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报告会的规格极高。
不仅各国研究部的部长悉数到场,就连在异空间的霍德华也特意赶回。
会场内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属于顶尖学术殿堂的庄重与期待。
杨岁感觉自己和这里的气氛格格不入,因为他根本听不懂,只能听懂几个熟悉的词,比如提到最频繁的能量不稳定性。
开场结束后,首先发言的是吴垠。
吴垠说的就是能量不稳定性的事情。
连续模型无法准确描述,而且不严谨什么的,然后他们采用了什么更严谨的离散算法进行优化,使这个量更加严谨。
还在这一环节特别感谢了正电子世界的姜启同志,是姜启同志对能量不稳定性推导过程中采用的连续模型提出质疑,并和吴垠一起优化了整个模型。
吴垠发言结束后,其他几位研究部人物依次发言。
首先是杰森,他的风格一如既往地务实。他展示了多项技术成果。
便携式诡异探测器的探测精度和范围再创新高。
曾经庞大的能量不稳定性检测装置,如今已被集成到一个仅约一平米的设备中。
会场里响起了赞许的低语。
这些进展固然值得赞叹,但并不能让杨岁眼前一亮。
这更像是过去技术路线的自然延续和稳步迭代,并没有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周围人的表情也证实了这一点。
他们赞赏,但并不激动。
直到杰森公布了最后一项技术成果。
“现在,我要介绍的是我们团队最引以为豪的成果。”
杰森的语气难得地带上了一丝自豪。
“我们开发了一套针对大多数实体诡异的状态识别系统。”
会场里的窃窃私语声瞬间停止,所有人都挺直了身体。
杰森在控制器上轻轻一按,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示意图。
“根据诡异的能量不稳定性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特定状态,我们将其划分为两种基本状态。\"
“稳定态,也称常态。这个状态时,诡异能力尚未被触发,处于静止或潜伏期。”
“激发态,诡异已经或正在准备发动其诡异能力。”
杰森播放了一段实验视频。
画面中,一个实验用的诡异样本起初显示为绿色的稳定态标识,当实验人员靠近时,标识突然变为红色,同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仅仅零点五秒后,诡异猛然发动了攻击。
“当然,这项技术目前还有很多不足。”杰森的表情变得严肃,语气非常坦然。
“受当前探测精度所限,系统存在一定的误判可能。当探测显示为稳定态时,目标实际上有可能已经进入了激发态。换句话说,我们可能会漏掉一些威胁。”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整个会场。
“但是一旦系统判定为激发态,其准确率是百分之百!只要警报响起,就代表威胁已经确实降临。”
这句话的分量不言而喻。
对于在一线与诡异打交道的人员来说,最可怕的不是已知的危险,而是不确定性。
而这套系统,至少消除了一半的不确定性。它可能漏掉威胁,但绝不会谎报威胁。
杨岁率先站起身,用力鼓起掌来。
会场内随即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接着是霍德华。他汇报了启示计划的进展。
“我们找到了一种特定的物理性神经刺激方法,能够暂时性地缓解、甚至中断实验体的混乱行为与意识扭曲。”
霍德华展示了一段令人震撼的实验录像,画面中狂暴的实验体在接受刺激后,出现了短暂的平静。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诡异的意识并不仅仅受到能量态影响,物质态同样也可以影响,而且物质态的影响可以干预能量态的影响。
实验结果放出来之后,全场哗然。
但霍德华却还很冷静的说:“我们必须承认,目前我们仅仅是发现了这一现象。”
“如同古人知道柳树皮能退烧却不明白有水杨酸。其背后的深层原理,对我们而言仍是一个黑箱。”
然后是谢尔盖。
他的报告听起来似乎偏离了诡异科学的主题,更偏向纯粹的生物学基因领域。
“我们对神教异空间的新生儿,也就是目前的超级人类进行了基因测序。”
谢尔盖展示着复杂的基因图谱,说道:
“根据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已知结果对比,目前已经基本锁定了几组发生稳定变异的特定碱基对。”
“第一组变异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与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合成相关。这可以解释了为什么超级人类的力量远超常人。”
“第二组在7号染色体,涉及神经传导速度。这或许是他们反应速度惊人的原因。”
“……”
谢尔盖介绍了很多变异基因片段的作用。
杨岁听得云里雾里,他其实不太明白这项研究的作用。超级人类不是已经实现了吗?
但陆渊却说意义极大。
因为这是基因领域的突破。
基因,那可是人类的代码啊!
若是人类可以修改基因,那就相当于人类可以自定义自己!
所有部长发言完毕,由吴垠进行总结。他身后的屏幕再次变化。
不再是复杂的公式,而是三个相互交织、不断旋转的光环,分别代表着物质、能量、信息。
“基于以上所有领域的最新突破,以及我们对世界认知的深化。
”吴垠的声音带着一种宣告般的郑重。
“研究部正式决定,启动对诡异的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系统性研究计划!”
“在此框架下,我们将重新定义许多概念。比如会上提到的能量不稳定性。”
“我们初步认为,它是信息层面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