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的刀工进步确实很快。
这一点,陈宇凡是看在眼里的。
不过,厨艺这东西......尤其是刀工,越往后提升的难度就越大。
它需要的是水磨工夫。
需要的是日复一日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最后达到人刀合一的境界。
这种境界,不是单靠短时间的苦练就能达到的。
陈宇凡摇了摇头,对何雨柱说道。
“还差一些。”
听到这话,何雨柱心里咯噔一下,刚刚燃起的兴奋劲,瞬间就熄灭了不少。
他还以为自己已经练成了。
没想到,还是差了点意思。
陈宇凡看出了他的失落,笑了笑,继续说。
“不过,你的刀工已经不错了,不用再像之前那样拼命练了。”
何雨柱有些不解。
既然还差一些,为什么又不让练了?
陈宇凡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开口解释道:“任何技能的学习,都有一个瓶颈期。”
“你现在就处在这个阶段。你的刀工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再想往上走,就不是单纯的练习数量能解决的了。”
“你需要的是时间的积累,需要的是你对刀、对食材、对烹饪......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何雨柱听着,若有所思。
他大概明白陈宇凡的意思了。
就像厂里那些老师傅的技术一样,很多东西不是光靠学就能学会的。
需要的是经验。
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打磨,才能练就一身出神入化的本事。
“我明白了,陈哥。”何雨柱重重的点了点头。
陈宇凡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鼓励道。
“不用急,慢慢来。把刀工融入到你的日常里,每天切菜、备菜,都用心去做。”
“用心去感受刀刃和食材每一次的碰撞。”
“等到有一天,你不用刻意去想,就能随心所欲的切出想要的形态,那时候你的刀工就真的大成了。”
陈宇凡的这番话,给何雨柱指明了方向。
他心里的那点迷茫和失落,顿时一扫而空。
是啊。
自己才练了多久?
接受陈宇凡的特训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有所不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陈哥!我听你的!”
何雨柱重重点了点头。
他高高兴兴的跟陈宇凡道了别,转身回了家。
回家的路上,何雨柱的心情非常好。
虽然刀工还没到顶,但得到了陈宇凡的肯定和指导,他感觉浑身都是劲。
对未来也充满了期盼。
回到自己家之后,何雨柱把门关上,点亮了屋里的灯。
他看着自己吃饭的桌子,又看了看厨房的案板,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陈哥说我还差一些。
到底差多少呢?
虽然他心里相信陈宇凡的判断,但终究还是有点不信邪。
或者说,是有点好奇。
他想亲眼看一看,自己和陈哥那种神乎其技的刀工之间,到底还有多远的距离。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说干就干。
何雨柱家里没有豆腐,去前院挨家挨户问了一下,总算是借来了一块豆腐。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回想着陈宇凡之前演示“文思豆腐”时的每一个细节。
眼神,站姿,握刀的手法......
何雨柱都模仿的十足。
然后,他屏住呼吸,手里的菜刀稳稳的落下。
唰唰唰——
厨房里,只剩下刀锋划过豆腐的轻微声响。
何雨柱此刻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专注。
他的动作很稳,很流畅。
一块完整的豆腐,在他的刀下很快就变成了许多薄片。
接着,是切丝。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何雨柱手腕发力,刀速飞快,案板上响起了一阵如同雨打芭蕉般的密集声音。
片刻之后,他停了下来。
看着案板上的豆腐,何雨柱不免有些紧张。
现在,豆腐全部堆叠在一起,还看不出来每一根的具体形态。
只有入水之后,才能看的清晰。
何雨柱小心翼翼的将豆腐丝捧起来,放进一旁准备好的清水碗里。
豆腐丝在水中瞬间散开,如同一朵盛开的白色菊花。
看起来......有点像那么回事了。
但何雨柱用筷子挑出一根豆腐丝,仔细观察,发现和陈宇凡切的文思豆腐还有很大的区别。
不够细!
陈宇凡切的豆腐丝,那真的是如同发丝一般,是可以穿过针孔的。
而何雨柱切出来的,也已经很细了,但要是说穿过针孔......还是不够的。
而且,他切的也没有那么的均匀,偶尔还是能看到一些断裂、过粗的豆腐丝,飘荡在水中。
这些都说明了,何雨柱的水平还不到位。
果然,陈哥说的一点都没错。
自己终究还是差了些火候。
这份差距,不是靠着一股蛮劲就能追上的。
想到这里,何雨柱非但没有失落,反而笑了起来。
知道了差距,才有了追赶的目标。
他现在对陈宇凡的话,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
他相信,只要按照陈哥说的那样,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去。
总有一天,自己也能做出真正的文思豆腐。
他一定可以!
何雨柱握了握拳头,眼神里充满了坚定。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