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关家儿女 > 第786章 夷陵大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关义正得到了关忠诚的首恳,当天便召集关家各房开会,并将关义喜和杨不凡也叫回来参加。

当他把丁慧代表这些租客们的想法告诉大家,所有人的眼睛一下子都亮了。

“大哥,那句话果真没说错,果然劳动人民才是最有智慧的,咱们只想到用手里的钱去买粮食,压根没有想到咱们院子自己也可以种出来......”

关义直兴奋地道。

“是啊,难得的是爹同意咱们在院子里挖地,这样一来,咱们大院岂不是变成农作物基地了?”

关义有也道。

“如果将来会有饥荒,你会感谢此时丁老师他们的提议......”

关义正看着兄弟们,说道。

“大哥,你今天叫我们回来,是不是也想让我们家也把院子里的草坪都挖了,种上粮食?”

关义喜立刻明白了关义正的意思。

“是啊,咱们大院的土地毕竟有限,但在大院住的人却不少,所以,人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是关键,你们的院子虽然没有我们关家大,但也有不少空地,都开辟出来吧,种上粮食、蔬菜......”

关义正道。

杨不凡点点头:

“大哥,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马上将这个想法转达给一行叔他们,他们各家的院子不算大,但开辟出一块地种些蔬菜土豆不算难,多少能贴补一些......”

“嗯,几个叔叔家里就交给你去通知,如今正是秋天,是播种的好季节,最近我们购买了不少土豆和红薯,如果你们买不到种子,可以过来取一些......”

关义正知道,光有地不行,得有种子。

既然现在有办法解决来年可能到来的饥荒,那么他们愿意给这些亲人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种子。

他虽然没有种过地,但他知道,只要把土豆和红薯埋进地里,来年就可以长出更多的土豆和红薯。

杨不凡听了点点头:

“大哥,种子我们先自己想办法,如果实在买不到,再来找大哥......”

杨不凡知道关义正他们虽然库存了一些粮食,但关家整个院子里人不少,如果真要开荒种地,他们所需的种子不会少。

再加上此前他已经将关忠诚的话通知到各家了,想必他们应该也储存了一些土豆和红薯,拿出一部分来当作种子应该不是难事。

关义正自然明白杨不凡心里所想,他点点头:

“行,总之有困难就来找我......”

这一次的会议比较振奋人心,散会以后,关义正兄弟几个便分别回去通知各房的租户,大家可以甩开膀子挖地种粮食了。

因此,从这一天开始,关家大院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利用休息时间开挖土地。

就连关仁夏和关仁旭都加入了挖地的行列。

一连忙了好些天,终于在一场秋雨来临之前,所有土地都翻整好了。

听着窗户淅淅沥沥的秋雨声,关义正躺在床上感慨地道:

“这下好了,明天起床后可以种粮食了......”

苏锦翻了个身面对着关义正:

“阿正,咱们真的可以种出粮食吗?”

关义正看着她:

“怎么,你不信?”

苏锦摇摇头:

“我不是不信,我是怕天公不作美,如果老天不下雨,这些粮食能顺利长出来吗?”

苏锦的话提醒了关义正,他搂着妻子,道:

“是啊,你说的对,所以,接下来我要在全大院宣布一件事......”

这一天晚上,秋雨下了一整夜,虽然不是特别大,但刚翻出的地湿润了,的确是时候种下土豆和红薯了。

第二天正好是一个休息日,关义正带着全大院的劳动力站在新开垦的土地前,对众人道:

“现在我来进行分工,孩子们帮忙往地里转送种子,女人们在地里负责种,男人们负责将种子进行掩埋......”

全大院近百口人忙碌了一整天,终于将各个院子里挖出来的地都种上了土豆和红薯。

收工的时候,关义正将所有人都召集在一起,吩咐道:

“我知道今天大家都累坏了,但这些地里种的粮食是咱们来年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咱们再累,还请再听我一句话......”

租户们纷纷开口:

“关局长,您说吧,我们听着呢......”

关义正扫视了一下众人,这才开口:

“大家也知道,种粮食是靠天收,如果昨天晚上不下这场雨,咱们今天还不能顺利将粮食种下去。为了让咱们的心血不白废,我现在宣布一件事,从今天晚上开始,各家各户都要节约用水。不管是洗菜的水,还是淘米的水、洗澡的水......统统倒在门口放置的大缸里,这些水咱们各院派人轮班浇到地里......”

关义正刚说完,租户们纷纷表示:

“关局长,你这个办法好,虽说咱们的院子里都有水井,但大家都知道,如果遇到天干,水井也会枯竭,您这个节约用水的办法真是好......”

关义正看着关义直兄弟几人,对他们道:

“咱们院子里的大缸多的是,你们一会儿各自安排自己院子里的人去抬大缸,每个院子门口都放置一口,用作蓄水浇地之用......”

安排好了这些,众人这才散了。

闲时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1959年的新年到了。

这一天,关忠诚和自己的孩子们吃完团圆饭,站在院子里看着自家种植的那些土豆和红薯长势喜人,深感安慰。

他最近一直在关注时事,这一年的浮夸之风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他知道,随着1958年成为历史,新的一年里,一定会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

果然,几个月以后,关忠诚的预感灵验了,半年来,夷陵几乎没有降雨,旱灾笼罩着夷陵大地。

城外的乡村,大片的土地干涸,池塘里的水干了......

关家大院的几口水井的水位线一再下降,关义正在全院下达了用水要求,每家每户除了将用过的水必须存进院门口的大缸,取用水井里的水也要定量,每家每天不能超过一担。

那些本来正在长果实的土豆、红薯,眼看着就要收获了,如果在这个时候不给足水份,几个月的功夫便白白浪费了。

所以,必须保证农作物有充足的水源。

还好关义正在年前种植粮食时就定下了蓄水的规矩,全大院的人几个月来已经养成了蓄水的习惯,现在除了对定量用水稍有不适,其它方面均没有受到影响。

在关义正的精心安排下,关家大院的农作物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此时他并不知道,今年的旱灾仅仅只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开始,未来,他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