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言,神色各异。
婉嫔眼中闪过一丝幸灾乐祸,而李修媛和段蕊对此似乎并不意外,只是对视时眼中都有无奈。
贵妃依旧沉默,只是指尖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若有所思。
太后眸中闪过一丝不解,完全不知道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季月欢有意为之。
不过就算是有意为之她也不好说什么,只维持着面上慈蔼的笑容,无奈道:
“罢了,是哀家不凑巧了,这些日子一直听说旭婕妤一直在为哀家寻那万寿帖,倒未曾想她如此上心,也是难为这孩子了。”
她看向众人,“虽有遗憾,不过少一个人也不妨事,大家务必尽兴。”
众人连忙应声,但心中到底失望,毕竟不少低位嫔妃来之前都做足了准备,眼下无处发挥,不免失落。
不过看了眼边儿上的李修媛,她们心头的失落又散去大半。
听闻就连位列九嫔的李修媛,都碰了许久的软钉子才勉强与旭婕妤交好,她们这才哪到哪儿?
若那人真那么容易讨好,她们反倒不安了。
况且,比起讨好区区婕妤,眼下讨好太后才是要紧事。
于是众人纷纷摆上笑脸,一时间御花园内欢声笑语不断。
*
藏书阁。
季月欢根本不知道太后还派人去请她了,她只是照旧看自己的书。
直到下午时分,腰上多了一只有力的臂膀,她才缓缓抬起头。
面对眼前凑近的俊脸,她有点无语,“你能不能改改每次上来就动手动脚的毛病?”
每回都是,神出鬼没地出现,然后不是亲就是抱,要不是对他的味道过于熟悉,她高低赏他个过肩摔。
“改不掉。”祁曜君拒绝得干脆,“我都恨每天陪在你身边的时间不够长,难得见面,必然要好好把握。”
“……什么叫难得见面?我不是没撵你了吗?”
“你也知道你之前撵我啊?难道不得补偿我?”
季月欢心说她哪里没补偿了,昨天晚上都快舍命陪君子了。
但话到嘴边她又咽了回去。
孤男寡女的时候不适合谈论这种话题,不然场面很可能失控。
她只能转移话题,掏出一直揣在怀里的信递给他,“喏。”
祁曜君挑眉,“这是什么?”
说着,便接了过去,看到信封上的落款,他的双眸便渐渐眯起,直到将信看完,表情已然很不好看。
季月欢大概把先前兔子的猜测讲了一遍,然后问他,“你什么看法?”
祁曜君直言道,“怀浊自去了青州后便一直失联,你还能收到鸽子的回信,我这边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季月欢皱起眉,隐约感觉到事情不太妙,“那你的猜测……?”
“天枢阁不一定有内鬼,也有可能是鸽子被人误导以为有内鬼,为了谨慎起见,不得不防。”
季月欢诧异地挑了挑眉,“你这么相信天枢阁?昌风都没你这么坚定。”
“不是相信。”
祁曜君无奈地摇头,“你既然知道天枢阁,就应该知道天枢阁的前身,也知道他们的下场,天枢阁因为其历史的特殊性,注定朕无法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怀疑他们,否则一旦朕开始进行排查,整个天枢阁,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这帮人太过担心重蹈覆辙,此前加入是因为昌风,如今昌风为了报恩选择退出,他们理解归理解,可到底失去了主心骨,本就如同惊弓之鸟,如果这时候祁曜君还表现出对他们的不信任,情况会变得很糟糕。
季月欢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
“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等。”
祁曜君敲了敲眼前的信,“鸽子说她一定会护送季书棋安全归京,那便信她一次。至于怀浊……”
他顿了顿,眉心微蹙。
“我倒不认为怀浊背叛,更大的可能是,他被什么事情拖住了。”
“可是什么事情能拖大半个月?”季月欢其实也想过这个可能,但是她脑子里的知识毕竟有限,实在想不到。
“这就还要细查了。”
祁曜君眯起眼,“奇了,眼下青州像个无底洞,朕派去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没了音信。季书棋,怀浊,你二哥,通通没有声息,只能说,他们都被困住了,寻常的的传信手段不安全,他们只能隐忍。”
祁曜君这会儿不免有些感叹,“得亏你当时灵机一动派了鸽子前去,鸽子的传信方式整个天枢阁独有,否则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线索。”
“兔子也说,鸽子的传信手段是整个天枢阁最精准最迅速保密性也最高的,可是连她都只能留下这么仓促含糊的信息,我感觉你的方向是对的,鸽子也被困住了。她应该是找到机会短暂脱困才得以传信,不过时间有限,她只能传出这么点儿。”
祁曜君听到这儿,像是想到什么,低头瞧她:
“你之前说,我所在的世界是你当初看的某个话本子,那你当时的话本子里没有关于此事的记录吗?”
季月欢听到这儿翻了个白眼。
“要是有,我还用得着跑来问你的意见?”
说完,她伸手戳了戳祁曜君的肩膀。
“麻烦开动你的聪明才智,咋了,还想要我给你开挂?”
原着里这男人可是一根金手指都没有的。
祁曜君虽然听不明白开挂的意思,但勉强能猜到,无奈地笑了笑,揉了揉她的头发:
“我就问问,你有最好,没有也不妨事,放心,此事我会处理好。”
这个季月欢确实不担心,毕竟原着里她老爹可是安稳当上工部尚书的人。
不过不等她答话,又听祁曜君问她,“听闻今日太后在御花园设宴,你怎么没去?”
“上次不是问过你吗?你说可以不去的啊。”
祁曜君:“……”
他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他当时分明说的是“没有人会拒绝太后”。
她倒好,非要来当那第一人。
“罢了,你不喜欢便不去,回头我跟母后说说。”
说完,他话锋一转又道:
“后日,随我去护国寺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