些没有看过电影,却在网络上参与讨论的网友,他们关注的女明星不是主角刘奕菲,而是“戏外的主角”——张静初。

女主作为一位大明星与有妇之夫的导演发生一段婚外情,被汹涌的舆论赶去了国外,从而在社会与自然的疗慰中找回了自我。

导演还是顾长卫,这不管从那个角度看都像是张静初自传!

【听说是李元青写的剧本,还去请了顾长卫,他也是真够损。

顾长卫还接了,这脸皮也是真厚!】

好巧不巧。

张静初的电影《脱轨时代》也于同日上映!

你说她和刘奕菲不是打擂台,网友都不信!

刘奕菲反正坚称李元青创作剧本时没有参考任何人的经历,只是虚构。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张静初在《脱轨时代》活动现场,只要是与顾长卫、刘奕菲或者是《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相关的问题,通通拒绝回答!

脾气上来了,就给记者甩臭脸。

多少年前的事儿,合着到现在都没完了是吧。

她最近也没跟顾长卫联系,她现在暂时和废物路川好上了,《脱轨时代》的监制就是路川。

她心里最恨的就是李元青。

多年前在香江金像奖后台想要巴结他,没想到被他厌恶,这么多年过去,他的报复手段竟然是用自己的经历写部剧本帮刘奕菲拿了柏林影后!

她要是早知道这样能拿奖,她亲自去演都行,而不是现在这样被人嘲讽、被记者骚扰。

路川在一旁看不下去,这一阶段的情人,不能晚上唇枪舌战,白天一言不发吧。

而且他对李元青简直恨之入骨!

《王的盛宴》被《驴得水》比了下去,李元青更是在网络上嘲讽他该拉出去枪毙!

所以脑子一热,路川开口道。

“大导演也不能这么欺负人,你连基本的道德都没有了吗?”

不骂顾长卫、不怼刘奕菲,路川上来就对李元青开炮,身旁吴克群等人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连张静初都懵了。

什么叫绞尽脑汁不如猪队友的灵机一动。

你这么搞,万一李元青把火撒我身上了怎么办?

你那点资源能让我大火?

张静初的智商占领高地,她在现场说道。

“这是我第一次和路川导演合作,我们的拍摄并非一帆风顺,期间有很多争执,尤其是我和路导三观不合,未来未必还有合作机会。”

你挺我,我卖你,娱乐圈的人情世故充斥着现实。

李元青会搭理这个废物的言论?

徐薇都懒得告诉李元青。

刘奕菲更是不会管对方,她正在参加座谈会,与专家学者以及领导们探讨今年华语电影在柏林电影节的收获以及对华语电影的启示或帮助。

廖凡提议女士优先。

所以刘奕菲第一个发言。

“文艺片是华国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独特的视角、精妙的艺术水准,深入探讨人性...”

很明显是公司给她准备的稿子,她念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个啥。

廖凡和刁亦男也是如此严肃一通。

等到后面领导提议畅所欲言,刘奕菲这才稍稍放开限制谈起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我认为是市场决定了国际电影人对我们的态度。

我还记得我爱人第一次带着作品去参加柏林电影节。

他告诉我,若是《活埋》没有套上一层好莱坞的皮,电影连入围主竞赛单元的机会都没有。

那一年亚洲电影入围数量就不多,华语电影好像只有张艾嘉导演的《20:30:40》,其他华语电影连评选的资格都没有。

可当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以后,他们就给予了我们足够的尊重,今年更是有四部华语电影入围。

所以我们还是要注重自身发展,把我们的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大、包容、开放,欧洲电影人自然会像尊重好莱坞一样,尊重我们。”

众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李元青一定对刘奕菲进行过理论教育,又或者耳濡目染,才会让刘奕菲所持观点、思考方式都和李元青接近。

他俩夫妻真是思想一体。

这场研讨会的主角其实是《白日焰火》,他们准备在3月21日上映,现在开始宣传推广。

桂纶镁在拍戏请不来,请来了刘奕菲,没想到刘奕菲差点喧宾夺主。

好在刁亦男稍稍在电影理论方面扳回一城,从电影的创作到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他虽然谈的很宽泛,但对座谈会而言算是干货!

廖凡则是对电影票房有所期盼。

“能有《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票房的一半儿,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刘奕菲鼓励道。

“我相信一定可以实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