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三日左右,独孤靖瑶收到了来自李俶和独孤鑫的信。
独孤靖瑶坐在桌案前,先打开李俶的信,李俶那封信将金陵知府可能有猫腻的事情告知了独孤靖瑶,独孤靖瑶看完信后一副了然于心的模样,不过他也很担心李俶的处境。
于是她提笔写了封回信告诉李俶:“冬郎,你且小心行事,莫要打草惊蛇,我会将金陵的情况禀告给父皇,并且请求父皇允许我父亲带兵支援。”
写好信件,将纸晾在一边,而后又拿出一张纸,给独孤鑫回信:“爹爹,我会把李俶在金陵的情况告诉陛下,并请求让您带兵在金陵附近驻扎,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为了让人以为独孤靖瑶只是给李俶写信表示思念,于是她单独写了一封表示思念的信。
三封信写好,晾干后,独孤靖瑶便叫来侍剑道:“侍剑,你去把这两封信交给我哥哥,告诉他,因为从楚王府寄信恐被人盯上请他务必用云南王府专门的寄信方式,将两封信加急寄到金陵和云南。还有这封,你去驿站寄到金陵。”
侍剑闻言也明白独孤靖瑶的意思,应是后便伪装成送东西,顺便将两封信送到了云南王府,将独孤靖瑶的话告知独孤墨言。
独孤墨言自然也表示知道了,他立刻安排暗影将两封信寄出。
而侍剑出了云南王府直奔驿站将第三封信寄出。
侍剑回到楚王府时,独孤靖瑶正在与刚睡醒的李适和李颖玩耍,两个孩子被逗得咯咯笑,独孤靖瑶心情也得到了缓解。
看到侍剑回来,独孤靖瑶用商量的口吻对李适和李颖道:“今日天气不错,适儿、颖儿也好久没进宫见皇祖父和皇祖母了,咱们便进宫一起给他们请安吧?”
其实独孤靖瑶也不过是找个理由进宫,谁知道两个小家伙像是听懂了一般。李适点头,李颖在一旁点头,嘴里还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惹得大家笑作一团。
不过,独孤靖瑶要抓紧时间,她安排乳母将李适和李颖收拾妥当,自己也回房收拾了一番,这才坐上马车进宫。
别说,独孤靖瑶去的正是时候,肃宗刚好处理完政务来到凤栖殿。
肃宗和皇后听侍女报独孤靖瑶带着李适和李颖来了,肃宗笑道:“快让他们进来。”
独孤靖瑶也面带微笑走了进来,后面乳母抱着李适和李颖,两个小家伙也是笑盈盈的。
几人给肃宗和皇后请安,肃宗和皇后脸上笑容也是不断,肃宗道:“快起来吧。”独孤靖瑶谢恩后便坐在下首。
皇后道:“本宫感觉有段时间没看见适儿和颖儿了,快抱来给本宫瞧瞧。”
独孤靖瑶连忙请罪道:“都怪儿妾,最近进宫的时间少了。”
肃宗和皇后看到两个小家伙,满眼的宠溺,自然不会怪独孤靖瑶,皇后还道:“如今俶儿去了南方,你一个人操持整个王府,尤其是还有两个有孕的,自然有你忙的,陛下和本宫怎么会怪你呢?”独孤靖瑶道了谢,便又安心的坐回座位。
肃宗和皇后一边逗着两个孩子,肃宗还问到:“靖瑶,俶儿可有给你寄家书?”
独孤靖瑶笑道:“儿妾今日来除了给父皇和母后请安,便是来送信的。”
闻言,肃宗让李辅国下去将信拿上来。拿到信后,肃宗才依依不舍的将李适放下,拿起信看了一来,越看肃宗的眉头皱得越紧,皇后偶尔抬眼望去,以为李俶出了什么事,心也揪了起来。
皇后抱着李颖问道:“陛下,俶儿说什么了?”
肃宗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下令屏退下人,也让乳母把李适和李颖抱了下去,还让李辅国和许嬷嬷出去守着,不让其他人靠近,而后道:“俶儿所言可属实?”
独孤靖瑶自然知道是在问她,她便道:“回父皇,这也是王爷的推测,至于证据,还在搜查,不过儿妾已嘱咐王爷莫要打草惊蛇,以免杜知府动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肃宗欣赏的看着独孤靖瑶道:“嗯,不错,你放心,此事朕也会下旨派人协助俶儿的。”
独孤靖瑶先是道了谢,而后道:“不过,父皇儿妾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肃宗让独孤靖瑶说说看。
因为出兵是大事,于是独孤靖瑶走到下方跪地行礼道:“儿妾怕王爷此番会有危险,所以让王爷出发时带了一百独孤家军,可现在看来那边守备的力量若能为杜知府调遣,哪怕独孤家军可以以一敌百也完全不是对手。所以儿妾斗胆,想请儿妾的爹爹带五千独孤家军在金陵城附近驻扎,以备不时之需。”
肃宗认真思索了一番:毕竟李俶是他的嫡长子,他还是对李俶寄予厚望地,虽然推李系上来平衡朝堂局势,也只不过是帝王的权衡之术,实际上储君之位,他还是倾向于李俶的。
皇后和独孤靖瑶看肃宗迟迟没有反应,内心都十分焦急,怕肃宗有所顾虑,不肯让独孤鑫带兵支援。
皇后便也跪地行礼道:“陛下,俶儿是臣妾的心头肉,还请陛下允准。”
肃宗看皇后跪地,这才回过神来,伸手扶起皇后,皇后也不可能做那种威胁肃宗的人,那样的话只会让肃宗反感,于是皇后顺着肃宗的力气起身。
肃宗道:“嘉婉,你放心,俶儿也是朕最看重的儿子,自然不会让他有危险却放任不管。”皇后和独孤靖瑶听这话顿时松了口气。
肃宗又道:“朕今日会下一道暗旨给独孤鑫,让他带五千独孤家军前往金陵附近驻扎,若俶儿那边有什么情况,他能够立刻派兵支援。只不过,就算八百里加急也要三天左右才能到。”
独孤靖瑶闻言笑着叩首道:“多谢父皇。此事无妨,儿妾可以先寄一封家书给父王说明情况,让他先准备着,待接到圣旨,便能立刻启程出发。”
肃宗闻言颔首道:“好,就这么办吧。朕这就回去拟旨,靖瑶,你也回去给云南王写书信吧。”
独孤靖瑶应是后便去偏殿接上李适和李颖出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