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造月球地表上的临时基地,带有实验性质。

之前在准备建造月球基地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地下的熔洞穴是最佳的方案。

可是俗话说的好。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地下的熔洞穴在目前而言,确实是最佳的方案。

防辐射、防大温差、防陨石、省建造成本……

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全是优点,没有缺点的方案吗?

当然不是。

事实上,在月球地下熔洞穴建造月球基地也是有缺点的。

长远一点来看,有通信问题。

现在月球与蓝星的联络,基本上都是单方面的单向联络。

并且这种联络,还具备一定的延迟。

因为厚厚的岩层,会阻隔信号。

可未来的目标,一定是实现双向的联络。

最好没有任何的延迟。

再近一点来看,优质的熔洞穴未必有那么多。

在太阴一号的探测过程中,陈腾就知道可以适合用来建造月球基地的熔洞穴没那么多。

随着未来一艘艘载人飞船登上月球,建造越来越多的月球基地。

适合建造月球基地的地下熔洞穴,肯定是会被用完的。

这一点,可千万不要小瞧华国人的数量和基建能力。

那么下一步,肯定就轮到勉强适合用来建造月球基地的地下熔洞穴了。

可要是“勉强适合用来建造月球基地的地下熔洞穴”也用完了呢?

总不能在不适合造的地方硬造吧?

有些地下结构真的是不适合用来建造月球基地。

至少现在的科技水平,不那么适合。

那就只能将目标从地下转移到地上了。

因此现在,他们除了在地下建造临时基地之外,还要在地表建造临时基地。

月球表面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至少对于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要更高一点。

这是出于对长远未来的考虑,进行的带有实验性质的建造。

……

蓝星,华国,天昌市,追月公司。

在陈腾四人在天上辛苦完成各种任务的同时,追月公司也开展了第二次的生态圈实验。

与第一次的生态圈实验不同。

这一次,不再是模拟地下熔洞穴的环境建造临时基地。

而是模拟已经具备氧气循环与水循环的临时基地,在临时基地当中建设生态圈。

上一次的生态圈实验说是生态圈,但实际上只有人和少量的植物。

这个生态圈,实在是太小了。

如果未来要建造月球基地,这么小的生态圈肯定不行。

学过中学生物的都知道,在生态圈当中生物多样性是十分重要的。

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使生态系统在面临环境变化的时候,拥有更强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会慢慢地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改造,让这个生态系统更加适合自己生存。

这种改造是双向的。

生态系统也会慢慢地改造这个系统当中的生物,让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更加适应这个生态系统。

如果未来人类想要在月球上长久的生存,在月球上人为地建造生态圈来改造月球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嘛……

建造生态圈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中学生物说,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际上,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

举个简单的例子——外来入侵物种。

假如生物多样性真的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那么多出一种外来物种的时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该增加而非被破坏才对。

那么为什么又要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呢?

原因很简单。

生物多样性,并不一定会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温度、湿度、盐分、土壤成分……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每个物种,对于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

一个物种进入到一个生态系统当中,可能会导致这个生态系统的A部分朝着正向发展,却又有可能导致b部分朝着负方向发展。

再考虑到这个物种对于其他物种的影响,计算起来就更复杂了。

并且物种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分为长期和短期。

加入一种物种,有可能长期正面影响,短期负面影响。

也有可能短期正面影响,长期负面影响。

这些以现阶段的科学水平,都是无法计算出来的。

既然无法计算,那给科学家们的选择只剩下了一个。

试。

首先,脑测能让月球变得更加适合人类居住的生物。

其次,在计算机上模拟月球的环境以及加入不同生物对月球环境的影响。

然后,排除掉计算机模拟出来完全不行的结果。

最后,打造多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进行实验。

哪个效果好,就把哪个搬到月球上去。

这是最合适的办法。

除去生态圈实验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为未来建造月球基地的实验同样在进行着。

位于天昌市的追月公司总部,俨然一个大型的实验基地。

同时,2020年建造月球基地的计划也正在商讨当中。

由于载人航天技术发展过快,导致2019年人类航天员就登上了月球,开始在月球上建造月球基地。

这将追月公司的计划提前了将近一年。

让人没想到的是,陈腾在月球上还是凭借一己之力再次加速了月球基地的发展。

陈腾干活的效率实在是太高了。

有人说让陈腾去计件打螺丝,赚的钱都是厂里最多的。

这就好像是同样的一张试卷。

有人用120分钟完成,有人用60分钟完成。

即便最后的成绩都是一样的。

效率更高,总是一件好事。

再加上追月公司内部在进行科研时,发现任务完成的速度也总是可以超出计划、提前完成。

因此他们不得不开始改动接下来的计划,决定2020年该如何规划月球基地。

还没有正式开始规划,就有人因为明年上去几次的问题吵了起来。

原本的计划中,2020年应该会上去一次。

再运一批航天员和设备物资上去。

激进派认为,按照现在的进度一次实在是太少了,得两次。

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刚刚正好。

保守派则认为激进派太保守了。

建议一年四次。

一季度一次,刚刚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