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最后的总结里,吴垠又说了很多,展示了一下他们对诸多变量的重定义。

杨岁看不懂,但他看大屏幕上展示的公式和图片,能感觉到好像比之前更正规了一点。

之前那看诡异科学的信息,那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非常乱。

吴垠还着重提到了污染度,重点强调污染度现在并不严谨。

和能量不稳定性复杂的公式相比,这个公式很简洁,非常美丽。

也正是这个公式阐明了诡异的诸多特定,比如超过百分之五十丧失理智,百分之五十变成诡异。

但这个公式和对应的结果是经过多次实验得出来的,而不是从某个理论推导出来的。

要想真正完善诡异科学,就必须要通过严谨的理论推导,得出污染度公式,并解释那些临界值出现的原因,以及“污染”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总结完,吴垠又提出了很多非常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专业性太强,杨岁连问题都听不懂。

最后,他鼓励那些年轻研究员,希望他们认真学习,专心研究,给诡异科学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报告会结束。

几名执行委员又聚到了一起杨岁先抓住了杰森。

“好啊你,这么重要的突破,憋到报告后才说,怎么不早点告诉我,让我高兴高兴。”

“这不是害怕研究失败让你再高兴一场嘛。”杰森笑呵呵地说道:“而且这也是最近才突破的。”

杨岁这才放过杰森,却又抓住了霍德华。

“还有你!启示计划有这么大的突破为什么也不说?”

霍德华平静地说道:“因为我们一直在确认,他表现出来的正常,究竟是实验体恢复了正常,还是混乱行为中展现出的正常。”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绕,杨岁努力理解了一会儿才想起来。

上次看了一个小白鼠,有时候看起来确实挺正常的。他的行为是由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组合到一起的混乱行为。

这么说的话,确实得仔细分辨一下。

霍德华又说道:“在报告会的时间确认后,我们才确认了这个结果,并在当天就上传到了内网。”

“啊?报告会确认不就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吗?”杨岁愣了一下,然后说道:“渊!你怎么不告诉我?”

陆渊说道:“我把报告会上要说的内容告诉你,那不等于剧透吗?那你多无聊啊!而且我提醒过你,有空看看启示计划的实验报告。”

杨岁一时间觉得陆渊说的有点道理。

至于实验报告……

那玩意儿太长太复杂,那准备工作都能写好几页。

这样看来,霍德华也是无辜的。

那……

杨岁的目光又投向谢尔盖。

谢尔盖同样也看着他,没等太岁开问,就直接说道:“我一直都是超级人类的负责人之一,基因测序和对比是一项很早之前就报备过的长期工程。”

“而且和其他同志的突破性进展相比,我们团队这是常规推进。”

“我想问的是……”杨岁犹豫了一下,问道:“你们的研究是不是基因飞升啊?”

“嗯……”谢尔盖想了想,回答道:“可以这么理解。我们的工作内容是让人类自身变得更强大,比如提高人类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程度。”

听到谢尔盖确认,杨岁想到了一句台词,当着所有的人面背了出来。

“自然进化一直以来只能用一个简单且粗暴的词来形容:失败。如今,我们将亲自定义成功!”

谢尔盖:“……”

其他人:“……”

陆渊:“你知道自己二十二岁了吗?”

“突然提年龄干什么?”杨岁反问道:“你不感觉这句话很帅吗?”

没等陆渊回答,杨岁仿佛想到了什么,又说道:“这还是当时生物学到基因工程的时候,你写在课本第一页的话。”

陆渊一回忆,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儿,然后他就不说话了。

整间会议室的气氛尴尬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谢尔盖站了出来。

“你说的对。”

伊万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大老粗肘了一下谢尔盖的脊梁,说道:“基因工程往后可以自定义人类,咱就先不考虑什么伦理问题,我就一个问题。”

“能不能通过基因改造,把人类改造成诡异生物啊?”

这个问题一出来,连杨岁都笑了,嘲笑道:“这一看就是一节课都没听!”

“诡异生物和正常生物完全不一样,他的能力来源于它的诡异态,也就是能量态,而不是物质态。基因编辑是物质态层面的事情。”

吴垠愣了一下,然后给太岁竖了大拇指。

原来太岁每次询问诡异科学,不仅仅是好奇,他真在学习啊!

被杨岁教训了一顿,伊万也回忆起之前听过的诡异科学内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问道:

“那可不可以把海星的基因移植到人的身上,让人受了重伤后也能活下来,而且自己长出新的肢体。”

谢尔盖沉默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此时,杨岁眼睛一亮,脑海中又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能不能把电鳗的基因移植到人身上,让人也可以放电。”

伊万又看向杨岁,眼眸中尽是震惊和敬佩。

还是太岁会想。

谢尔盖:“……”

几位研究部部长都在憋着笑,已经快绷不住了。

燕廷和其他几位行动部部长脑海中也有几个大胆的想法,甚至有人想把水熊虫的基因移植到人的基因里,可以让人在各种极端环境生活。

但他们很谨慎,没有第一时间发言,而是观察着那些行动部部长的反应。

眼看太岁又要提出一个新的想法,知识素养比较全面的徐白站了出来。

“你们这就有点太为难谢尔盖了,能做到这种程度就已经不是基因编辑了,那相当于造物主重新创造了一个物种。”

谢尔盖看向徐白,像找到了救星一样。

“徐白说的对!”

“啊?不可以啊……”杨岁有些失望。

同样精通生物学的霍德华看向他,认真地说道:“就技术难度来说,太岁的想法比伊万同志的想法更有可能实现。”

伊万:“???”

“霍德华,你该不会是他故意哄太岁开心吧?让人类和电鳗一样放电,这怎么可能?这都快接近诡异能力了!”

“怎么想都是和获得海星一样的再生能力更现实一点。”

杨岁自己都觉得霍德华是在哄他。

但他又觉得霍德华不是这样的人。

霍德华对任何人都很有礼貌,但也不会对一个人过分恭敬,包括他在内。

霍德华脸上的表情不像是开玩笑,他认真地说道:“伊万同志对生物学和基因工程都有误解。”

“海星的再生并非由单一再生基因控制,而是由一整套极其复杂的基因网络和细胞行为共同完成的。”

“而且海星的身体结构相对人类来说简单得多,更容易完成再生。如果贸然在人体移植或者激活这种基因,很容易导致癌症。”

“而相比之下,电鳗放电这个行为就要简单很多。电鳗能放电,是因为它拥有特化的发电器官。”

“这个器官由数千个叫做发电细胞的特化肌肉细胞像电池一样串联和并联组成。”

“只要通过基因编辑,让人类发育出发电细胞,组装成发电器官,并将这个器官和现有器官有机结合,那么人就可以获得放电的能力。”

“相比之下,海星的再生能力是整体性改造,而放电能力是模块化工程。”

霍德华说的很简单,很通俗易懂。

杨岁和伊万都懵了。

他们大致理解了一下。

如果拿盖房子做类比,就是海星的再生,需要重新盖个房子,重新装修。

而电鳗的放电是买一个新家具,然后不违和的放到家里。

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放电更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